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翁先生是寧波菜烹飪大師。他繼承了浙江菜烹飪的精華,他又是新一代的浙江菜大師,創新了味道。本書第一部分記錄了翁先生是如何披荊斬棘,終成一代烹飪大師的。這里有他在各地歷練的傳奇故事,也有艱苦條件下磨礪的人生體驗。第二部分則記錄了翁先生的經典菜品的創作歷程,這些菜品既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傳承之作,又有獨具巧思的創新之作。閱讀這本書,讀者不僅能享受到一篇篇精彩的傳記故事,還能跟隨所附菜譜小試牛刀,過一把大師的癮,一舉兩得。
范良虹 ·綜合 ·3.4萬字
一代大家馮至人生傳記。馮至逝世30周年紀念。每個人的人生故事都是一部歷史,苦樂悲喜回眼望去別有滋味。馮至夫人、女兒撰寫,近200張珍貴家藏照片,記錄一代大家馮至生活與奮斗的一生。更真實、更生動、更飽滿。
姚可崑 馮姚平 ·文學家 ·14.1萬字
本書深度研究了農村社區化服務體系,逐一考察了這一體系構成中的農村社區生活服務、社區健康服務、社區環境衛生服務、社區法治服務、社區養老服務、社區教育服務、社區文體休閑服務等七方面。分析并指出現階段農村社區化服務的困境主要在于:留守村民缺乏精神慰藉、生活方式落后、社區活動參與度低、信息傳播不對稱等方面。進而以傳播學視角探討了農村社區傳播的三大主要類型:精英話語、家庭傳播與傳播媒介。最后提出了“傳播支持系統的轉向與創新”是農村社區化服務體系創新的關鍵路徑。
蔣旭峰 ·綜合 ·19.1萬字
《大指揮家的故事》一書講述了20世紀的指揮帝王卡拉揚、不尋常的的音樂家祖賓·梅塔、東方人的驕傲小澤征爾等三十余位世界著名指揮家的故事,講述了他們的生平故事、藝術成就、逸聞趣事,對了解這些大師的藝術思想和藝術實踐,深入理解他們的作品具有重要意義。
靳婕 ·藝術家 ·10.5萬字
克勞迪奧?阿巴多(1933-2014),意大利指揮家,音樂藝術家。對中國的愛樂者來說,阿巴多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可謂耳熟能詳。早在1973年,他就率維也納愛樂樂團來北京演出。2009年,阿巴多率琉森節日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為北京的愛樂者奉獻了四場高水平的音樂會。阿巴多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音樂藝術家之一,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音樂,擔任過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倫敦交響、芝加哥交響等世界最著名、最重要的交響樂團指揮,以及斯卡拉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世界頂級歌劇院的音樂總監。偉大的柏林愛樂正是因為有了阿巴多,開啟了藝術生命中的全新篇章。阿巴多一生錄制過幾百部音樂作品,為音樂的普及做出了很大努力。本書以時間為軸,從阿巴多兒時的家庭音樂氛圍,到他在米蘭音樂學院和維也納的求學歷程;從他連續獲得兩項國際指揮大獎,到步入偉大的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執棒維也納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再到執掌倫敦交響樂團,直至指揮生涯的巔峰——作為偉大的指揮家卡拉揚的“接班人”,擔任柏林愛樂樂團常任指揮。作者在講述阿巴多豐富多姿的音樂人生的同時,對他的音樂理念及藝術也做了精辟的分析,對他的音樂藝術造詣及人格魅力做了生動而深刻的描述。
(德)沃爾夫岡·施萊伯 ·藝術家 ·13萬字
《沈從文的最后40年》是著名沈從文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文學院院長李揚教授20年研究心得,講述了沈從文后半生細密復雜的生命之路和心路歷程,呈現了中國一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在時代的劇變中,在生命的至暗時刻,一代文學大家沈從文遭受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折磨,他經歷過自殺、絕望、屈辱、被下放……但那一顆赤誠的心從未冷過。“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不折不從,亦慈亦讓。”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一種不因外界變化而妥協的獨立精神,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他的堅忍與豁達,勤奮與執著。當你覺得人生無望,前途渺茫時,不妨看看這位偉大作家,在歷史激流中如何不懼命運的風暴,找到生命的意義。
李揚 ·文學家 ·19.1萬字
尼古拉·特斯拉,這位天賦異稟的科學巨匠被西方科學界譽為與達·芬奇比肩的偉大科學家。他親筆撰寫了自己傳奇的一生。特斯拉親自揭秘了多項偉大發明的產生過程與背后的心路歷程,以少年生活為始,至對世界和平的展望收尾,將自己傳奇的一生客觀而深刻地展示在廣大讀者面前,更是親自揭秘了流傳已久的與愛迪生之間的針鋒相對、愛恨情仇背后的真相。全書縱覽尼古拉·特斯拉的一生,在他的文字下,我們能夠見到一位具有強烈歷史責任感的發明家、科學家。他的一切努力和發明都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維護世界和平。
(美)尼古拉·特斯拉 ·科學家 ·11.2萬字
由王棠口述,書成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以革命為主軸,記錄他由四歲至五十六歲的所見所聞,書中所記之時、地、人,均巨細無遺。王棠身處中國歷史上最動蕩時的時期,歷經中華民國、北洋、國民政府、香港淪陷等各時期,加上他交游廣闊,認識當時許多政、商名人,自己亦是其中若干事件的見證和參與者,故王棠得悉不少政海秘辛。
王頌威 黃振威 ·軍事人物 ·6.3萬字
本書系記錄央視原著名主持人方靜生平的文章匯編,作者包括方靜本人,母親樊寶珠等親人,關心方靜成長的諸位老師、領導,方靜幼兒園至大學、讀研及交流期間的同學,央視等單位同事及其他關心愛護方靜的諸位社會各界人士等。全書共六個部分,按方靜成長、學習、工作等各階段的時間順序排列,亦收錄方靜本人生前八篇比較有代表性文章,詳細真實地記錄了方靜在各個階段的狀況,多角度全方位呈現了方靜生前對待生活和工作的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及豁達心態,并深切表達了對方靜英年早逝的惋惜和真切懷念。本書亦獨家收錄方靜從兒時到工作的珍貴照片、《我是方靜》自述視頻、康輝讀誦《方靜志》及方靜作詞和演唱的《心之歸所》歌曲,讀者可直接掃書中二維碼進行視聽。
黃開蒙 ·女性人物 ·9.6萬字
啟功是公認的國寶級人物,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家。作者以學生的身分,四十多來追隨這位一代文化大師,對其為人、處世、學問、風骨、修養,所知甚詳,所感甚深,這些都在書中有精彩的描述。本書配以數十幅相關的珍貴照片,有助我們了解啟功的治學待人。附錄有作者研究啟功的論文六篇,包括治學方法、古代字體等,對研究啟功博大精深的學問甚有幫助。
柴劍虹 ·綜合 ·9.6萬字
本書通過對英國華人春節民俗的田野調查和歷史考察,描述了旅英華人春節的歷史變遷及其獨特風貌,并以此為切入點,研究旅英華人社群的發展及其當前的生活狀態、文化心態,并對海外移民研究、中華文化傳播的現狀及趨勢進行探討。本書采用了豐富的田野調查資料,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傅翼 ·綜合 ·15.6萬字
勞乃宣(1843—1921),字季瑄,號玉初,自號矩齋,晚號韌叟。浙江桐鄉人,祖籍山東陽信。同治十年(1871)進士,歷任臨榆、南皮、完縣、蠡縣、吳橋、清苑等地知縣。創辦畿輔大學堂,后出任南洋公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前身)總理,浙江大學堂(浙江大學前身)總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總監督。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音韻學家、文字學家。本書全面回顧勞乃宣79年的人生經歷,并著墨于勞乃宣的學術成就,如其在“禮法之爭”、古籌算學、教育實踐、語言文字學等方面的學術貢獻,以助讀者全面了解這位晚清學術界的博學鴻儒。
陳勇 ·歷史人物 ·14.8萬字
本傳從中國書法沿革、唐詩表現、唐史面貌及傳主的人生經歷等多個側面,努力還原真實,在賞書、品詩、鑒史的詩性描繪表達中,個性化地再現了張旭奇特書法的藝術貢獻和曲折的人生命運情形。作品文史書法唐詩等信息見識豐盈,語言精簡獨到,人物性格形象描繪生動,是認知書法、唐詩和傳主個性的精彩書寫。
李金祥 ·歷史人物 ·18.8萬字
本書是梁啟超先生為晚清第一權臣李鴻章寫的傳。作者對他作了客觀的評價,承認他是中國自有外交以來,最有手腕的外交家之一,是中國近代化轉型的設計師,同時也對他能力和見識的局限表達了深刻的惋惜。本書既是了解李鴻章的經典讀本,也是解讀近代史的一把鑰匙。
梁啟超 ·歷史人物 ·7.3萬字
不擅長廚藝的薩拉·簡試圖在法國鄉村這種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喂飽全家人。他們從澳大利亞來到夏朗德,不僅要節儉生活,還要修繕一幢古宅……帶著不多的錢和兩只澳洲牧牛犬,他們要如何在法國生活?答案是:養五只雞、四只鴨子,打造一個菜園子!
薩拉·簡·巴特菲爾德 ·軍事人物 ·3.6萬字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是每個靖江人都應該牢記的年份。那一年的冬季,是我們祖先的“登陸季”,如同諾曼底登陸一般。諾曼底登陸成功開辟了歐洲的第二戰場,我們祖先的登陸則在陰沙島上躲避了金兵追擊,開辟了新的生存空間,開啟了靖江文明進步的大門。
王權主編 ·人物合集 ·7.8萬字
她是蕭紅,民國時期四大才女之一,30年代的文學洛神。呼蘭河,承載了她生命中的蔥翠年月,她的被許多人漠視了的璀璨童稚,還有她記憶里祖父給予的唯一永遠的溫存與甜蜜。她的文字里曾有關于故鄉火燒云的描述,那些各色形態的云朵,流落在清澈的眸子里,每一抹都是瞬息即逝的綺麗。只是她不知道,許多年以后,他的人生,亦像極了那些煙云,一樣的空曠、澄明、短暫卻深摯。而她的愛情,亦是那般決然和清麗。她對生存的坦然擔當,她抓住愛情的義無反顧,都容不得后世些許質疑。
于蔚麗 ·女性人物 ·12.3萬字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清廷中不可撼動的“中興之臣”曾國藩,在美國人眼中,他是“遠東的華盛頓”;在同是東方人,又不乏過節的日本人眼中,他是怎樣的呢?作者認為——曾國藩不似殺人未見血決不罷休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也不似龍蛇之略、虎豹之機、出沒無常、手腕靈活的加里波第;他持心光明磊落、皎如日月,知人之明,任人之度,用人之才,容人之量,火眼洞識,綜合大觀,把持經綸的大綱,鄙視空文,看重實踐,無一語涉虛,無一步蹈空,規模宏遠,思慮周透,大事不糊涂,小事無滲漏,大節義,大文章,大學問,敬天愛民,忠于職守,至誠如神。曾國藩的確可謂有最大經世家的大本領。本書日文原版問世于1903年,距離日本明治維新和曾國藩去世只有短短的30余年,是貼近時代解讀曾國藩的一部難得的傳記作品。本書作者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后知識界的代表人物。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他曾作為隨軍記者到過中國,對晚清做過深入的研究。閱讀本書,讀者可以看到曾國藩在日本近代知識界眼中的映像。本書以二十多萬字,提綱挈領、層次分明、簡潔明了地揭示了曾國藩的生平、事功、學術、教養和為人處世之道,可令讀者輕松地對他既有囊括整體而又有細致入微的了解。本書作者對曾國藩的評價,以中外對比為基礎的。他不僅以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名人西鄉南洲、大久保甲東等人為參照物,而且以西方國家的大人物如華盛頓、俾斯麥等人作為標桿,使讀者對于曾國藩在世界范圍內的歷史高度,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日)紫山川崎三郎 ·政治人物 ·9.4萬字
本書是以第一人稱寫作的回憶錄。大杉榮以時間為序,記述了自己在柴田的幼年時期,在名古屋陸軍幼年軍校就讀期間,以及退校后在東京的青年時期的生活軌跡,并以一個獨立章節,講述了自己在獄中的種種見聞;一個獨立章節講述了自己和伊藤野枝、神近市子兩名時代奇女子之間的戀愛糾葛,從當事人的角度還原了轟動一時的“日蔭茶屋刺殺事件”始末。本書為了解大杉榮其人,以及他自由激烈的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最為直觀的角度,也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展現了20世紀初日本社會生活和運動思潮的方方面面。
(日)大杉榮 ·自傳 ·12.1萬字
本書立足于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學校辦學理念和學校精神入手,從學校文化建設工作入手,集中推出一批顯示學校辦學成就的宣傳文化教育成果,分別從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等多維度進行挖掘、采訪、解構。
劉建民 ·綜合 ·15.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