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他才思敏捷,勤學好問,多才多藝;他胸懷天下,很早就萌發了救國救民思想;他信仰堅定,為實現盡善盡美的共產主義理想而不惜將自己更名為盡美;他悲憫蒼生,憂國憂民,最終卻積勞成疾,不幸英年早逝……他就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一代英模王盡美。本書真實、完整地記錄了英雄模范王盡美短暫而又恢弘的一生,再現了其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為今日之我們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丁龍嘉 張業賞 ·政治人物 ·14.1萬字
本書以大量檔案資料為依據,作者用細膩的筆觸、真摯的情懷、清麗流暢的文字,撕開歷史迷霧,向讀者勾畫了張國燾從崛起、輝煌,到挫折、墮落大起大落的政治生涯;還原歷史真相,揭開了張國燾從風光無限到客死他鄉鮮為人知的人生沉浮。本書秉筆直書,既不掩功,也不飾過,以翔實的史料、客觀的立場、生動的筆墨真實再現了張國燾跌宕起伏的悲劇人生。
張樹軍 ·政治人物 ·36.3萬字
何叔衡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了一生,他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像牛一樣地做事”的革命精神永遠激勵著人們。在何叔衡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創下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幾個之最:最年長的中共一大代表,蘇維埃紅色政權最早的“大法官”,中共一大代表中最早壯烈犧牲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本書以巨量史料研究為基礎,全面展現了何叔衡這位革命長者光芒耀眼的一生。
楊青 ·政治人物 ·14.2萬字
“以筆為槍,為救亡而上下求索。書生意氣,離群雁仍矢志不渝。”這正是李漢俊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精通四國語言,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啟蒙者之一;董必武稱他是自己的“馬克思主義老師”;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評價他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時期“最有理論修養的同志”。本書遵循真實性原則,用生動、客觀、精簡的筆墨,從李漢俊早年留學日本開始,講述了李漢俊走出荊楚大地、東渡扶桑,尋找救國思想武器;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積極奔走著述;參加一大會議,并利用自身語言天分,巧與特務周旋,見證創建中國共產黨;為工人運動鼓與呼;加入國民黨后對共產主義信念絲毫未變,并利用其特殊身份繼續為中國為革命事業不懈努力直至犧牲,短暫的、奮斗的一生。
田子渝 ·政治人物 ·14.5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線索,詳細講述了陳潭秋的一生,為讀者呈現了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全書共分十二章,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到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第一次國共合作、中央根據地的游擊戰爭、在莫斯科的日子里等人生時期,介紹了陳潭秋的成長與革命斗爭事跡,既展現了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一面,也刻畫出他堅強革命意志、堅定革命信念、為革命事業奉獻一切的作風,同時突出了他在黨的創立、黨的建設理論等革命理論上的建樹。
陳乃宣 ·政治人物 ·19.5萬字
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之一,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家和法學家,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成員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本書按照時間線索,結合大量史實資料,詳細梳理、真實還原、深情講述了董必武從一個清末的秀才,成長為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者;接受馬克思主義,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奔走革命,致力國共合作與統一戰線、創建新中國法制體系,成長為一個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的、戰斗的一生。
李東朗 雷國珍 ·政治人物 ·29.5萬字
他是中國最早的比較系統地闡釋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先驅者之一,是“一位普羅米修斯式的播火者”,為黑暗的中國點燃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毛澤東稱贊李達是“理論界的魯迅”。本書以客觀嚴謹的視角,高度評價了李達在黨早期發展、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巨大貢獻。作者用平實的語言闡述理論,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人生,以文字重塑其骨血,以后世評價重現其風華,將“一位普羅米修斯式的播火者”形象躍然紙上。從思想啟蒙到成為“播火者”,從參加建黨到經歷曲折,從“白色恐怖”到岳麓山下……這是一場與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會談”,亦是一首致敬先輩的“贊歌”。
宋鏡明 ·政治人物 ·22.2萬字
本書用豐富詳實的史料,生動描寫了鄧恩銘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展現了鄧恩銘“窮年憂黎元”的濟世情懷與“捐軀赴國難”的革命精神。全書共分十三章,從少年立志、激流弄潮、南湖朝陽、礦區播火、島城風云、四方工湖、齊魯狂飄、百折不撓、“我身先死”,他31歲的短暫生命,如燃燒的火焰映紅了齊魯大地,并以壯烈的犧牲在黨的英烈冊上留下光輝的姓名。
張業賞 丁龍嘉 ·政治人物 ·11.8萬字
本書以平實的筆調詳細闡述了包惠僧起伏的一生,真實展現了一個克服各種困難積極求學的包惠僧,一個筆耕不輟熱血革命的包惠僧,一個迷茫消沉對革命灰心失望的包惠僧,一個迷途知返主動為革命歷史資料添磚加瓦的包惠僧……全書論述客觀,人物形象生動可見,是我們深入了解這位頗受爭議的黨史人物的可貴資料。
方城 ·政治人物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