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卷講述的1926年到1928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50.2萬字
世界歷史源遠流長,其中既有繁榮輝煌,也有曲折艱難,過去的歷史的積累,鑄成了今天燦爛的現代文明。通過學習和了解過往的歷史,我們可以從中體會生存的智慧。
鴻恩 ·世界史 ·56.6萬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開始侵占中國東北。這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也為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1936年,德國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隨后,蘇聯和美國也相繼被卷入戰爭,戰爭還蔓延到了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以及南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島等偏遠地區。戰爭需要拼動員,全世界有超過1億人被動員起來參軍,而在后方,有更多人被動員起來成為兵工廠中的工人、民防系統中的救援人員以及敵后游擊隊員;大戰直到1945年9月才落幕。德意日三大帝國被埋葬,英法等國重建帝國的嘗試也宣告失敗,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鮮血與廢墟之上,主宰了世界500多年的西方殖民秩序終于崩塌,中國、印度等一個個現代民族國家橫空出世,世界秩序已然大變。
(英)理查德·奧弗里 ·世界史 ·79萬字
【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的書籍生產速度遠遠落后于歐洲】中國:長期使用雕版印刷技術生產書籍,成本高,速度慢,種類單一,幾乎找不到任何與科學技術相關的文獻。歐洲:古登堡發明鉛活字印刷機后,不到50年就生產了2000多萬本書,現代醫學、天文學、物理學等學科知識通過書籍迅速傳播開來,為科學和工業革命奠定了知識基礎。【文藝復興時期,中國敢于質疑古代權威的人遠遠少于歐洲】中國:幾乎沒有人敢質疑古代權威,一切創新都必須遵循古代典籍。歐洲:質疑古代權威成為一種潮流,伊拉斯謨、布魯諾等一大批思想家在猛烈地批判古代權威,使歐洲加速進入了科學理性的時代。【文藝復興時期,中國能夠做科學研究的場所遠遠少于歐洲】中國:幾乎所有重要的科學研究都被政府壟斷,能進行科學研究的場所非常局限,參與人數更是微乎其微。歐洲:數不勝數的大學、學院、行會、博物館培育了大量的科學家和工匠,推動了科學和工業革命的發生。翻開本書,真正看懂為什么近代中國沒有出現科學和工業革命!
(德)貝恩德·勒克 ·世界史 ·76.1萬字
《武田信玄:風林火山》是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新田次郎以日本戰國時代的“拿破侖”、“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為主人公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狂飆的日本戰國時代,二十歲的青年英豪武田信玄,在家老和百姓的支持下,兵不血刃地放逐了暴虐無道的父親。年輕的脈搏里充滿了欲望與野心。自立為甲斐國主的他,隨即以雷霆萬鈞之勢進攻信濃。他努力開疆拓土,四處征戰。他的軍旗上寫著孫子的名言:“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旌旗所指,戰無不勝。平定信濃之后,信玄夢想著揮軍西上,直入京都,但宿敵上杉謙信始終牽制著他,于是甲斐之虎只好與越后之龍在川中島展開對決。川中島大會戰獲得勝利的武田信玄,一步步走向號令天下的大道。甲州、信濃全域已入版圖,雄霸一方的武田信玄不幸病魔纏身。但數十年的夢想支撐著信玄,他還是參拜了親人的墳塋,辭別了心愛的妻妾,踏上西上的道路。這是一代名將的最后一搏。可惜在最終的勝利即將唾手可得時,信玄無端地被病魔擊倒,只能遺憾地將目光望向近在咫尺的京都。新田次郎根據大量的歷史考證和傳說,融合自己的想象,對武田信玄的一生進行了還原與再塑造,將信玄一生中“放逐生父信虎、川中島之戰、平定長子義信叛亂、三方原之戰”四件大事在“風”、“林”、“火”、“山”四卷中娓娓道來。《武田信玄:風林火山》氣勢恢宏,構架精妙,令人一開讀就難以釋卷
(日)新田次郎 ·史家名著 ·70.4萬字
本卷講述的1937年到1941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55.4萬字
李自成麾下大將李巖其實并不存在?“明朝首富”沈萬三其實是元朝人?……這些看似驚人的觀點,背后都是顧誠先生對史料極其小心的抽絲剝繭和極其嚴謹的推理考證所得。比如他寫《李巖質疑》一文時,不僅翻閱了各種檔案、文集,甚至查閱了一千多部地方志,從而認為有眾多史籍記載的李巖其實是虛構的。《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跡考》一文,他指出包括《明史》在內的多種史料有誤,“明朝首富”沈萬三其實是元朝人。《明前期耕地數新探》《衛所制度在清代的變革》《明帝國的疆土管理體制》《談明代的衛籍》等文,更是因其開創性的貢獻,在學界具有不可撼動的經典地位。翻開本書,當代史學考實代表顧誠帶你窮盡史料,窮根究底,嚴謹考證,反復質疑!
顧誠 ·中國史 ·62.4萬字
《秦漢史》是呂思勉先生“四部斷代史”的第二部,寫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該書初版于1947年,后多次再版,是研究秦漢史最基本的參考書之一,已成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經典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該書將漢朝政治歷史分為十一個段落,既作了全面系統的敘述,又能抓住重點進行比較詳細的闡釋。其對社會經濟、政治制度和文化學術均有重要參考意義。
呂思勉 ·中國史 ·60.9萬字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楊寬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本書按年編輯史料,上接《左傳》之終年,下迄秦之滅六國與統一,即起于周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止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將原來分散雜亂、年代錯誤、真偽混淆的史料,作編年的整理和考訂,使成有條不紊、真偽分明的史實文獻。每年史料著重闡明當年之大事,包括縱橫家所記縱橫權變之掌故、游說辭與書信等。廣泛采用各類古籍及近人研究成果,取材宏富,考辨精密,具有非常高的學術價值。
楊寬 ·中國史 ·83.2萬字
本卷講述的1932年到1937年的相關內容。作者除了全面搜集和利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藏民國檔案、有關地方檔案館的檔案資料、全國政協和各地政協有關歷史資料,以及國內收藏的大量民國書籍報刊,還廣泛參考了臺灣地區和國外出版的相關資料、著作、文章,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還原民國歷史的本來面目。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64.1萬字
本書為著名軍史專家劉統教授的又一部軍事力作,全面敘述1946-1949年國民政府審判日本戰犯的過程,全書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從1942年倫敦成立聯合國戰爭罪行審查委員會開始,敘述日本戰爭罪行調查的兩個階段以及戰犯確認和逮捕的過程;第二部分分10章詳細介紹十個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的過程;第三部分為五個重要戰犯和上海集體審判日軍將領案的審判經過;第四部分介紹了四個重要涉外案件的審判;第五部分探討了審判的相關問題;第六部分附錄日本重要戰犯名錄和審判日本戰犯統計表。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果。
劉統 ·中國史 ·85.1萬字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主持撰寫的《民國史人物傳》,與《中華民國史》配套,更名為《中華民國史·人物傳》。本書選取自1905年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中華民國結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表人物一千余人,編撰各傳。該部以人為目,廣泛搜集傳主生平資料,傳主事跡以客觀敘述為主,力求史實準確,評斷公允,文字精練,真實可信,足以傳諸后世。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56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16年至1921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50.3萬字
《話說中國大歷史》,六卷本圖文對照,全景展示中華文明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中國各時期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將上起原始社會、下迄清亡的歷史進程立體凸現,內容涵蓋中國歷史發展的全軌跡。專題、補充閱讀,吸收大量國內史學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既欣賞到精彩的歷史故事,又能真切感受到歷史的進步與更替。版面設計更加體現可讀性強,圖文并重,檢索便捷之特點;三千余幅精美圖片,全彩印刷,呈現歷史文化的高端品味。
李學勤 ·中國史 ·84.5萬字
本書匯集了大量關于清宮歷史懸而未決的事件真相,在綜合歷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諸多民間的秘聞傳說進行了整理,是歷史之外的歷史。書中以時間為線索,自努爾哈赤起兵開始至宣統退位結束,以清朝十二帝為主,連帶講述名臣重臣、后宮嬪妃,以宮廷秘史為主,連帶講述其所涉及的一系列奇聞秘事,揭示了重大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并將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內幕公諸于世,填補了正史留給人們的空白與缺漏。生動流暢的敘述語言、邏輯嚴密的分析推理、圖文互注的編排方式,獨特的視角,探索的眼光,深層次挖掘事件或現象背后的真相,引導讀者探隱尋幽,撩開歷史的神秘面紗,發現歷史真相,參悟歷史的玄機。
清馨 ·普及讀物 ·54.2萬字
1934年完成的《你一定愛讀的中國近代史》是陳恭祿著作中影響優選的一部專著,曾被選為代表民國時代優選學術水準的中國近代史著作。全書共19篇,約60萬字,敘述起自晚清鴉片戰爭,迄于20世紀30年代初。跨越時間長,涵蓋內容豐富,論斷公允。其所論及領域極廣,地理、民族、政治、經濟、交通等。本書一書是陳恭祿著作中影響最大的,時至今日,仍被公認為代表民國時代最高學術水準的中國近代史著作,是代表該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獨立立場和觀點的著作。本書19章,近70萬字,以敘述為主,分析輔之。本書根據近代以來發生的大事,分為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甲午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民國以來狀況等幾大主題,為中國近代史架構了基本的敘述輪廓。尤為令人稱道的是陳恭祿嘗試以一種公正的態度對待歷史,他認為“本書論斷,著者非詆毀時人,或為之辯護,不過以公平之態度,說明其立場”,比如在討論中外沖突及中外關系等問題時,“對于侵略之罪惡,決不為之稍諱”,但更要以事實為根據,不能一味詆毀。由于本書持論公允,資料翔實,詳略得當,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史最完善的教材。
陳恭祿 ·中國史 ·59.9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25年至1927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56萬字
本書是研究蒙古史的一部重要著作,記錄了13至14世紀蒙古帝國興起與強盛時期的大量史實,全書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成吉思汗、窩闊臺汗和貴由汗時期的歷史;第二部分包括當時的中亞和波斯史;第三部分則以較大篇幅敘述了蒙哥汗基及其統治初期的史實。
(伊朗)志費尼 ·普及讀物 ·50.5萬字
《讀一頁就上癮的三國史》是一套講述三國歷史的通俗讀物,共3冊。這套書從劉備稱帝(221年)寫起,到三國歸晉(280年)結束,共60年。三國爭霸,英雄輩出,這是一個真正靠實力與謀略取得天下的時代。本書以三國時代的歷史背景為主線,以小說的筆法展現了三國時期的英雄輩出和無數英豪的奮斗與隕落。書中對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事件進行了全面的介紹,通過對這些人物的生平和事跡的描述,讀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歷史人物的性格、思想和行動,以及他們在歷史進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這部作品中,作者精心雕琢每一個細節,竭力還原真實的三國歷史情景,生動地描繪了三國時期的英勇人物和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
月望東山 ·中國史 ·54.4萬字
《國史論衡-一部評論版的中國通史》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國史論衡-先秦至隋唐編下冊:兩宋至明清以直述形式為主,即以歷代先后,自周及清末,有關治亂興衰,民族發展及斷代重要政論與歷代財政經濟;中央、地方政治興革,歷代重要戰事,軍事體制;交通,中西文化與學術之演變,旁及歷代帝王宰執興替的得失與黨爭宦禍等,其內容論析,大體上一洗坊間流水賬形式通史的缺點,而更能迎合國內讀者閱讀通史的需求。《國史論衡》編撰方式以論史為本,除了參考坊間流行的或較難看到的通史,與有關的斷代史百數十種之外,主要是吸納了數百篇近百年來有關史事的學術的論文,因此,本書并非一本“成一家言”的著作,而是一部集百家精義的史論。
鄺士元 ·中國史 ·6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