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后世亦多以“王陽明”稱之,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本書是一部內容詳實、史料豐富的傳記文學,記述了王陽明的文韜武略、學術學說、哲學思想、教育理念以及秉持“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知易行難”處世為人的態度,展現了王陽明從一名不諳世事的不羈少年成長為一代圣賢的曲折歷程,塑造了王陽明這位全能圣才的光輝形象。
富杰 ·歷史人物 ·22.4萬字
為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領會李宗吾的思想全貌,我們精心編撰了這本《李宗吾大全集》一書。全書分十一部,包括《迂老自述》《厚黑學》《我對于圣人之懷疑》《社會問題之商榷》《厚黑叢話》《制憲與抗日》《心理與力學》《中國學術之趨勢》《迂老隨筆》以及宗吾論壇和宗吾他論,另外還增添了一些珍貴的補充資料,如“宗吾挽聯”“宗吾年譜”等。可以說,此版《李宗吾大全集》收集了李宗吾的所有專著和論文,系近年來同類書中內容最完整、資料最豐富的版本。通覽全書,可以體會李宗吾先生的思想精華和寫作風格。
李宗吾 ·歷史人物 ·46.7萬字
這是一部關于慈禧太后成長、發跡、獨裁、誤國歷史,同時展現晚清世相的傳記作品。本書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中,采用虛實結合、真野并存的筆法,全景展現了慈禧太后的家世、入宮、受封、政變、垂簾、辭世等歷史,同時生動刻畫了咸豐、慈安、同治、奕、光緒、隆裕、袁世凱、李蓮英等人物形象。她精于心計,騙取東太后慈安的信任,奪權上位;她嗜權如命,在位四十八年,三次垂簾聽政,總攬大清軍政大權;她善用權術,牽制議政王奕,讓文武全才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方勢均力敵;她一生嚴守大清國運氣脈,安撫各派利益,既倡導洋務、實施新政,又支持保守、全力排外。同時,她窮奢極欲,耽于逸樂,甲午戰爭期間,為了“萬壽慶典”挪用海軍軍費,避戰求和。時值中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慈禧治下的大清朝,無可避免地走向衰亡。作者以如椽史筆,恣意揮灑,細致地刻畫了影響晚清歷史進程的那些人與事、情與景,道盡歷史的波詭云譎、人性的良善好惡。
蔡東藩 ·歷史人物 ·22.8萬字
張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是萬歷一朝首輔,對當時的弊政做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都頗有建樹。但是,為了推行改革,他的施政措施及為人處世也頗具爭議。他死后被剝奪謚號,查抄家產,禍及子孫,否定了他的改革成果的明王朝,也迅速走向了滅亡。
朱東潤 ·歷史人物 ·26.3萬字
16世紀后半葉,法國陷入宗教戰爭(又稱“胡格諾戰爭”),新教胡格諾派不斷遭受天主教派的迫害,社會動蕩不堪。為平息內戰,信奉天主教的法國宮廷將瑪格麗特公主(即瑪爾戈王后))嫁給新教徒首領納瓦爾國王亨利。然而在1572年8月24日婚禮當夜,一場針對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殺卻全面發動,一夜間七萬余人喪生,史稱為“圣巴托羅繆慘案”。瑪爾戈王后雖被迫嫁與胡格諾派教徒領袖亨利,卻在殘酷斗爭中與之結為同盟,力阻天主教派的迫害,并助其緩步登上皇位。本書以瑪爾戈王后的政治聯姻為主線,為圣巴托繆節慘案撰寫了一部生動的史詩,呈現出宗教改革時期法國宮廷斗爭的復雜與殘酷……
(法)大仲馬 ·歷史人物 ·38.5萬字
本書為暢銷書《王陽明大傳:知行合一的心學智慧》的全新修訂版。是國際陽明學大師岡田武彥先生寫給大眾的王陽明通俗傳記。岡田先生于六十八歲高齡提筆撰寫此書,九十三歲完成,花費了二十五年的心血。作者在窮盡中日兩國史料和研究成果、歷經六次陽明遺跡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岡田先生以心學發展的脈絡為線索,史料互證,張弛有度、夾敘夾議地詳述了王陽明的傳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靈軌跡,探討了王陽明的人生經歷和師友交往對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響。岡田先生尤其注重從王陽明的詩文中探尋其當時真實的內心,并由此補充了許多不為眾人所熟知的細節,解開了有關王陽明生平和思想的諸多謎題。
(日)岡田武彥 ·歷史人物 ·20.1萬字
《品中國文人·圣賢傳》是劉小川“品中國文人”系列第5部,以縱橫的筆墨,現代的眼光書寫孔子、莊子、孟子、墨子、諸葛亮、阮籍、韓愈、范仲淹、司馬光和岳飛十位圣賢的生平及思想,將史實嵌入豐富而細節化的文學想象,有力地挖掘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歷史漫長而豐富。中國很早就有記載自己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本書嘗試著從中國歷代大文人的角度來勾畫歷史與文化的脈動,以這些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聯的單個生命的演進,還原歷史與文化發展的真況。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爐,同時也注入了作者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文化人的見解和情感。本書的作者原為小說家,在對這些文人和歷史的講述中也融入了文學的筆法,展現出作家雄厚的筆力、豐富的藝術再現力和廣博的人生閱歷。劉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縣,供職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政協四川省第十屆委員。1988年開始發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蘇曼殊》《漢劉邦》《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論著有《蘇軾,敘述一種》《來到漢語中的德國大師》《品中國文人》(全四冊)人物傳記有《先賢與中國》《蘇東坡》《李清照》《李煜》。2008年獲眉山市政府文學藝術突出成就獎。作品《蘇軾,敘述一種》2002年獲巴金文學院隨筆獎。作品《品中國文人》榮獲巴金文學院第六屆茅臺文學獎。
劉小川 ·歷史人物 ·20.9萬字
嚴復是清末極具影響力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翻譯家和教育家,本書以詳實的史料,流暢樸實的文筆,向讀者展示了嚴復豐富的人生經歷和深邃的思想內涵。
楊肇林 ·歷史人物 ·21.8萬字
梁啟超的《王安石傳》是中國傳記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全書22個章節,系統論述了王安石所處時代政局及其思想成長軌跡、執政前后的活動、變法內容及成敗等。梁任公憑借其嚴謹的史家筆法和深厚的國學功底,大量引證史料,資料宏贍,并將歷來對王安石的批評作深入“考異”,分析透徹。
梁啟超 ·歷史人物 ·20.2萬字
威廉·馬歇爾是中世紀英格蘭的一位無與倫比的戰士和騎士精神的典范。他在5歲時被判處死刑并被送上絞架,然而這個沒有土地繼承的次子在與死神擦肩而過后幸存了下來,并接受了中世紀的騎士訓練。在為5位英格蘭君主效勞的過程中他一路升遷,成了一位著名的騎馬比武冠軍、貴族、政治家,并最終成為王國的攝政。他與那個時代的大人物過從甚密,并參與協商了《大憲章》——歷史上第一份“權利法案”——的條款。然而,在他70多歲的時候,他仍然在前線作戰,努力從1217年法國的入侵中拯救王國。在本書中,作者引用了一系列同時代史料,包括13世紀時的一部威廉·馬歇爾傳記,對他的生平和時代進行了引人入勝地描述了他的生平和時代。我們跟隨著馬歇爾的腳步,從英格蘭的鄉村來到法國的戰場,從圣地的沙漠城堡來到愛爾蘭郁郁蔥蔥的海岸,一同見證了一個非凡人物的故事、騎士階層的誕生,以及英吉利民族的形成。
(英)托馬斯·阿斯布里奇 ·歷史人物 ·25.1萬字
人物研究不僅是歷史研究的重要內容,而且能使歷史更加鮮活和豐滿。該書30篇文章涵蓋了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全部成員、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及核心成員,還包括了三名黨的創始人、早期領導人。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黨的建設等等。但主線是兩條: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6年來一以貫之的思想主線,也是評價和衡量黨的歷史人物理論貢獻的重要依據。二是黨的建設。除了直接研究不同人物黨的建設思想外,對領袖精神風范的展現、人格魅力的崇尚、誠信價值的分析、嚴教親屬的榜樣呈現,等等,都對今天黨的建設有直接啟示和借鑒意義。
陳答才 ·歷史人物 ·38.7萬字
本書從嚴嵩與徐階二人的家庭背景出發,通過對兩個人不同的生活經歷、成長路徑、性格特點進行剖析,梳理兩人的科舉之路、仕途歷程,結合當時發生的一些歷史事件,挖掘二人思想轉變的過程。在攀登首輔大位的關鍵時刻,二人采取的手段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主動構陷的方式拉前任下馬,讓自己最終位極人臣。在貴為首輔的歲月里,他們在與皇帝的相處方式、用人特點、對待異見者的態度上,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兩位嘉靖年間的股肱之臣對待彼此的態度和應對辦法,應對重大問題和危機的手腕,也給我們帶來深思。嚴嵩再奸,始終如一的是忠君思想;徐階人稱其賢,卻有一味迎合皇帝、討好嚴嵩的種種不堪行為。為了迷惑攀附嚴嵩,甚至不惜將家族遷往江西成為嚴嵩的老鄉,將孫女許配給嚴嵩之孫,附籍聯姻,幾無人倫底線。更有甚者,解甲歸田后放任子弟橫行鄉里,欺男霸女,家族有海量田產。對比嚴嵩不到三萬畝的田地數量,徐氏雖有清廉之名,卻無清廉之實。以往對嚴嵩與徐階二人的評價,過于臉譜化、簡單化。僅憑經過多次刪改的官方史料和帶有主觀色彩的民間記載,不能全面、客觀地判斷歷史人物。評價嚴嵩與徐階,需要還原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多種史料交叉印證,才能做出符合人性的判斷。
汪冬蓮 ·歷史人物 ·25.7萬字
曾國藩出身平凡,沒有顯赫家世,卻憑借不懈奮斗,從一介書生成長為國之棟梁。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從布衣到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最終成為晚清中興名臣。他是如何面對困難、咬牙立志,是如何在動蕩的時局中赤地立新、運籌帷幄,又是如何在功成名就之時保持清醒、全身而退?著名清史專家林乾、遲云飛研究曾國藩二十余年,積累深厚,本書基于扎實的史料,以簡練而生動的文字,再現了晚清名臣曾國藩起伏跌宕、逆風飛揚的一生;不僅詳述了曾國藩的成長軌跡、復雜的社會關系,而且深入解讀了他的精神世界與成功秘訣。本書文風輕松耐讀,精彩程度雖非小說卻勝似小說,令人愛不釋手。這部傳記不僅是對一位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動刻畫,更是對普通人如何通過努力奮斗實現自我升級的深刻啟示。
林乾 遲云飛 ·歷史人物 ·43萬字
陳果夫是民國史上一位極具個性與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位不尊顯,但政治分量卻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之說;他學歷未出中等,理財卻能七分天下占其五;他體弱多病,然權術有道,開創中統勢力。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從多角度撥開籠罩陳果夫一生的重重迷霧,拂去掩蓋人物性格魅力的諸多瑣屑浮華,簡潔而清晰地勾勒出了風云變幻的民國語境下一位有影響的人物形象。書中對陳果夫的出身、人品、個性、學問、心理以及最后的進退榮辱等,都作了精到恰當的描述全書夾敘夾議,處處可見精彩之筆,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并有多處令人信服的嚴密考證,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9.5萬字
詳盡、完整、可信的常書鴻傳記,大量一手資料,講述從張大千到常書鴻再到段文杰、樊錦詩的百年敦煌。央視十套《讀書》欄目推薦。常書鴻的一生,是極不平凡的一生,是為敦煌獻身的一生。1936年,常書鴻毅然放棄了安定的生活和創作環境,回到面臨抗日戰爭嚴峻局勢的祖國。1943年,常書鴻幾經轉折抵達敦煌莫高窟,在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極其匱乏的物質條件下,籌備建立敦煌藝術研究所,并擔任首任所長。有此開始了對莫高窟有組織、有系統的保護和研究工作。此后近半個世紀的風雨人生中,他雖然承受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遭遇迫害等種種磨難與打擊,卻仍以苦行僧般的堅忍與執著,為敦煌藝術的保護、研究和傳播做出了無以替代的貢獻。在某種程度上,常書鴻決定了今天敦煌的這般模樣。
葉文玲 ·歷史人物 ·23.3萬字
一段關于劉裕父子穩定江南、北伐中原的南朝往事。宋武帝劉裕三次平定國內叛亂,兩度北伐中原,令北方諸國心驚膽寒。劉宋本有機會一統中原,惜因劉裕代晉建宋而錯失最佳時機。劉裕死后,次子劉義真與太子劉義符爭權,雙雙被托孤重臣廢黜弒殺。三子劉義隆即位,韜光養晦,對內扳倒權臣,對外再度北伐。時局不利,三度北伐盡皆慘敗,國內因權臣更替,三次生出叛亂之事。劉義隆“元嘉之治”的江南,維持了三十年的太平。劉義隆慘遭弒殺,江南再度陷入混亂。
夜起聽花落 ·歷史人物 ·44.8萬字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杜審言是著名的大詩人。杜甫在人格境界和詩歌造詣兩方面都達到了超凡入圣的程度,被譽為“詩圣”。杜詩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體現了憂國憂民的思想,被譽為“詩史”。現存杜詩1400余首,有《杜工部集》。本書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梳理和對杜甫詩歌的研究,再現了杜甫坎坷流離的一生。從中不難看出,杜甫倔傲的性格造成其仕途的不順,加之當時戰亂,民不聊生,使其長期處于顛沛狀態,這或許也是成就杜甫偉大詩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書不僅是一部全面記錄杜甫生平事跡和文學成就的通俗傳記,而且作者還在充分吸收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杜甫生平中的不少問題提出了獨到見解,因此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
孫微 張學芬 ·歷史人物 ·25.3萬字
陳布雷是民國史上一個極具個性、神秘性和爭議性的人物。作者在大量參考第一手資料,包括相關人員的日記、回憶錄、報刊記載等,特別是在縝密探索陳布雷人生59年心路歷程的基礎上,以陳布雷一生的軌跡為主線,以他的書生氣質和身上背負的忠、孝作為解讀他的密碼,以流暢的文筆記述了陳布雷從出生、求學、辦報,到進入蔣幕,走上政壇,直至自絕于人寰的一生,揭示了一個舊中國知識分子被扭曲的靈魂,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民黨、蔣介石及其其他民國風云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全書夾敘夾議,處處可見精彩之筆,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并有多處令人信服的嚴密考證,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初版于1999年,引起很好的反響,為論者稱為“楊者圣最為得意也最充滿文采的人物傳記”。此修訂版面除全面訂正文字外,更補充近五十幅珍貴圖片。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7.8萬字
雷鋒,本名雷正興,乳名庚伢子,194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望城縣安慶鄉簡家塘村。他只有幾歲的時候,父親死于日本人毒打,母親死于地主迫害,哥哥因機器軋斷一根手指而死,弟弟未出滿月便饑餓而死。他背后有生大背瘡留下的疤,腕上有三道刀疤,身高只有一米五四。他是舊社會的棄兒,新時代的榜樣。為了感念新時代的救命之恩,他心甘情愿做一個為社會“補漏”的人,一個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的螺絲釘。本書是唯一一部反映雷鋒事跡的長篇小說,細膩生動地再現了雷鋒從一個乞兒成為時代楷模的全部歷程,真實展現了他作為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普通人的成長軌跡,以及他立足平凡、不怕苦累、凡事力求盡善盡美,充滿熱忱與理想主義的內在邏輯。他的卓越才藝、善美心靈、純真情感,以及他年輕生命戛然而止的遺憾都給人以極大的沖擊。這本書足以讓我們擺脫對他的僵化印象,重識真實的雷鋒。他做人的智慧、做工作的方式,即便在今天仍對人們大有啟發。
黃亞洲 ·歷史人物 ·32.6萬字
宋子文,中國現代歷史上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本書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筆,幾近一氣呵成地述說了歷任國民黨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長、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等職的宋子文在26年從政理財生涯中的“四起四落”;又濃墨鋪寫了宋子文發跡于廣州、雄起于武漢、運籌于南京、斡旋于西安、韜晦于香港、暴斂于上海以及折沖樽俎于美英之間的樁樁史事;同時揭示了國民黨高層人物明爭暗斗、爾虞我詐、橫征暴斂的事實,以及四大家族間錯綜復雜的恩怨糾葛。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