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試圖厘清中國上古時代的帝系是如何構造完成的,討論的年代范圍從傳說中的夏代(公元前1994-前1523年)到三國(220-280),長達2275年,而以漢代以前為主,也就是“中國上古”。本書研究的帝系,包括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帝系,即傳說中的遠古圣王世系;一種是實際建立過王朝的皇家世系,如夏、商、周、秦、漢。中國上古時代是由部落到國家再到大一統帝國的形成時期,帝系是破解上古史最重要的線索,考辨帝系是重建中國上古史的中心任務。
吳銳 ·普及讀物 ·54萬字
有漢一代,史家分為兩撅,號為前、后漢,亦稱東西漢,這因為漢朝四百年來,中經王莽篡國,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漢,王莽以后,叫作后漢。且前漢建都陜西,故云西漢,后漢建都洛陽,故云東漢。
蔡東藩 ·普及讀物 ·53.7萬字
本書參考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主編《世界通史》時遵循的“寫世界歷史應該諸區并立,重視各個地區的相互交往、相互滲透、相互競爭,但又不排斥某一時期以某一區域為重點”的理念,以時間為經,將世界歷史分為“古代社會”“中世紀”“近代史(上)”“近代史(下)”“現代史”“當代史”六大部分。在每一部分中,以對重點區域、重點國家的講述為緯,既有相互穿插,又相對完整獨立;以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內容為主,也兼及文化與科技。全書內容基本以簡短詞條的形式呈現,并配以200余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多樣的圖片,濃縮歷史知識,囊括歷史精華,很適合隨時翻閱,以充實和提高自己。
朱立春編著 ·普及讀物 ·53.5萬字
這是蔡東藩著作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系列書之一。《兩晉演義》敘述了東、西兩晉之百五十六年間內政失修、禍亂侵尋、終致覆亡等史實,觀點平實,內容豐富,論述有法,用語雅潔,自評自注,理趣兼備,洵為通俗史著的經典。該書取材謹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可以讓人入門民族歷史。
蔡東藩 ·普及讀物 ·52.8萬字
為了幫助讀者更方便、更輕松、更快捷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中國歷史常識,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編者對紛繁復雜的中國歷史資料做了精心的梳理,選取其中最重要、最實用、讀者最感興趣的內容,推出了本書。本書按歷史發展的順序,將中國歷史分為“遠古文明”、“鐘鼎之聲”、“爭霸圖強”、“九州一統”、“離折與交融”、“流金歲月”、“積貧積弱”、“馬上治天下”、“重塑輝煌”、“最后的帝國”、“民主與新生”等幾大部分,涵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民族等各個領域。為便于讀者閱讀和掌握,本書化繁為簡,在一個嚴謹科學的框架體系內,將所有歷史常識以詞條的形式一一呈現。另外,本書還配有300余幅與正文內容緊密契合的精美圖片,將中國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朱立春主編 ·普及讀物 ·52.3萬字
研究清朝、晚晴、民國以及偽滿洲國歷史的必讀書目,包括《遠去的紫禁城》《我的前半生》。《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是中國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撫順戰犯看管所中所寫的“反省式”自傳。《遠去的紫禁城》講述的人物故事真實而不失生動,這源于作者用電影編劇的思路去講述故事,同時堅持“不生產故事,只做歷史的搬運工”,在經過大量考證的情況下講述歷史,只講故事,不設觀點,讓觀眾自行判斷。
愛新覺羅·溥儀 ·普及讀物 ·52.2萬字
由蔡東藩編著的《前漢演義》是一部以正史為經,軼聞為緯,體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義巨作。全書文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
蔡東藩 ·普及讀物 ·52.2萬字
春秋是大變局時代,新與舊交替;春秋是諸侯林立,戰爭頻繁的混亂時代,但君權沒有至上,自由未被扼殺;春秋是崇尚勇武和智謀的時代,血性與權謀交織;春秋是中國貴族精神最后的輝煌時代,風骨與道義至上。本書以春秋三百年諸侯諸侯爭霸為主線,立體化全景式地呈現了這段蕩氣回腸、波瀾壯闊的歷史,以《左傳》《國語》《呂氏春秋》《史記》《資治通鑒》等經典史籍的記載為基礎,充分展現了王侯、將相、小人物共同構筑的春秋精神譜系。
醉罷君山 ·普及讀物 ·52.1萬字
《六史》記述了中國歷史中最具代表性的六個轉折朝代,從興起至衰落的全景面貌和秘密細節。體系完整,內容豐富,主次分明;兼具史學的雄渾奇偉之氣與草蛇灰線之趣,恪尊史實且文辭老辣,人物繁多卻栩栩如生;嬉笑怒罵間,寫盡歷史的博大精彩,是公認的曠世史詩巨著。
蔡東藩 ·普及讀物 ·51.8萬字
本書精選了《史記》原書中200余個獨立完整的故事,按時間順序對其進行了整理編撰,并用現代語言,故事體的形式重新進行解讀。
青木 ·普及讀物 ·51.5萬字
本書簡明扼要地論述了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并發生過大范圍影響的各種宗教,敘述了這些宗教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以及彼此的關聯和對社會的影響,力求展現中國宗教史的全貌;著重揭示了中國宗教的多樣性、人文性,政教關系的政主教輔樣式,及宗教關系的和諧性、包容性;呈現了在儒家“和而不同”理念的引導下,各種宗教包括外來宗教都漸行漸近,和平相處,共同導人向善去惡,致力于社會道德教化的和諧局面。本書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時空交錯的理論體系,融學術性與可讀性于一體,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中國文化特色,探尋中國文化之根。
牟鐘鑒 張踐 ·普及讀物 ·51.3萬字
本書是一部匯集中國歷史上政治、軍事、經濟、管理、外交、處世謀略的智囊寶庫,共分6部分,引導讀者解讀一幕幕生動的歷史故事,挖掘古人智慧精華,讓歷史智慧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宋偉 ·普及讀物 ·51.2萬字
武人出身的趙匡胤,趁著主幼國疑的機會,制造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繼而又演出杯酒釋兵權的一場戲,鞏固了趙氏政權。全國逐步趨向統一,偃武修文,宋朝的經濟與文化都有較輝煌的成就。然而北方先后興起遼、金、夏,華夷反復較量。宋廷積弱難返,神宗、王安石的變法以失敗告終。在打著恢復新法的一些奸臣蒙蔽下,北宋兩個皇帝都做了俘虜。南宋朝廷茍且偷安,為此殺害了堅決抗金的將領。最后重蹈覆轍,蒙古大軍步步進逼,三個皇帝或被俘,或死于逃亡途中,或葬身大海。三百多年的歷史表明,自強不息才能生存發展,昏庸腐敗終歸要滅亡,權奸誤國實在是最大教訓。
蔡東藩 ·普及讀物 ·50.9萬字
本書結合了中國各地地名,主要講述了從遠古時代到民國的著名歷史故事,并在每一歷史故事中介紹了歷史百科和地名趣事,同時附上了歷史大事紀年表幫助讀者梳理朝代大事。對于青少年而言,本書語言通俗易讀,引人入勝,是一部不錯的中國歷史入門讀物。
掩卷 ·普及讀物 ·50.5萬字
本書是研究蒙古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記錄了13至14世紀蒙古帝國興起與強盛時期的大量史實,全書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成吉思汗、窩闊臺汗和貴由汗時期的歷史;第二部分包括當時的中亞和波斯史;第三部分則以較大篇幅敘述了蒙哥汗基及其統治初期的史實。
(伊朗)志費尼 ·普及讀物 ·50.5萬字
本書從海洋的視角出發,重新講述世界歷史,揭示人們如何通過海洋、河流與湖泊進行交流與互動,以及交換和傳播商品、物產與文化。旨在揭示,各個人群、民族、國家與文明通過全球范圍內的水路通道,在塑造自身文明的同時也在塑造著歷史。作者展現了文明的興衰與海洋之間的聯系,引人入勝地敘述了人類航海事業的發展歷程,譜寫出一部關于航海者的史詩。
(美)林肯·佩恩 ·普及讀物 ·50.2萬字
本書以拖雷家族為線索,講述了蒙古帝國的汗位更替、王朝西征和元朝建立的歷史。上冊的故事從成吉思汗的立儲問題開始寫起。隨著成吉思汗對蒙古傳統的“幼子守灶”制度的摒棄,拖雷和他的子孫被排除在汗位繼承人之外。可拖雷卻有成王之功,終因功高蓋主,被汗王毒殺。拖雷的子孫,在汗王的虎視眈眈下成長、壯大,向著汗位一步步逼近……下冊的故事從蒙哥繼位開始。蒙哥的猜忌和忽必烈的驍勇善戰,一度讓兄弟二人關系緊張。但忽必烈的隱忍退讓和蒙哥的猝然離世,讓歷史走向了一個新的時代——忽必烈的時代。忽必烈在汗位爭奪中的勝利,使他有了征服南宋、建立元朝的資本。他是戰馬上的英雄,卻不是治世的明君。無論是財務政策還是民生、軍事,他建立的元朝在強盛祥和的外表下,都涌動著衰敗的暗流……
李兆慶 ·普及讀物 ·49.8萬字
今天的歐洲,國家間互動頻繁,生活方式大致相近,人口在各地流動,移民改變著所到之處,自己也被周遭改變。這樣的格局,其實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形成。現代歐洲的起源,要追溯到一場千年大轉型。隨著一個個帝國的起落,講日耳曼語的哥特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法蘭克人,游牧的匈人、阿瓦爾人、馬扎爾人,跨海而來的維京人,取代日耳曼人統治中歐和東歐的斯拉夫人在歐洲大地上來來往往。這些移民覬覦帝國的財富,也懼怕帝國的暴力,他們沿著陸路、海路、河道網,或是拖家帶口尋找新的家園,或是組成小型戰隊劫掠,或是販賣奴隸、毛皮取利。從羅馬到歐洲,這是個移民改變世界的故事。一千年的遷徙終結了羅馬帝國主導的秩序,羅馬人眼中的蠻族重繪了亞歐大陸西部的人文地理和政治版圖,在帝國與蠻族的角力中,現代歐洲的雛形逐漸浮現。
(英)彼得·希瑟 ·普及讀物 ·49.8萬字
本書在作者所作朱元璋傳的基礎上,圍繞朱元璋,進行了文學創作。蒙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并起的大幕徐徐揭開……一個原本落魄江湖、艱難求存的游丐僧,如何憑借自身的非凡努力與種種機緣,在三四年間迅速脫穎而出,成為雄踞金陵的一方霸主!一個武藝超強、野心勃勃的官府小吏,如何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又放下身段、巧施權謀,成就一番豪雄事業!在強敵環伺的危局中,且看朱元璋與陳友諒如何運籌帷幄、步步為營,成為元朝的兩大勁敵!二人又是如何狹路相逢,龍虎相爭,最終在鄱陽湖上演史上最大規模水戰,驚天決死,風云變色,且看江山由誰來主宰!
周明河 ·普及讀物 ·49.4萬字
《美國人:民主的歷程》卷敘述的是從美國內戰前后到20世紀60年代的歷史。現代美國在經濟、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全方位崛起的脈絡,在本書中獲得了詳盡生動的梳理和描述。
(美)丹尼爾·布爾斯廷 ·普及讀物 ·4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