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莫臥兒帝國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后代南下印度建立的政權,傳至第五代皇帝沙賈汗時,國家富裕強盛,煊赫無比,建造了著名的泰姬陵。但是,盛世的背后隱藏著危機,朝野風云暗涌。圍繞著皇位繼承人問題,戰功赫赫的三皇子奧朗則布和欽定皇位繼承人太子達拉·舒科展開了一系列明爭暗斗。在沙賈汗病倒后,莫臥兒皇位繼承戰爭爆發了。“奧朗則布和他的時代”共分三部,本書為第一部,后續兩部分別是《暴君降臨》和《帝國殘影》。
(印)賈杜納斯·薩卡爾 ·歷代帝王 ·26.4萬字
16歲成為職業球員、22歲贏得第一個大滿貫冠軍、職業生涯共獲得60個單打冠軍頭銜、男子網壇首位金滿貫得主——雖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安德烈·阿加西卻一直隱秘地憎恨著網球。在離開搖籃之前,他的人生就已被父親安排好,烈日下的訓練、恐怖的發球機器以及父親的怒吼,都是阿加西想要掙脫的命運。人生猶如艱難的比賽,痛苦和失敗在所難免,而他選擇拿起球拍,將每一次揮拍都做到極致。
(美)安德烈·阿加西 ·自傳 ·33萬字
本書是詳細記述陳云的生平業績和思想的編年體著作,分上中下三卷。它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資料性、學術性、思想性、傳記性的統一為方針,以翔實可靠的歷史文獻資料為主要依據,又經過大量調查、訪問和研究、考證,并注意汲取近年來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力求客觀、全面、準確地展示陳云的思想發展軌跡和特點,反映他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進行決策的具體過程,表現他的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風、工作作風。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政治人物 ·43.2萬字
本書記載了30位在芯片領域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和企業家。為了發展中國芯,當他們在產業積累多年、練就一身硬功夫之后,他們放棄原來的優越生活,開始艱辛的芯片創業之路。創業難,創業做芯片更難。因為芯片行業的特點是技術門檻高、研發周期長、投資金額高且風險大。在研發周期上,一款芯片從研發到應用,簡單的需要6-12個月,復雜的要1-2年、3-5年、5-6年,甚至更長時間。在投資上,輕資產的芯片設計,需要上千萬到數億元的投入;芯片制造領域,一臺設備就要1億美元,一個芯片制造項目,往往需要近百億元甚至更大的投入。
慕容素娟 ·科學家 ·24.9萬字
《從布朗克斯到百老匯》是美國著名戲劇家莫斯·哈特的自傳杰作。莫斯·哈特出身寒微,為了走上戲劇之路,先后做過倉庫保管員、戲劇公司的勤雜工、戲劇演員、夏令營的戲劇導演,挨過坑、受過騙,最窮的時候家里一文不名,要靠賒賬和借錢度日。在最困苦的時候他也產生過對戲劇夢想的懷疑,然而,對夢想的堅持和不屈的意志,最終使他戰勝了各種挫折,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本書就是他對自己自幼年喜歡上戲劇時到《一生的一次》公演取得巨大成功為止的經歷的回憶。全書語言詼諧幽默,人物刻畫栩栩如生,對戲劇從業者的心理描寫極其細膩,對戲劇創作、導演以及表演有很多深刻的獨到之見。本書出版后,收到讀者的熱烈歡迎和戲劇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影響了一代美國戲劇人的經典”和“我們這一代乃至所有時代里,由戲劇人所寫的最好的回憶錄之一”。
(美)莫斯·哈特 ·自傳 ·32.4萬字
《梵高手稿》:150多封精心挑選全新翻譯書信,250多幅高品質罕見畫作手稿,紐約博物館專家親筆導讀。《梵高的耳朵》:如果以推理小說的視角去看“梵高割耳”事件,真相將會如何?荷蘭梵高博物館官方認證,英國BBC制作同名紀錄片,歷時七年深度調查,還原真實的梵高。
(英)貝爾納黛特·墨菲等 ·藝術家 ·30.9萬字
本書由英國戲劇、傳記學者,奧威爾研究專家彼得戴維森(PeterDavison)選編,輔以詳盡的編者注釋,并配有20幅奧威爾親筆繪就的示意圖。所選日記從1931年8月至1949年9月,充滿了引人入勝又令人唏噓的細節描寫,拳拳之忱、赤子之心纖毫畢現,具有不可取代的文學甚至文化價值,極富閱讀性、研究性與收藏性。
喬治·奧威爾 ·自傳 ·39.9萬字
“銀行家不一定聲名遠播,但他們至關重要。沒有什么比西格蒙德·沃伯格的一生更能說明這一區別的了。”西格蒙德·沃伯格,倫敦金融城最杰出的天才,金融的卓越倡導者,經濟制度轉型的設計師。在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巨大災難后,他以無與倫比的先見,看到了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可能性。在塑造現代英國的過程中,他的職業生涯,幾乎可以說明有關金融能發揮作用的所有最重要的歷史課題。即是關于他的一本開創性的傳記。尼爾·弗格森根據上萬件未曾面世的書信和檔案材料,將西格蒙德的故事娓娓道來。他是來自希特勒統治下的難民,在戰后的倫敦金融城逐漸崛起為一名顯赫人物,并成為歐洲金融一體化的設計師之一。由于沃伯格銀行幾乎被大蕭條毀滅,之后又遭到納粹的“清洗”,他下定決心吸取教訓,在戰后的世界里施加了他的影響力,為英國的經濟復蘇、西歐的團結一致,以及全球化的誕生作出了巨大貢獻。而在銀行家身份以外,西格蒙德還是一名心理學家、政治人物,以及極富表演天分的管理者。詳盡描繪了這個復雜矛盾的人物,再現了一個偉大金融家的多樣人生。
(英) 尼爾.弗格森 ·財經人物 ·28.6萬字
本書向讀者們介紹了現代影響力的經濟學家的生活和作品,沒有任何繁冗的經濟學術語和令人感到云里霧里的線性方程式,本書綜述了經濟學概論,從勞動分工到薪資待遇和房租,認知偏差,儲蓄,創業,博弈論,自由主義和福利經濟學,展示了這些理論是如何造就了我們當今的社會和自己的生活方式。這十三位經濟學家的理論,對我們對市場干預和監管、稅收、貿易和貨幣政策的態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喬納森·康林 ·財經人物 ·21.6萬字
宋子文,中國現代歷史上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本書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筆,幾近一氣呵成地述說了歷任國民黨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長、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等職的宋子文在26年從政理財生涯中的“四起四落”;又濃墨鋪寫了宋子文發跡于廣州、雄起于武漢、運籌于南京、斡旋于西安、韜晦于香港、暴斂于上海以及折沖樽俎于美英之間的樁樁史事;同時揭示了國民黨高層人物明爭暗斗、爾虞我詐、橫征暴斂的事實,以及四大家族間錯綜復雜的恩怨糾葛。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2.4萬字
全書在論述郭沫若生平事跡的同時,融郭沫若生平、思想、著作研究于一體,力求在充分掌握大量史實和吸取前人的研究經驗的基礎上,能夠對郭沫若這樣一位十分復雜的歷史人物,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研究與評價,并且使之盡量與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脈絡緊密聯系,讓讀者除了對郭沫若的生平、思想、著述有一個清醒、客觀的了解之外,還應對郭沫若的成長、發展的心路歷程和客觀的歷史環境。有一個全面而系統的認識與了解。
苗延波 ·人物合集 ·28.1萬字
《花甲錄》作為一部重要漢學著作,不僅是內山完造的個人史——自出生到從上海回國的六十年回憶,從中也折射了從十九世紀末至“二戰”結束的日本現代史、社會世相史和中日關系史。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戰云密布,扼守公共租界戰略要津的內山書店,吸引了中日兩國各界視線,其影響力遠遠溢出文化圈。書店“往來無白丁”,陳望道、歐陽予倩、田漢、郁達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蕭軍、蕭紅……
(日)內山完造 ·歷史人物 ·26萬字
作為20世紀美國文化的象征,桑塔格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她的一生與美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發展歷史息息相關。她傲視一切而又焦灼不安,被神化也被誤解,被贊美也被詬病。她反抗想象力的貧瘠,拒絕平庸,擁抱思辨與審美,留下了豐富的創作遺產。作者通過大量研究和訪談,深入檔案資料,回歸文本闡釋,敏銳地捕捉到桑塔格人格和人生中的細微和隱秘的精神內核,探索了傳主令人敬畏的公眾形象背后那令人著迷的私人面孔:一段段熱烈又破裂的親密關系,一次次在身體和心靈上的苦苦掙扎,關于性、藝術、政治、文學——這些都激勵、破壞和成就了她的卓越創作,呈現出作為隱喻的“桑塔格”和桑塔格的一生。
(美)本杰明·莫澤 ·女性人物 ·44.2萬字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政治人物 ·38.7萬字
《榮毅仁的傳奇人生:從民族工商業巨擘到共和國副主席》講述了榮毅仁的生平事跡,筆墨著重在他如何創建并發展中信,并從民族工商業者的杰出代表轉變為偉大的愛國主義戰士、卓越的國家領導人。中信的歷史與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交織,命運相連,榮毅仁不辱使命,在關鍵的時刻,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不僅使得中信公司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樣板和視窗,從而也實踐了他自己一生的報國理想。全書文字以八個專題編成八章記事,以榮老為主題記人物、敘事情、談領悟、訴感情。
莊壽倉 ·政治人物 ·26萬字
一代文豪蘇軾吸收了儒、釋、道三種不同的哲學思想,并以此為基礎,建造了自己的學術思想體系。蘇軾一生交游廣泛,與和尚、道士等眾多方外之人結為好友,往來密切。宦海沉浮中,蘇軾之所以還保有如此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從其佛、道思想可探得根由。本書從蘇軾方外交游詩文的文本著手,來考察蘇軾的宗教思想,區別于現存于世的研究作品中對蘇軾思想的外部研究,力求更準確、更系統地把握蘇軾的思想脈絡以及在此影響下的文學走向。
司聃 ·文學家 ·23.9萬字
本書分十五章,對韜奮先生短暫而光榮的一生,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研究,是國內已知的三本韜奮傳記的作品之一(《鄒韜奮傳記》馬克揚/蘇克塵著,重慶社1997版;《韜奮評傳》陳輝著,上海交大社2009版)。本書是在作者的碩士(1988年—1990年,蘭州大學歷史學)、博士(1993年—1995年,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論文基礎上加以修訂,1998年由山東人民社出版(20世紀中國思想史傳記叢書)。與上述兩本相比,材料詳實、評價中肯,積十年之功而完成,是本書的特色。全書340千字,正文前有插圖24幅。本書在當年出版后得到了鄒嘉驪、鄒家華等鄒家后人的高度評價和認可;各媒體曾轉載相關章節;被評為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年)。
沈謙芳 ·學者 ·27.9萬字
本書講述了數學家諾伯特·維納命運多舛的一生,從小時候的神童,到后來成為著名的數學家,維納一路走來并不都是鮮花和掌聲。在童年時期,他的父親和母親的教育給他留下了一生難以抹去的陰影,曾經一度讓他難以融入社會。而他的婚姻,他的妻子,曾經帶給他美好的家庭生活,后來卻也成為讓他陷入抑郁的根源。幸運的是,他擁有幾個知心好友,他們在不同時期支撐著維納走出陰影,支持他取得了更多的學術成就。維納是一個天才,他有著很多無法解釋的天才行為,他的預言也總是很準確,他創立的控制論影響了世界各國的科學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美)弗洛·康韋 吉姆·西格爾曼 ·綜合 ·30.8萬字
愛德華·威爾遜愛德華·威爾遜,當今世界螞蟻研究翹楚,“生物學多樣性”之父,兩屆普利策獎得主,被譽為“達爾文之后博物學家的絕響”。他用優美動人、熱情雄辯的文筆,將他半個多世紀跌宕多彩的人生經歷、成為世界級科學家的成長之路娓娓道來。威爾遜在大自然的冒險和輾轉中度過了童年,對自然世界的好奇心與親近感與日俱增;青年時期確定學術志向,將螞蟻作為畢生的研究對象;與生物學同人一道探訪西印度群島,將島嶼上螞蟻的生態分布盡數掌握;在哈佛任教期間,創立“社會生物學”學科,完成生物學的又一次進化……威爾遜始終保持對科學的崇敬,以及對地球所有生命的深切關懷。他帶領我們暢游繽紛的自然世界,教給我們觀察生物的知識和技巧,繁忙的家蟻、兇猛的毒蛇、斑斕的熱帶飛鳥,都與威爾遜有著迷人互動。20世紀是科學大爆炸時期,威爾遜在強勢的分子生物學夾縫中闖出一條新路,推動進化生物學和社會生物學的發展。從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到古生物學家古爾德,再到人類學之母瑪格麗特·米德、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威爾遜用風趣達觀的筆調,回憶恩師摯友和學術勁敵,呈現生物學大論戰的細節,不斷夯實科學和人性的信仰。
(美)愛德華·威爾遜 ·科學家 ·23萬字
40年來,以家族企業為主體的中國民營經濟,顯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民營企業快速成長的過程中,涌現出了無數的創業英雄。比如希望集團劉永好四兄弟、萬向集團的魯冠球、吉利集團的李書福、華為任正非等,當今天人們用敬佩的目光注視他們時,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么。如果說企業是企業家的A面的話,那么家庭就是企業家的B面。很多企業草創之初,都是父子、夫妻、兄弟攜手,有的則是全家齊上陣。隨著企業逐漸走向成功,他們的家庭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考驗。老一代的創業者面臨著如何傳承,一些夫妻創業者的婚姻危如累卵,兄弟創業者如何平靜分家。父子成仇者有之,兄弟相殘者有之,夫妻互撕者有之。企業或因此一蹶不振,或分崩離析。本書選擇了三十位知名企業家,用生動筆觸,揭開他們的波瀾壯闊、九死一生的創業經歷,同時也將視線投射到他們的家庭之內,展示了企業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有成功也有失敗。作者希望一個個鮮活人物、事件,給讀者和企業家提供正反兩面的例子,有所感悟,有所警醒。
李遠力 ·人物合集 ·2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