登錄???|???注冊
用輕松幽默而不失嚴謹的漫畫方式,從癌細胞的角度切入,為讀者圖解癌癥知識,將癌細胞的誕生及發展、癌癥的發病原因、哪些人屬于癌癥的高危人群、癌癥的治療現狀及預防方法等內容展現給讀者,還給出了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癌癥數據。同時,還介紹了中醫防癌抗癌的內容,讓人耳目一新。
鄭紅剛 ·生物科學 ·2.3萬字
主要講述太陽系的形成原理,太陽系在第一代大恒星爆炸之后,如何形成現在的太陽,以及各個行星。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不同,它們的行程過程也不盡相同,可以說是各有特點。其中既有統一的規律,又有各自不同的形成過程。
何貴恩 ·天文學 ·2.1萬字
本書圖文并茂,由植物形態的基礎知識入手,介紹了識別植物的一些形態術語,然后分別對我們身邊常見的118對(個別處列3種)250種左右非常相似的植物進行介紹,找出它們的區別點和辨識特征,從而幫助讀者準確識別植物。本書最大特色是對每一種植物的株型及葉、花、果實等識別器官都用高清晰的圖片進行展示,從而使那些沒有植物學基礎或不想看專業術語的人士可以跳過文字,直接從圖片來認識植物;而詳細的文字介紹,便于專業人士查閱。因此,本書既適于熱愛植物的兒童、青少年、中年甚至老年人,也適于園林、園藝等相關專業人員參閱。
李錢魚 徐曄春 石雅琴編著 ·生物科學 ·2.1萬字
本書用立體概念介紹木材的基礎知識,引入三視圖原理幫助讀者理解三維的木材微觀結構。本書全部使用實木原色顯微圖片解釋木材解剖學名詞。本書介紹的標本制作方法、氣味識別方法、密度測定方法、熒光測定方法、便攜式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估算方法都是獨特而實用的方法。本書用表格和圖片的形式介紹了45種木材,其中包括紅木國標30個樹種。表格加數據和顏色標識讓讀者一目了然。圖解的45種木材實木原色顯微圖片與相同倍數顯微鏡下觀察一致。
田汝嶺 田汝雁 田汝松 ·生物科學 ·2.1萬字
看看我們的周圍,你會發現我們已完全離不開科學。科學的力量是巨大的,助我們認識自然,改變生活,實現眾多遙不可及的夢想。彩虹為什么是弧形的?火焰為什么總是向上?為什么水燒到沸點,溫度就不再升高了?為什么橡膠有彈性?科學家是怎樣觀察微小的原子世界的?納米材料為什么大受歡迎?空調為什么既能制冷又能制熱?為什么游戲機的光電槍能擊中屏幕上的目標?……這些罩著神秘面紗的現象一旦用科學來揭示,竟變得如此奧妙無窮。本書專門為小學高年級學生精心制作,旨在激發其探索求知欲,采用問答式百科解答形式,提問生動有趣,富于啟發;解答深入淺出,字字珠璣。書內分設了不同知識主題的章節,結構清晰,內容翔實完備,并配以生動真切的實景圖片,讓小讀者盡情享受知識閱讀的美妙。
青少科普編委會 ·地球科學 ·2萬字
目前全世界已經被發現的鯨豚類動物已經超過了90余種。本書一共收錄了全球93種的鯨與海豚的卡通圖鑒,并重點介紹其中40種的簡要畫法和科普小知識。作者通過卡通圖鑒和漫畫教程的形式,希望大家能夠不僅從本書當中獲取知識,還能夠同時得到快樂。可以說這是一本合家歡類型的動物圖鑒,適合于0~99歲的朋友。
李墨謙 ·生物科學 ·2萬字
本書主要由水鳥調查與監測、水鳥基礎知識、長江中下游常見水鳥和附錄四部分組成,本手冊介紹了水鳥調查與監測的基礎知識,并著重以250幅(其中80%以上的照片拍自長江中下游地區各類型濕地)水鳥照片介紹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常見的120種水鳥野外識別主要特征。
朱兆泉 ·生物科學 ·2萬字
圖形化思維能力是數學思維中極其重要的部分。本書針對學齡前到小學階段的孩子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感到苦惱的問題解決能力,詳細闡述了圖形化建模的原理、步驟和思維方法,由淺入深地引導孩子通過畫圖的方式思考并解決數學問題,形成良好的溝通和思維習慣,進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孩子進入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本書首先詳細講解了如何通過畫圖法來解決多步計算相關的應用題,深入分析了19種典型問題的圖解思維。之后,以趣味性STEAM項目的形式培養孩子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書中的章節分為兩大類,一是知識點講解及訓練,通過循序漸進的思考過程解析來培養孩子的圖形化思維,并輔以大量的思維訓練鞏固學習效果。二是STEAM項目,引入先進的項目制學習體驗,通過生動有趣的科學、工程或技術項目,訓練孩子利用圖形化思維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能力。
憨爸 胡斌 葉展行 ·數學 ·2萬字
本書歷史部分選取了1660—1860年間波義耳、普利斯特里、拉瓦錫等12位著名的化學家,用精美的手繪圖片和簡潔的文字對他們使用過的重要化學裝置進行了介紹。欣賞部分用CG圖像復原了歷史上15套重要的化學反應裝置,另外還包括了拍攝的化學反應4K視頻的精美截圖。
梁琰 ·化學 ·2萬字
《與鶴共舞:丹頂鶴的隱秘世界》是作者跟蹤拍攝丹頂鶴7年的研究成果。其中精選150多個鏡頭,講述了兩只丹頂鶴從相知相戀,到共同組建家庭,直至生離死別的凄美愛情故事。情節起伏跌宕,既有浪漫的獻花,也有激烈的爭斗、不幸的傷殘、未知的命運……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作者全面介紹了丹頂鶴覓食、棲息、求偶、營巢、育雛、遷徙以至死亡的科普知識,并科學解讀了“黃鶴”的由來、“鶴頂紅”與毒藥。讀者在感動之余,也會對丹頂鶴這種珍稀保護動物有一個科學、真實的認識。
王克舉 ·生物科學 ·2萬字
硅谷工程師爸爸的超強數學思維課是一套親子共讀書,可以讓父母深入、系統的了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與邏輯思維應該輔導孩子哪些知識點,例如將數學知識點與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教育的相關項目結合起來,讓孩子學會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且提供了很多實操案例激發孩子的思維能力。激發孩子的數感天賦一書的目的是訓練孩子的數感,一共有6章,每章深入講解一個數學知識點,涵蓋少兒階段應掌握的數字、大小的比較、輕重的比較、空間方位、間隔問題、排列組合等基本數學概念。
本指南收集整理了北京山區河(溝)道生態修復實施的主要成果,以文字說明、設計圖、效果照片等形式對各項生態工程技術加以歸納總結,主要包括生態河流、河(溝)道生態調查、監測與評價、河(溝)道生態修復目標與技術、河(溝)道生態修復措施配置、河(溝)道生態恢復措施示范、生態效益評估等內容,對山區河(溝)道生態修復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總站 北京市林業碳匯工作辦公室 北京市水科學技術研究院 ·地球科學 ·2萬字
本書是京劇《白蛇傳》舞臺藝術主題日歷,也是一本可以全年欣賞、學習戲曲舞臺藝術文化的讀物。全冊分為戲曲舞臺藝術知識和日歷兩部分,戲曲舞臺藝術知識部分以圖例為主,搭配文字說明,以京劇《白蛇傳》全劇場次為序,深入淺出地解析了整出劇目的舞臺藝術知識,其中包括京劇代表人物介紹,該劇目相關的歷史知識,各場次人物服、化、道、盔穿扮的詳細分解圖示及精美的舞臺演出劇照;日歷部分包含國際公歷、傳統農歷的日期、星期、節日和記錄區域,清晰美觀,便于日常記錄。
王梓丞 張堯 ·天文學 ·2萬字
《淡水沉積物孢粉圖譜》以植物分類學為基礎,應孢粉形態學信息缺乏的需求,對白洋淀區域沉積物孢粉形態及分析方法進行了具體介紹。本書配合編者通過顯微鏡實拍圖片描述了第四紀沉積物孢粉的形態特征并與現代孢粉、古孢粉進行了比較。《淡水沉積物孢粉圖譜》為環境和生態領域研究人員提供孢粉辨識的基礎工具,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教材。
陳賀 劉子方 郭通 ·生物科學 ·1.9萬字
在《基因機器》中,獲獎記者邦妮·羅徹曼以故事形式、情真意切地深入探究了以上這些熱點難題。她從攜帶者篩查到基因組測序等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前、產后測試出發,引導我們認識了基因技術是如何影響醫藥研究、生物倫理、醫療保健以及塑造家庭的因素的,同時敏銳地全方位探討了在基因組測序和干預時代,分享和解讀個體基因信息對醫療、生育以及社會結構的影響。本書是其摘要總結,為你快速梳理原書脈絡,掌握關鍵內容。
利民·鄧 ·生物科學 ·1.9萬字
本書介紹了動物實驗及實驗動物的相關科學知識,涵蓋了實驗動物及動物實驗的起源、概念、發展史、意義等,同時結合著名案例對動物實驗及實驗動物進行了剖析。書中不僅介紹了常見實驗動物,還介紹了實驗動物在醫藥、生物技術、生命健康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學生不熟悉的動物福利問題等,并針對實驗動物保護問題給出了未來的解決方法。
卓振建主編 ·生物科學 ·1.9萬字
今天的講座是關于動物的語言與意識問題,而這也是心理學中研究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問,心理學為什么會研究動物?事實上,研究動物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人,因為人類的心理能力、發展狀況無論如何都需要一個參照系,而這個參照系就是動物。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既有動物又有兒童,今天,我主要挑了一部分主題,就是關于語言和意識的問題。
蘇彥捷 ·地球科學 ·1.8萬字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包含32幅原作復刻版畫作和一本精美的圖書,如同為讀者舉辦了一場“18世紀至19世紀印度博物藝術展覽”,書中不僅讓讀者欣賞到了只有在博物館里才能看到的珍貴藝術繪畫藏品,而且還為讀者講述了:那個時期的博物學漸成流行,博物插畫,植物學、動物學方面的收藏家和藝術家,獨立收藏家和個人藝術家等精彩內容。
(英)朱迪斯·瑪吉 ·生物科學 ·1.8萬字
《大設計》是霍金在《時間簡史》后最重要的著作,主題是理解生命、萬物和宇宙的存在和關系,《大人孩子都能懂的大設計》作者泡爸以之為藍本,通過故事性的流暢講述,讓孩子們和家長都能明白宇宙的科學,意識到宇宙整體或者萬物均是由規則制約,它們的演化不只是一個歷史,同時經歷了無數的可能性。讓孩子們更容易理解科學,享受知識的愉悅。
泡爸 ·物理學 ·1.8萬字
本書從數學的思維空間角度,闡述數學與魔方的關系,引導初學者如何把握底、中、頂棱歸位,頂棱、頂角翻色的技巧等,讓初學者在試錯后快速、準確掌握復原技巧。(魔方是指各類可以通過轉動打亂和復原的幾何體,英文名為Rubik'sCube,又叫魯比克方塊,最早是由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筑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于1974年發明的。魔方狹義上指三階魔方,通常是正方體,由有彈性的硬塑料制成。競速玩法是將魔方打亂,然后在最短的時間內復原。)
劉愛俠 ·數學 ·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