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出版社總編輯林陽先生所著的有關中國現代著名畫家徐燕孫、卜孝懷、王叔暉、趙宏本、劉繼卣、賀友直、顧炳鑫、林鍇、姜維樸、費聲福、楊永青、王弘力、劉旦宅、陳惠冠等眾多有重要影響力的藝術大家的回憶性文章。通過對這些繪畫大家的人生歷程、藝術生涯進行白描式的講述,溫情回顧與這些父輩級藝術家親密交往的點滴時光;并同時輔以每位藝術家的經典畫作、珍貴歷史照片,圖文并茂,可讀性、趣味性兼具,突出了獨特的藝術美感和歷史人文情懷。
林陽 ·人物合集 ·19.4萬字
這本書集合了過去2年來在微信公眾號中發表的讀者評價最高的中國著名中醫的人生歷程,從他們的出生,所屬的社會階層,到他們踏上中醫之路的契機,再到他們從醫路上經歷的種種坎坷磨難,從小學徒到克服磨難最終結出璀璨的學術之花成為公認大師的艱難歷程,這個歷程中包含著他們人生的喜怒哀樂、人情冷暖,過程是曲折艱難的,更是勵志的,是屬于中醫人的珍貴奮斗史。
蛋蛋姐編著 ·人物合集 ·9.2萬字
本書結合史料和民間故事,講述東漢名醫華佗的一生經歷,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展現華佗為人行醫的風采和在人們心目中的光彩形象,表現了古代醫家救死扶傷的妙手和普救蒼生的美德。本書力求達到思想性、歷史性與文學性的結合。華佗既是距今千年的真實歷史人物,是中醫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筆,也活在人們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里。寫華佗,學華佗,紀念華佗,實質是學其精神,學其風骨,學其意志,所以書中不僅結合東漢史、三國史和中醫史,介紹了華佗對中國醫學的種種貢獻,如發明麻沸散、創制五禽戲等,還通過各地關于華佗的傳說,展現了老百姓心目中華佗的神醫形象,著重表現華佗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的美德,鼓舞后人承其意志。
羅元生 ·歷史人物 ·13.3萬字
1984年起,鄭樹被推薦擔任了近14年的浙江醫科大學校長,為浙江省乃至全國培養了成千上萬名優秀的臨床醫生、藥學專家和醫學工程技術人才,并在醫學教育領域進行了很多大開大合、開合有序的探索:最早開展臨床醫學七年制教育,選拔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科帶頭人。
鄭樹 朱瑾 陳玲英 ·自傳 ·13.5萬字
一本關于古代女性的清醒之書,看見柔軟又堅毅的女性力量。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曾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傳奇女性:武則天不但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長寧公主不但是唐中宗和韋皇后的女兒,更是有商業頭腦的“大唐地產富婆”;李清照不但是金石學家趙明誠的妻子,更是我國古代婉約派詞人的代表;管道升不但是書法家趙孟頫的妻子,更是元朝傳奇女畫家……這些女性沒有陷于情愛、甘于現狀,她們有思想、有主見,勇敢地與命運抗爭,頑強地從艱難時局中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女性擁有自己的姓名與身份,她們不必依附于任何人,更無需隱匿于他人的光芒之下,她們本身就是光。愿我們都能自在生長,清醒明亮。
云葭 ·女性人物 ·8.8萬字
本書通過對紡織教育家、紡織科技專家張方佐先生一生的記述,重點對其在不同歷史時期,在紡織教育領域的作為進行評議,詮釋張方佐先生一貫主張堅持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科研、生產、教育三結合”、“科研、制造、使用三結合”的實用教育理念,以此展現在中國近現代紡織工業艱難發展過程中,以張方佐先生為代表之一的紡織建設者們,在“實業救國”崇高理想驅動下,意志堅定、百折不撓為中國紡織工業發展壯大,奮斗一生的歷程。
徐曉雄 丁軍華 ·教育家 ·14.7萬字
此書是傅雷的經典譯作之一。《托爾斯泰傳》是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著名的人物傳記之一,創作于20世紀初,記錄了列夫·托爾斯泰的生活與創作。羅曼·羅蘭視托爾斯泰為其精神導師,托爾斯泰的人道主義情懷深深感動著他。
(法)羅曼·羅蘭 ·文學家 ·8.1萬字
本書為院朱兆良院士的學術傳記?!袄峡茖W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簡稱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該書通過訪談、實物采集、錄音錄像等方法,全面真實地反映了朱兆良學術成長歷程的關鍵事件、重要節點、師承關系等內容。書中行文嚴謹,引用資料真實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大中學生及青年學者可以從書中獲取學術成長的經驗和啟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從本書獲取大量的歷史資料。
慕亞芹 李群 ·科學家 ·12.9萬字
此書講述了韓月琴的剪紙生涯,人們可以看到一個為弘揚莊河剪紙和中國剪紙奮斗了半個多世紀,用剪紙實現了自己人生價值的老民間藝術家的形象,看到她如何師承家傳,從小拿起剪子學剪紙的趣聞軼事,如何兩次返鄉,扎根鄉土,最終化蛹為蝶的艱辛經歷,看到她在剪紙創作中的孜孜以求和繼承創新,在國內傳承剪紙、服務社會的兢兢業業和無私奉獻,以及走出國門,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國爭光的感人事跡。
滕貞甫 ·藝術家 ·4.5萬字
本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董海山的學術傳記,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的一種。該書通過訪談、實物采集、錄音錄像等方法,全面真實地反映了董海山的學術成長歷程的關鍵事件、重要節點、師承關系等內容。書中行文嚴謹,引用資料真實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大中學生及青年學者可以從書中獲取學術成長的經驗和啟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從本書獲取大量獨有的歷史資料。
李明 黃亨建 張赟等 ·科學家 ·16.9萬字
舊金山的“霞哥”伍錦霞(1914-1970),早在1935年就參與拍制華人主導、荷李活技師協助拍制的彩色華語片,其后在香港成為“華南第一女導演”,三四十年代她穿梭于太平洋兩岸,身兼編、導、監制、發行,拍出了十多部華語片,身后卻被埋沒于歷史的麈土中。本書兩位作者發掘整理了珍藏多年的資料和圖片,重塑“霞哥”傳奇:把她置回抗戰前后的中美關系、華人地位和女權變化的環境,和香港、舊金山、荷李活、紐約的影人影事中,重寫伍錦霞的生平事功。以她為焦點又和中外影史上幾位女性先鋒作出比較,給予她新的國際定位和歷史觀照。圖文并茂的本書讓讀者既認識到這敢于“越界”的女中丈夫,也概覽那風云多變的影壇、國難深重的時代。
魏時煜 羅卡 ·綜合 ·9.5萬字
明朝初年的陽武侯薛祿,是膠州薛家島人。他的父親薛公當年十分貧窮,給當地教書先生家放牛。先生家有一片荒田,薛公在那里放牛時,有一次看見蛇與兔子在草叢中相斗。他認為是一件奇事,就向教書先生請求把那塊地給他做為墳地。得到那塊地后。就在那里用茅草蓋了一間房住了下來。薛祿長大之后,臉整天臟兮兮的,鼻涕流得老長,很不聰明。薛家島上姓薛的人家,歷來編在軍隊中。這年輪到薛公家出一個人去遼陽戍守。薛公的大兒子不愿意去,為此事深感憂慮。此時薛祿正十八歲,人們認為他是個傻小子,沒人愿意把女兒嫁給他。
石地 ·歷史人物 ·10.3萬字
本書為知名海外漢學家阿瑟·韋利所撰寫的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傳記研究。韋利因古典文學成績優異獲得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的獎學金。全書以時間為順序,以作品為線索,描繪了李白的生平經歷及其詩歌創作成就。嘗試著從社會、歷史、文化、文學、宗教、倫理等角度對李白的詩歌創作和思想情感進行分析,雖然在道德上對李白提出了批評,但是在詩歌創作的才華、成就和影響上給予了李白極大地肯定和贊賞。
(英)阿瑟·韋利 ·歷史人物 ·7.3萬字
《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一書由政協寶雞市委員會主編,共收集了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62人,展示他們的藝術成就、成長故事、故鄉情懷以及對寶雞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共計20余萬字。按照寶雞市委統一安排,寶雞市政協組織,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聯、寶雞日報、寶雞電視臺、寶雞新聞網等共同參與,開展了挖掘宣傳展示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工作。旨在通過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推介寶雞、宣傳寶雞,提升寶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講好寶雞故事,為推進“四城建設”凝聚強大合力。經過前期摸排,市政協從各縣區、各部門選送的600多位候選人中遴選出了60位文化人物,并重點走訪其中30位左右的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收入《寶雞當代最具影響力文化人物》一書。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寶雞市委員會 ·人物合集 ·17.2萬字
本書為傅本嫻女士為其愛人李際科所著的傳記,全書共分7章,內容包括:浮萍身世、馬為媒結良緣、西北之旅、輾轉求索、執教西南師大、風范長留天地間。
傅本嫻 ·藝術家 ·15.6萬字
本書以曹操的生平事跡為主線,展現出漢末三國時期那目不暇接、驚心動魄的一幕幕政治和軍事斗爭,從中探尋一代雄才偉略的英雄曹操變化無窮的陰陽謀略和多面復雜的性格特征。
蔡大東編著 ·政治人物 ·7.6萬字
本書全面介紹了明太祖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的一生。明太祖朱元璋從一名貧窮放牛娃,經過自身努力奮斗,最終創立明朝,成為明太祖的傳奇一生。之后參加義軍,一路成為明朝開國皇帝,作為封建統治者中的“異類”,他的生平勾起后世人無數的好奇心。他采翔實的史料,用生動的語言,勾勒出了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的人生,并展現了一個既勤政又殘暴,既有胸懷又重猜忌的復雜矛盾的“人”的封建帝王形象。在作者筆下,一個歷經艱難,乞討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氣度恢弘的統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矛盾復雜多面的帝王形象躍然紙上,是明史及帝王傳記的不朽名著。他在鑒別史料方面,態度很謹嚴。對許多文獻和傳說,都不輕易置信,要加以考訂。尤其是遇到有矛盾的地方,總是去細心尋求解決的線索,鑒別真偽,以求得到客觀史實的本來面目……
吳晗 ·歷代帝王 ·13.3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鄧盛儀到美國留學,收集了大量的公路橋梁建筑一手資料,懷著一顆真摯無比的愛國之心回國搞建設;抗日時期,鄧盛儀利用鋼窗廠作掩護,把廠里的小飯堂作為香港地下黨秘密聯絡點,收集重要情報,與內地黨組織進行聯絡;以及抗美援朝時期,鄧盛儀發動香港有愛國精神的企業家捐款捐物,通過各種途徑向在朝作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提供生活、醫療、軍事物資,不遺余力支援國家。文中全面展現了鄧盛儀各個歷史時期為國家所做出的重大貢獻,體現了他堅定的愛國情懷,將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發展,用高尚的品質詮釋了愛國主義的精神魅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典型意義。
莫華杰 莫寒 ·歷史人物 ·12.1萬字
沈克琦是中國杰出的物理教育家(1921—2015),出生于書香門第,終身從事教育工作。他曾經歷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戰火紛飛和顛沛流離,也曾是光芒璀璨的西南聯大1943屆物理系優秀畢業生;他曾在惡劣的環境執起中學教鞭,也曾擔任北京大學的副校長;他曾飽受政治運動的摧殘,也曾是動亂中堅持真理的中流砥柱;1977年他有幸隨后首次派出的中國高等教育代表團訪問美國,親眼目睹了這個教育大國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并試圖深入了解該體系的運轉機制和管理辦法。這些經驗對于一輩子從事物理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他而言十分可貴,這次機遇對這位新中國物理教育發展的見證人而言也是千載難逢。
李軍凱 沈正華 周子恒 ·教育家 ·17.7萬字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講述王安石變法的過程、理念以及他的文學成就,分析變法的成敗得失。
張一一 ·歷史人物 ·1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