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思想通識課:修昔底德篇
公元前431年,希臘世界內部的兩大陣營爆發了長達27年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在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里,各類城邦與各色人等輪番登場,在各種極端環境中做出自己的抉擇。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寫就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成了西方歷史學的經典巨作。修昔底德認為,日益強大的雅典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懼,而斯巴達必須回應這種威脅。這種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必有一戰的邏輯,就是后世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本書是張新剛教授對《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書的解讀。張教授選取書中最為重要的事件,按時間歷程,梳理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前因后果和內在邏輯,并借此探討了公民品性、城邦政體、權力與正義等關乎古希臘人思想精神的重要議題,揭示了修昔底德對“人的境況”深入而復雜的思考。
·18.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