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宗教思想歷史悠久,涉及我們理解宗教所必需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如宗教的本質、宗教的價值、宗教思想精神及其在社會倫理道德方面的反映、宗教與科學的關系,以及對宗教自身核心理論探究所必須觸及的宗教神學等方面。本書從三個方面對此展開討論,一為“宗教與思想、精神”,二為“宗教與哲學、神學”,三為“宗教與倫理、科學”,從宗教思想與現實社會關聯層面來討論中外宗教精神,關注宗教倫理道德,探究對宗教與科學的理解。
卓新平 ·理論 ·30.8萬字
張義尚先生小時因為生病難治而開始尋求存活的方法。他先學武功,繼而修習道家丹道,然后是自學中醫;治好病后也沒有停止學習和探索與健康、養生、修煉有關的內容。《禪密薪傳》就是他在道家丹道有成之后,修習禪宗與密宗工夫時根據自己的感悟有選擇的一些摘抄與記錄,對于修習與研究丹道、禪法、密法的人來說,其價值是不言而喻。
張義尚 ·佛教 ·33.3萬字
本書根據道教本身的發展規律和特點,有針對性的選擇了一些最具意義和影響的內容,深入淺出的介紹道教的教義戒規、名剎景觀、人物傳略、經典著述、生活禮儀等基本知識。
李睿編著 ·道教 ·20.2萬字
學佛必須要看清自己的心動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歷世煉心即是福慧雙修,守住真心勝過所有法門,激活能量打開心量,沒有過去未來就是當下,每一個當下都能覺悟那就是佛,眾生成就了你,沒有眾生就沒有無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轉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轉。
釋萬行 ·佛教 ·24.1萬字
《論原始信仰與薩滿文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著名民族學人類學學者、研究員孟慧英多年來研究中國北方少數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薩滿教的論文匯集。本文集深入探討了薩滿教的起源,薩滿教在不同民族中的特點,薩滿巫師是如何溝通人神的,薩滿在原始宗教、民族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薩滿教的歷史作用和社會影響?!墩撛夹叛雠c薩滿文化》主要收錄了原始宗教習俗的變遷、關于薩滿教的認識、埃里亞德薩滿教研究的基本特點及其影響、考古發現與薩滿教、論薩滿教的“獸主崇拜”、論薩滿文化的演變、東北部地區少數民族薩滿教信仰中的祖先神、清代宮廷祭祀的佛立佛多鄂漠錫媽媽考釋等內容。
孟慧英 ·理論 ·28.1萬字
《中國佛學》是中國佛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佛學研究學術刊物,其宗旨是以展現中國佛學院為主,兼顧與佛教學術研究相關的專家學者最新研究成果,促進教內外學術交流。本刊以漢傳佛教教史、義理研究為主,同時也刊登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以及與佛教文化相關的研究綜述、動態等。
《中國佛學》編委會 ·理論 ·21.8萬字
以解釋藏傳佛教高僧無著菩薩(1295-1369年)所著的論典《佛子行三十七頌》為主線,濃縮整個大乘佛法的修行原理和具體方法。本書開篇即介紹了佛子行的重要性及含義,是全書的縮影。全書主體結構為上、中、下三篇,共33萬余字。除了對《佛子行》進行細致深入的詳解,還系統地介紹了小乘和大乘佛法的框架,特別是針對人們如何在生活中運用佛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為人處事,與人和諧相處,提高自我修養,利益他人、造福社會等方面都作了廣泛闡述。著作的根本訴求是希望給社會各階層人士提供幫助,由此樹立良善、開闊、積極向上的正確人生觀,不僅有助于塑造健康的心理,更能營造幸福的生活。尤其是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面對生活中的逆境、工作中的困難,運用書中開示的道理更能成為幸福人生的指南。總之,本書是構建在和諧社會的背景之下的一部豐富實用、循序漸進的佛學教程。
根讓仁波切 ·佛教 ·33.2萬字
中國佛教中的最大宗派凈土宗的核心經典!全本無刪減,無障礙閱讀,原文精校、譯文精準,依據古今高僧大德的論述解讀經義!附完整譯文、《凈土法門五百問答》!凈土宗系中國佛教中的最大宗派,歷史悠久,信徒眾多?!拔褰浺徽摗笔莾敉磷诘暮诵慕浀洌彩侵袊鴤鹘y文化中的寶貴遺產。自古以來,多有高僧大德予以積極推廣和鼎力弘揚,關于這些經典的注疏可謂汗牛充棟,然而遺憾的是由于時代的久遠,其文言已難以適應當代人閱讀。直到今天,也鮮有綜合前人注疏、完整解讀“五經一論”且適合當代人閱讀的書籍。《凈土五經一論要義通解》填補了這個空白。本書將通過疏理歷史上高僧大德的精辟注疏,闡述凈土法門要義,揭示其簡單中見其思想體系之博大精深。提綱挈領,以窺全豹,幫助我們深入領會凈土法門之理念、主旨和精髓。
曾琦云編著 ·佛教 ·25.1萬字
《印度佛教史》一書是卓越的日本佛教學者平川彰先生論述印度佛教的通史類著作,內容詳盡,敘述簡潔,廣泛綜合東西方印度佛教研究成果。其論理分明,剖析層層深入,很大程度上恢復了印度佛教的歷史概貌,令讀者耳目一新。本書是“學術性的佛教研究”的經典之作,為初學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門書,亦為廣大佛學研習者和愛好人士的必備指南。
(日)平川彰 ·佛教 ·37.7萬字
星云大師的《百年佛緣》是一部重要的口述歷史的著作,全書分為:生活篇、社緣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場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別冊、名家看百年佛緣十個部分,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記述了星云大師與社會各界的往來、弘揚佛法和為社會服務的經歷,讀來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臺灣幾十年來的歷史變幻和海峽兩岸關系從冰凍到如今的全面交流與交融的全過程,是一部難得的歷史巨篇。
星云大師 ·普及讀物 ·20.7萬字
南懷瑾先生曾以“如何修證佛法”為主題開設系列講座,前后凡二十八次。這些講座的內容,經記錄整理,便形成了本書(初名“融會顯密圓通修證次第”)。書中以“見”(見地)、“修”(修證)、“行”(行愿)為重點,以《楞嚴經》《法華經》《增一阿含經》《起世經》《華嚴經》《瑜伽師地論》《現觀莊嚴論》《宗鏡錄》《指月錄》《密宗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等佛典為資料,對佛教的修持方法做了簡潔明了的闡述。既有要點提示,又有例證說明。問世以后,不僅在海峽兩岸受到廣泛關注,而且被譯成英文,流傳于西方國家。
南懷瑾著述 ·普及讀物 ·24.7萬字
這是一部包羅萬象的藏密百科寶典,其中有靈驗的修持法門,隱秘的密宗奇術,神奇的藏醫養生,獨特的改運求財術。它不是單純地解析神奇的密法,更是現代人獲得圓滿幸福生活的實用指南。本書以通俗易懂,活潑有趣的語言文字詮釋了深奧的藏密教義,以300多幅精美而珍貴的圖片構成的畫卷展示了藏傳佛教的深刻內涵,將紛繁復雜的藏傳佛教理論以1000個直觀問答的形式活潑地展現了出來。本書語言生動活潑,圖片精美,帶你了解神秘的藏密文化,幫助你解決日常生活當中所有的難題,成就快樂成功的人生。
吉布 ·普及讀物 ·46萬字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全”,中國的名山勝景、著名古跡,大多與名剎古寺、道教仙境有關,因此我們在旅途中,總有機會與各種廟觀結緣,并且免不了為了各種心愿燒香許愿。其實,朝香拜佛、求神許愿是中國民間文化中很有趣、也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常常是人們出游的必備項目,甚至是出游的唯一目的。本書把宗教文化和旅游休閑相結合,搜集了中國民間推薦靈驗指數最高的475個靈廟,同時也幾乎囊括了國內最著名的熱門旅游目的地,為大家尋古訪幽、拜佛求仙提供了有趣的目的地。
《中國朝圣游》編輯部編著 ·普及讀物 ·33.5萬字
什么是“生命”?“生命”和“生命體”什么關系?禪者如何思考“生命”和“生命體”的價值和意義?人為什么需要禪修?怎樣禪修?禪修如何相應人、事、物、境?本書以“中國禪”禪理、禪修為核心,以生命為原點,提出并闡述了“生命學”和“生命修”的意義,從人類文化的視角概略精要地洞見了諸多學科領域誕生的源頭和為生命服務角度的價值思考,有很多深邃獨到的見解,并給出了當下生命存在的新出路,還介紹了禪修者修行的空間,即“禪舍”的必要性和禪舍的布置,以及身居禪舍的禪修者“以舍契禪”之諸多修養法。全書似言房舍,實論禪“舍”之法:居“舍”禪修,由“舍”契禪。
悟義 ·佛教 ·22萬字
本書是孫昌武先生一部關于佛學研究的演講稿和發言稿精選集,反映了2005年到2013年期間孫先生的游學蹤跡和思考所得,內容范圍廣博,涉及佛教的翻譯文學、作為傳記文學的僧傳、觀音信仰、中國文學里的地獄巡游、禪宗與詩的關系、王梵志詩和寒山詩等,觀點新穎,可讀性強。
孫昌武 ·普及讀物 ·25.9萬字
本書分七章,全方位地綜合研究唐代佛教思想家圭峰宗密的哲學思想,即依十種史料對宗密的事跡、著述等進行分析和評價;以史學的觀點敘述宗密所處中唐時代的思想背景及其與士大夫交往的情況;以翔實的學術資料闡述宗密哲學思想中“三教會通”和“教禪一致”兩大組成部分;重點從華嚴哲學、荷澤禪以及《圓覺經》、《起信論》等方面對宗密的心性思想的實質和特點進行精辟闡釋,尤其是對《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十八卷作了前所未有的細致分析,彌補了中外學術界的研究空白;著重從永明延壽的《宗鏡錄》、宋代禪宗、高麗曹溪宗知訥禪師、日本高山寺明惠上人的思想中,歸納宗密思想對宋明理學(以周敦頤、張載、二程、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所產生的影響等重要內容。本書資料翔實,結構謹嚴,論證縝密。作者能發前人未發之聲,踏前人未到之域,視野之廣、思路之寬、輻射之遠、見解之真,為其導師方立天先生所稱賞。
胡建明 ·佛教 ·29.6萬字
《世界佛教通史》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論述佛教從起源到20世紀在世界范圍內興衰演變的主要過程,由十四卷十五冊構成。第一卷和第二卷是對印度佛教的貫通性敘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對中國漢傳、藏傳和南傳佛教的全面論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韓國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闡述斯里蘭卡和東南亞佛教的歷史。第十三卷是對亞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尕藏加 ·理論 ·40.6萬字
大圓滿法是佛法中的精髓,猶如無價之摩尼寶,是超越輪回涅槃的究竟之法,而大圓滿前行則為其登堂入室之階梯。其內容是以吉美林巴大師所作的“不共前行”,和他的弟子多竹欽一世所撰寫的“共同前行”,兩大主軸合而為《大圓滿龍欽寧體能顯遍知妙道前行儀軌》,也就是通稱的《大圓滿前行》。大成就者巴祖仁波切為利益后世行者,特別闡述“大圓滿前行”,而成《普賢上師言教集》,作者即根據此《普賢上師言教集》及宜闊嘉扎仁波切的釋義而講述,于一九九六年完成初稿,后又參考阿格旺波尊者的《前行備忘錄》等前行釋論及資料,形成較完整之論述。
噶瑪仁波切 ·普及讀物 ·38.2萬字
《時空中的蓮花》(上下冊)是民初著名文學家夏丏尊根據日譯本《南傳小部經典》于1944年重譯的《佛陀本生故事集》。主要介紹佛陀的遠因緣、不遠因緣及近因緣,以及本生因緣故事。每篇均有序分(說明人或動物、樹神以及事、地)、主分(過去因緣)、結分(把本生的今昔聯結起來),并采用詩(偈語)、文結合的形式,以散文為主,中間夾雜詩句來闡述佛陀本懷。全書譯筆流暢、優美且自成一格,十分耐人尋味,允宜細細品嘗;亦可作為教育子女為人處世之寶典,幸勿錯過。
夏丏尊 ·佛教 ·27.5萬字
《中國佛學》編委會 ·理論 ·26.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