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東方的遺產》,是“理想國經典館”系列作品《文明的故事》第1卷。杜蘭特從文明的八大要素——勞動(耕種、工業、運輸及貿易)、政府、道德(風俗與禮儀、良心與操守)、宗教、科學、哲學、文字、藝術——來勾勒人類文明的最初面貌,結合蘇美爾、埃及、巴比倫、亞述、猶太、波斯、印度、中國、日本等地區或民族的文明歷史,逐一展現埃及和東方亞洲燦爛的文化畫卷,說明古老的東方文明為何是希臘和羅馬文化的背景與基石,以及為何是人類現代文明之源頭。
(美)威爾·杜蘭特 ·世界史 ·62.5萬字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主持撰寫的《民國史人物傳》,與《中華民國史》配套,更名為《中華民國史·人物傳》。本書選取自1905年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中華民國結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表人物一千余人,編撰各傳。該部以人為目,廣泛搜集傳主生平資料,傳主事跡以客觀敘述為主,力求史實準確,評斷公允,文字精練,真實可信,足以傳諸后世。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56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16年至1921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50.3萬字
《話說中國大歷史》,六卷本圖文對照,全景展示中華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中國各時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將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清亡的歷史進程立體凸現,內容涵蓋中國歷史發展的全軌跡。專題、補充閱讀,吸收大量國內史學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既欣賞到精彩的歷史故事,又能真切感受到歷史的進步與更替。版面設計更加體現可讀性強,圖文并重,檢索便捷之特點;三千余幅精美圖片,全彩印刷,呈現歷史文化的高端品味。
李學勤 ·中國史 ·84.5萬字
本書匯集了大量關于清宮歷史懸而未決的事件真相,在綜合歷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諸多民間的秘聞傳說進行了整理,是歷史之外的歷史。書中以時間為線索,自努爾哈赤起兵開始至宣統退位結束,以清朝十二帝為主,連帶講述名臣重臣、后宮嬪妃,以宮廷秘史為主,連帶講述其所涉及的一系列奇聞秘事,揭示了重大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并將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內幕公諸于世,填補了正史留給人們的空白與缺漏。生動流暢的敘述語言、邏輯嚴密的分析推理、圖文互注的編排方式,獨特的視角,探索的眼光,深層次挖掘事件或現象背后的真相,引導讀者探隱尋幽,撩開歷史的神秘面紗,發現歷史真相,參悟歷史的玄機。
清馨 ·普及讀物 ·54.2萬字
1934年完成的《你一定愛讀的中國近代史》是陳恭祿著作中影響優選的一部專著,曾被選為代表民國時代優選學術水準的中國近代史著作。全書共19篇,約60萬字,敘述起自晚清鴉片戰爭,迄于20世紀30年代初。跨越時間長,涵蓋內容豐富,論斷公允。其所論及領域極廣,地理、民族、政治、經濟、交通等。本書一書是陳恭祿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時至今日,仍被公認為代表民國時代最高學術水準的中國近代史著作,是代表該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獨立立場和觀點的著作。本書19章,近70萬字,以敘述為主,分析輔之。本書根據近代以來發生的大事,分為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民國以來狀況等幾大主題,為中國近代史架構了基本的敘述輪廓。尤為令人稱道的是陳恭祿嘗試以一種公正的態度對待歷史,他認為“本書論斷,著者非詆毀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比如在討論中外沖突及中外關系等問題時,“對于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但更要以事實為根據,不能一味詆毀。由于本書持論公允,資料翔實,詳略得當,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史最完善的教材。
陳恭祿 ·中國史 ·59.9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25年至1927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56萬字
在這部包羅萬象、扣人心弦的歷史巨著中,理查德·J.埃文斯通過爬梳二戰前納粹德國在經濟、文化、藝術、教育等領域的政策和影響,以海量的數據分析與官方檔案描繪了第三帝國極權統治的猙獰面貌,以生動的私人材料與親歷記錄勾勒出普通德國人在這段歷史中的鮮活命運,揭露了納粹黨如何以殘暴血腥的獨裁手段將德國改造成一架全力沖刺的戰爭機器。
(英)理查德·J.埃文斯 ·世界史 ·50.6萬字
本書是研究蒙古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記錄了13至14世紀蒙古帝國興起與強盛時期的大量史實,全書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成吉思汗、窩闊臺汗和貴由汗時期的歷史;第二部分包括當時的中亞和波斯史;第三部分則以較大篇幅敘述了蒙哥汗基及其統治初期的史實。
(伊朗)志費尼 ·普及讀物 ·50.5萬字
《讀一頁就上癮的三國史》是一套講述三國歷史的通俗讀物,共3冊。這套書從劉備稱帝(221年)寫起,到三國歸晉(280年)結束,共60年。三國爭霸,英雄輩出,這是一個真正靠實力與謀略取得天下的時代。本書以三國時代的歷史背景為主線,以小說的筆法展現了三國時期的英雄輩出和無數英豪的奮斗與隕落。書中對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事件進行了全面的介紹,通過對這些人物的生平和事跡的描述,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歷史人物的性格、思想和行動,以及他們在歷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這部作品中,作者精心雕琢每一個細節,竭力還原真實的三國歷史情景,生動地描繪了三國時期的英勇人物和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
月望東山 ·中國史 ·54.4萬字
《國史論衡-一部評論版的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國史論衡-先秦至隋唐編下冊:兩宋至明清以直述形式為主,即以歷代先后,自周及清末,有關治亂興衰,民族發展及斷代重要政論與歷代財政經濟;中央、地方政治興革,歷代重要戰事,軍事體制;交通,中西文化與學術之演變,旁及歷代帝王宰執興替的得失與黨爭宦禍等,其內容論析,大體上一洗坊間流水賬形式通史的缺點,而更能迎合國內讀者閱讀通史的需求。《國史論衡》編撰方式以論史為本,除了參考坊間流行的或較難看到的通史,與有關的斷代史百數十種之外,主要是吸納了數百篇近百年來有關史事的學術的論文,因此,本書并非一本“成一家言”的著作,而是一部集百家精義的史論。
鄺士元 ·中國史 ·69.8萬字
《新編劍橋中世紀史》共計7卷8冊,與老版《劍橋中世紀史》相比,在編寫體例和篇章編排上更為清晰明了,突破了傳統政治史的舊框架,試圖呈現“全面的歷史”,將經濟、社會、精神、文化等領域納入論述范圍,提供了對中世紀更為全面、詳實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新編系列擺脫了過往將歐洲視為世界全部的“歐洲中心論”,反對將歐洲各國歷史機械拼湊或簡單相加,力圖從整體上考察中世紀歐洲各國的歷史發展軌跡及相互間的影響,反映了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學術研究的繁榮與進步。本卷作為《新編劍橋中世紀史》的第一卷,涵蓋了自羅馬帝國衰亡(6世紀前后)到西方封建社會之萌生(8世紀前后)之間的地中海歐洲及北歐斯堪的納維亞與不列顛群島的基本歷史進程。
(英)保羅·福拉克主編 ·世界史 ·86.9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28年至1930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59.9萬字
完整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龍去脈。他更聚焦納粹黨的普通成員、一般德國人和“非德意志”人的日常經歷與心境,細膩地描繪在這段悲慘的烽火歲月中,“普通人”是怎么生存的。全書融合了敘事、描述和分析,從戰役、政策、黨內斗爭、經濟發展,乃至文化宣傳、武器研發、科學研究到種族屠殺,完整而精確地展現第三帝國從1939年全面開戰到1945年徹底覆滅期間的各個面向。
(英)理查德·J.埃文斯 ·世界史 ·70.1萬字
本書充分運用考古研究教材和古典文獻,敘述了從希臘遠古時期至公元前322年亞歷山大去世長達幾千年的歷史,分析了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的起源和消失原因,希臘城邦制國家的形成和特點,用較大篇幅敘述了希臘歷史上幾次重大的戰爭——波斯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和亞歷山大的遠征,對它們的起因和影響進行了深刻的闡述,并對古希臘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多有涉及,提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從而較為詳盡的勾勒了古希臘文明的發展歷程。是20世紀公認的一部希臘史杰作。
(英)N.G.L.哈蒙德 ·世界史 ·60.2萬字
本書簡明扼要地論述了中國歷史上存在過的并發生過大范圍影響的各種宗教,敘述了這些宗教發生發展的全過程,以及彼此的關聯和對社會的影響,力求展現中國宗教史的全貌;著重揭示了中國宗教的多樣性、人文性,政教關系的政主教輔樣式,及宗教關系的和諧性、包容性;呈現了在儒家“和而不同”理念的引導下,各種宗教包括外來宗教都漸行漸近,和平相處,共同導人向善去惡,致力于社會道德教化的和諧局面。本書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時空交錯的理論體系,融學術性與可讀性于一體,有助于讀者全面了解中國文化特色,探尋中國文化之根。
牟鐘鑒 張踐 ·普及讀物 ·51.3萬字
本書分為兩冊,是在戴逸先生1954年開始講授的中國近代史課程講義基礎上修改擴充而成的。第一冊主要敘述兩次鴉片戰爭及太平天國運動期間的史事,初版于1958年,是新中國成立后較早的全面系統而簡明的高校近代史教材;第二冊主要包括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等內容,寫成后由于種種原因,從未公開發行,直至2008年才與第一冊一起出版。本書敘述詳盡、視野貫通、思維縝密、見解精微,書中構建的中國近代史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戴逸 ·中國史 ·83.4萬字
《吳晗講歷史(套裝共4冊)》包括《明史簡述》《讀史札記》《朱元璋傳》《歷史的鏡子》。在這里,你能收獲讀史的全新方法:歷史一點也不枯燥:不僅有新奇的史實,更有許多潛藏的蛛絲馬跡等你去探尋。歷史到底該怎樣讀?一代歷史大家吳晗用全新的讀史方式告訴你:原來,歷史也能像推理小說一樣,在蛛絲馬跡之下探尋被掩蓋的真相!吳晗用嶄新的史家思維改造傳統的“史論”文體,以犀利的筆鋒為你揭露:讀史絕不是簡單的獵奇,而是要在史料的層疊下,探尋歷史與現實的共同之處。
吳晗 ·史家名著 ·60.4萬字
研究戊戌變法,康有為的自傳《我史》是一本必讀的書。康有為的《我史》生前并沒有發表,上世紀50年代更名《康南海自編年譜》出版,作為第一手材料的引用率極高;但自上世紀70年代被指出多處說謊。結果造成了當今學術界自困的境地:知情者不敢用,不知情者還在隨便亂用。本書即為作者對《我史》所作的深度整理與研究;最終目的,是厘定史實與謊言,讓讀者對這部最重要也最常用的文獻,可以放心使用。
茅海建 ·中國史 ·53.6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31年至1933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55.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