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圍繞“居家養老為主、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多支柱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思路,對中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原則、導向和制度框架進行了理論探討;并以北京市為例,對目前中國城市社區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狀況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評估;介紹了各地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的實踐,并進行了深入分析。結合上述分析,作者在本書的最后部分就推進未來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對策建議。
張文娟 ·人類學 ·18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與戶籍制度的改革帶來了大規模持續的人口流動。流動人口在推進城鎮化、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卻承受了城市中惡劣的居住條件,其身心健康受到了巨大影響。如何改善流動人口的居住條件和健康水平將考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公平性與長期可持續性,更是中國改善民生、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亟待解決的現實重大問題;居住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的影響已成為中國地理學、社會學、城市規劃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交叉的一個新興研究領域。但值得指出的是,迄今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見,其發展需要更多不同研究案例的支撐;已有研究也多把居住條件狹義地理解為住房條件,忽視了住房所在社區環境及其與更大的社會空間的關系對流動人口健康的影響。鑒于此,本研究擬突破迄今研究的上述不足和局限,把居住條件的涵義拓展到住房條件、社區環境和居住隔離三個不同層次的維度,利用2017年溫州市流動人口調查數據和典型個案的深度訪談資料,就居住條件對流動人口健康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
俞林偉 陳莉 ·人類學 ·18萬字
本書系一本醫學/健康人類學的論集。年輕學人從宏觀走向微觀,從結構走向主體,將身體經驗與身體實踐嵌入生活日常,主體敘事與主體表達得到全方位展示。多元醫學和健康議題的觀察和闡釋,不僅豐富了讀者對病患之身體、文化之身體、權力之身體的理解,還彰顯出年輕學人敏銳的洞察力、卓越的實踐力與時代的道義和擔當。本書呼喚一種行動視角,希望自我與他者的交匯并不局限在個體心靈的溝通、學理的碰撞,更應拓展至對社會現實的觀照、參與和行動,這也是未來醫學/健康人類學發展的重要方向。
富曉星 張有春主編 ·人類學 ·17.8萬字
本書以共同行動中合作行為的機理研究為主題和焦點,重點用博弈實驗方法探討在稟賦差異、收入不平等以及個體行為屬性互異等情景下如何通過機制的設計和選擇來提高合作水平,從而有利于提高社會福祉、實現共同行動目標;具體地以公共品供給為例,試圖揭示人類合作行為的產生動因、持續條件、傳導機理、影響效果及臨界效應等。在依據博弈論、行為經濟學和實驗模型等理論方法及梳理相關研究文獻的基礎上,構建行為與制度關聯的理論分析框架和相應的系列實驗模型(組合),運用實驗室受控實驗方法,在設計和選擇不同的機制等現實中可能存在的多種復雜情景因素變化的條件下,觀察公共品博弈實驗中不同類型主體的種種行為表現和關鍵特征,進行對比分析和量化實證,深化公共品供給、制度和機制設計、公共經濟學等領域的理論探討,并給出若干應用案例。
王國成 ·人類學 ·17.8萬字
邊疆觀念的拓新,研究視角的拓展,在更加宏大的國際環境中考察邊疆問題成為一種關鍵的范式轉型。社會性別是近年來社會問題研究的一種重要理論視角,本書聚焦婦女在社會穩定維護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當前西南邊境地區社會穩定維護中主要婦女問題的歸納與分析,思考婦女發展影響社會穩定的深層原因和影響機制,探討婦女發展的主要障礙與成因,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對促進西南邊境地區的婦女發展和社會穩定維護提出可資借鑒的建議和策略。
王天玉 ·人類學 ·17.8萬字
本書選擇藏族、維吾爾族、瑤族作為少數民族的代表,通過定性研究發現左右人們生育水平和意愿的因素,推動并充實當前有關生育的理論探索和相關結論。全書總結了少數民族生育水平發展特征,發現民族間生育水平變化的不同路徑;梳理了人口政策在相關民族地區的演變和落實,分析人口政策在影響民族地區人口發展中所承擔的不同角色;同時特別關注相關地區少數民族的生育意愿現狀,力圖解釋個體生育意愿的影響因素。
周云 秦婷婷主編 ·人類學 ·17.8萬字
本書分領導講話篇、綜合篇、專題研究篇、地區篇、附錄篇。主要敘述了人口素質、人口與資源環境問題、人口生育意愿等方面內容,全面展示了寧夏計生委在2013年的成就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計劃生育工作,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措施。
王儉 ·人類學 ·17.7萬字
作為當代人,該如何理解諸如白人販賣黑奴、原始社會的暴力殘殺,亦或是其他現在看來不合理,但在當時卻被社會普遍接受的歷史狀態?而諸如自己騎著驢卻讓太太負重這樣在伯明翰會受到譴責的行為,為何到了希臘北部小村莊阿斯羅斯卻理所應當?伊恩?莫里斯在《人類的演變》中,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可能的解答。他認為,隨著每個時代人們獲取能量方式的變化,人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的發展、演變,而每一個時代與其對應的觀念又恰是“得其所需”:在以狩獵采集為生的采集者社會,惡劣的生存環境下人們以自由小群體的形式生活,因此不能容忍等級制度,卻能容忍暴力;而以農耕為生的農業社會,過上了相對安定生活的人們不太能忍受暴力,卻相對能夠容忍等級制度……伊恩?莫里斯以非凡的洞察力和超前的意識,從宏觀視角,結合考古學、生物學等,論述了在人類的演變過程中,物質力量對人類已樹立并秉持了兩萬多年的“文化、價值觀和信仰”的影響,回溯過去,亦展望未來,并反思了人類有無可能正在為自己的滅絕鋪路。這本書為現代人理解乃至寬容過去時代的價值觀,至少是比較平心靜氣對待它們,提供了一種解釋的基礎;也為我們更客觀、深入地了解當下社會的多元價值觀,以及更清醒地看待自己的未來,帶來了獨特的視角。
(美)伊恩·莫里斯 ·人類學 ·17.6萬字
《人類學通識:入門必讀(中英對照)》是一本關于人類學通識的翻譯作品,《人類學通識:入門必讀(中英對照)》共分9章內容,從基本概念、田野調查、人類學的基本理論、互惠、親屬關系、自然、思維、認同等方面比較全面細致地分析了人類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便于人類學初學者閱讀。
(挪威)托馬斯·許蘭德·埃里克森 ·人類學 ·17.5萬字
北京人口形勢和人口發展問題一直被學者和政策制定者廣泛關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做出了放開單獨家庭二孩生肓、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等決定,是2014年受人關注的人口問題。本書立足于新形勢下北京人口發展的新特點、新規律,基于北京人口發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集中討論了四個重要議題:生肓政策、流動人口、人口與社會發展、區縣人口,在研究基礎上提出了政策建議,力圖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北京人口發展研究中心 ·人類學 ·17.4萬字
在建筑美學視野中,客家有千姿百態的建筑造型。本書對贛南客家的建筑進行了全面深入探討。作者從贛南的古村落、民民、祠堂、墓塔、廟宇、橋梁、山寨、古隘道等建筑群進行了考察。除了文字的論述,還收入大量的圖片資料。
萬幼楠 ·人類學 ·17.3萬字
《櫻海集》(1935年,人間書屋社)此書是老舍的笑話短篇小說集,收錄了《上任》、《犧牲》、《柳屯的》、《末一塊錢》、《老年的浪漫》、《毛毛蟲》、《善人》、《鄰居們》、《月牙兒》、《陽光》10部作品,是好幽默者不可不品的瓊瑤佳釀,里面絕大部分作品都可稱得上“人物素描”。
老舍 ·人類學 ·17.3萬字
《中國人類學》由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惹人類學教授周永明主編。旨在辦成人類學領域的連續出版物。本書以推動中國人類學整體學科發展和學術研究為宗旨,立足中國本土,面向海外同行,定位前沿高端,注重理論創新。通過刊登國內外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反映學科發展的動態和嚴肅成果,以期成為中國及國際人類學研究的重要學術園地。第一輯分為路學研究、全球化專欄、青年學者專欄和書評等幾個部分。
周永明 ·人類學 ·17.3萬字
隨著人口流動浪潮的興起,人口有序管理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書將“人口有序管理”放在學科交叉的視野下加以綜合研究,運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系統地考察了影響人口有序管理的各種因素,并嘗試性地提出了人口有序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理論框架。與此同時,本書還聚焦人口管理的歷史演變過程、城市改革實踐以及國際發展趨勢,探尋具有當代價值的人口有序管理經驗,謀求未來我國人口有序管理的發展方向和改革路徑,以期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尹德挺 ·人類學 ·17.2萬字
該書講述了一個苗族家庭從老撾叢林到泰國難民營再漂洋過海移居美國的歷程。作者以清新雋永又不失機智聰明的筆調向我們述說了包括自己家庭在內的海外苗族數代人跨國跨世紀的流散經歷以及執著追求美好家庭生活的心路歷程。作品將個人歷史與民族記憶結合起來,折射了一個民族的命運遭遇,可以說是30年來海外苗族輾轉遷徙的史詩長卷。它還透過一個美國苗族家庭顛沛流離的生命旅程展現出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也為讀者呈現了當代海外苗族群體對其民族文化與民族身份的認同與焦慮。同時,作品中苗族的各種民間傳說和文化習俗也在作者婉轉動人的講述中交替出現在讀者眼前。
(美)楊嘉莉 ·人類學 ·17.2萬字
本書通過理論梳理、數據收集、評價體系構建以及典型城市調研等方法,對我國城鎮公共休閑服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剖析,涉及我國東、中、西部不同地區城鎮的基本公共休閑服務供給情況描述和居民的休閑意愿表達,并從宏觀上提出一系列解決當前城鎮公共休閑服務需求迅速增長與公共休閑服務有效供給不足這一矛盾的對策建議,試圖為國家和地方城鎮政府公共休閑服務供給的優化和實現城鎮居民公共休閑福利的最大化提供有益借鑒。
程遂營 ·人類學 ·17.1萬字
本書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中心發起并主編的人類學家田野故事集。人類學家在從事各自專業方向的田野調查時,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對個體造成的沖擊和影響,帶來了一種非常親切的個體感受。本書囊括了作者歷時三年收集的國內外75位人類學家的98篇田野故事。這些故事短小精悍,生動有趣,可讀性強,在進行學術研究的同時闡發人生哲理。
鄭少雄 李榮榮 ·人類學 ·17.1萬字
本書分為總報告、技術報告與綜合分析、省域報告三大部分,其中,總報告基于2000~2014年民生指數檢測,對全面小康集成中人民生活發展進行了總體評價;技術報告與綜合分析報告分別就指標體系闡釋以及全國省域居民收入、總消費、物質生活消費和非物生活消費、積蓄五個子系統進行了評價排行;省域報告選取方式為:橫向測評中直轄市、東、中、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各自范圍省、自治區排名首位,共6篇以位次排文。
王亞南主編 ·人類學 ·17.1萬字
本書將慢性病視為學齡兒童(6~12歲)面臨的重要背景性事件,聚焦于北京地區高發慢性病兒童群體,采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探索歸納患有不同類型慢性病的兒童及其家庭應對疾病的具體策略與過程,提煉兒童及其家庭在應對疾病逆境時的經驗與類型特征,從而為更多患有慢性病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有益借鑒,為慢性病兒童社會預防和支持機制的建立提供建設性意見,有其積極的現實意義。
馮躍 ·人類學 ·16.9萬字
這是一本力圖從人類學和歷史學的視角來認識中華慈善文化的教材。全書從繁蕪多元的中華慈善文化現象中析出六種基本的作用模型:宗族慈善、宗教慈善、地方慈善、民族慈善、海外華人華僑慈善和公民慈善,并探討了它們的邏輯起點、歷史過程以及典型個案。現實中的任何一種慈善行為往往混合多種不同的類型的實踐邏輯。因此,這些基本模型不過是高度抽象以便于表述、理解和教學的“理想類型”,以使讀者能夠藉此展開更為深入的探索。
朱健剛 武洹宇主編 ·人類學 ·1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