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珠江論叢》是由吉林大學珠海學院主辦的人文社科性學術理論刊物,主要內容有: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主要學科的理論問題、學術前沿問題;緊密結合中國改革開放實際,研究探討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理論問題、發展戰略問題;對外交流問題;探討國內外各項研究領域的新動態;開展對中國哲學、歷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綜合研究或比較研究。
付景川主編 ·社科總論 ·13.2萬字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類社會已步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下,知識的本質就是創新,而對知識的不斷創新是通過人才來實現的。因此在當下各國、各地區之間的競爭,其關鍵便是人才的競爭,尤其是杰出科技創新人才的競爭。據此,本著作以老科學家為典型代表對其價值觀進行分析,梳理出老科學家價值觀的獨特內容,以期為當下創新人才的培養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提供借鑒。
朱利 劉波 ·社科總論 ·8.8萬字
知識資本理論是馬克思資本理論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新發展,本書以馬克思資本理論為基礎,結合當代發展實際,分析了知識資本的內涵、分類、特點、內在屬性以及運行過程,完成了對知識資本基本理論框架的構建。本書立足科研機構自身的特點,建構了適用于科研機構的知識資本測度模型并進行了實證研究,為進一步加強科研機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可行的實證研究方法。
高暢 ·社科總論 ·8.6萬字
本書深入研究了寧波大宗商品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趨勢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現代產業融合研究、大宗商品貿易協同研究、物流協同研究、金融協同研究、監管協同研究、交易創新研究、寧波大宗商品產業發展方向研究。
王永龍 伍嬋提 ·社科總論 ·13.4萬字
本書按歷史時序,對十八世紀以來西方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進展和成果進行梳理分析;對中國古代、近代和當代貧困與反貧困理論研究的內容和進展,以及西方貧困理論的本土化進行了深度歸納和探討。
黃承偉 劉欣 周晶 ·社科總論 ·20.9萬字
《管理學教程(第3版)》講述了:為滿足高等學校管理學課程教學需要,編者重新修訂了《管理學教程》這本教材。首先,在基本保持原書內容框架的前提下,對部分章節和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補充和修改,尤其是補充了當前管理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其次,教材內容中增加了概念應用環節;最后,新版教材對各章的思考題和教學案例作了適當調整。所有這些都將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帶來更大的方便。
戴淑芬 ·社科總論 ·25.4萬字
本書以20世紀前半葉中國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為主線,以歷史學、城市學、城市地理學、城市社會學、人口學、地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生態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知識和理論方法,對20世紀前半葉中國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綜合研究。針對此領域研究碎片化的問題,力圖從宏觀上對中國20世紀前半葉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進行整體考察,使人們對20世紀前半葉中國城市化與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水平、成就與問題、經驗與教訓有一個整體而清晰的認識。由此賦予了本書較高的學術意義和較強的現實價值。
涂文學主編 ·社科總論 ·52.3萬字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五通指數報告(2017)》以《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文件中提及且與互聯互通緊密相關的內容為指標體系,結合“一帶一路”沿線63國(除巴勒斯坦)的基本現狀與發展趨勢,從大數據出發,對各國與中國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情況進行了客觀深入的評分和研判。同時,邀請各領域專家對“五通”各指標、“一帶一路”所涵蓋各區域進行分別解讀,成為“一帶一路”研究新的特色和底蘊。
翟崑 王繼民 ·社科總論 ·7.2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地域性人與自然發展關系的學術著作。《陜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研究報告》由理論篇、實踐篇兩大部分十七章構成,共220千字。作者立足于當今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結合陜西省生態文明的具體實際情況,以陜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方式為根本理念,順應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者也以嚴謹求實的態度提出陜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多種戰略舉措。該書的出版對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較強的實踐意義。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課題組 ·社科總論 ·20.4萬字
本書認為,制度、科技與文化人口是文化改革發展的本質與精髓,并以此構建整體研究框架,分析了當前我國文化發展的狀況與問題,從而確定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特征、內涵,提出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路徑。該研究成果由三大板塊組成:一是建立基本文化制度的新思考,力求從學理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制度進行整體把握,同時,從科學發展的角度考察社會轉型和時代變革對文化制度建設帶來的問題和挑戰。二是創新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探索。闡述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重要價值,研究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科學內涵、理論基礎、經驗模式等,提出了促進我國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對策建議。三是促進文化人口發展的新途徑,創新性地提出文化人口概念和理論,論述了發展文化人口的重要意義,提出了發展文化人口的目標和對策建議。
溫憲元等 ·社科總論 ·52.2萬字
本書簡述了薪酬研究的相關理論及研究現狀,回顧了自建國以來我國科技工作者激勵政策的演變歷程,并以中國科協技術學會對全國科技工作者進行第四次調查的數據為基礎,重點回答了我國科技工作者目前的薪酬狀況究竟是否有所改善、滿意度如何、激勵程度怎么樣、還存在哪些改進空間等問題,結合典型案例分析我國科技工作者的薪酬構成、影響因素以及滿意度情況,并針對問題提出了政策建議。本選題結合典型案例分析我國科技工作者的薪酬構成、影響因素以及滿意度情況展開研究,富有新意,有一定的出版價值。
楊光 王燕妮 ·社科總論 ·4.5萬字
本書梳理了清華大學研究生海外社會實踐近五年來的優秀實踐成果,精選了來自水利系、自動化系、法學院等全校20個院系50余名同學的31篇實踐報告及見聞感悟。全書以實踐調研報告、科研成果、個人體悟等為素材進行修改、匯編、整理,從實踐紀實、專題研究、案例討論、體悟分享四個方面展示了清華大學研究生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工作成果和思考。
趙岑主編 ·社科總論 ·21.1萬字
該年度報告共約20萬字,由總報告、若干篇專題報告、大事記等部分組成,內容主要為2015年度北京市社科規劃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介紹及經驗總結,特別是展現了北京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對于北京市社科規劃管理工作的新舉措,集中展現了北京市社科界專家學者潛心治學的優良學風和豐碩成果。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社科總論 ·9.1萬字
科技服務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本書聚焦于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等6大專業科技服務行業,從發展背景與趨勢、發展模式、發展經驗、典型企業案例等維度對其發展模式問題進行探討,有助于讀者了解當前科技經濟深度融合背景下主要科技服務行業的發展動態,力求反映我國科技服務業發展新特點、新問題、新趨勢,供科技管理職能部門以及相關機構決策參考。全書同時聚焦廣東省科技服務業發展現狀和前景,通過借鑒發達國家的科技服務業,為廣東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議。
顧乃華主編 ·社科總論 ·22萬字
本書講述了多位北大選調生在基層工作的所見、所思、所為、所悟。收錄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北大選調生的文章,涵蓋了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如基層組織建設、基層民主政治、基層社會治理、基層公共服務、基層經濟發展等。
寧琦主編 ·社科總論 ·14.2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佛山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以其有效的做法,特有的發展模式,創造了令人矚目的“佛山奇跡”。本書“以改革開放40年”為主題,以“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為主線,對改革開放40年來佛山經濟社會發展歷程進行全面、系統的描述和回顧,詳細闡述改革開放以來佛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總結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并從政府和市場關系、增長模式、產業結構、產業集群、城鄉一體化和富民強鎮等方面探討佛“佛山模式”的內涵與特征。
李軍 ·社科總論 ·15.7萬字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四川省社科聯組織全省21個市州社科聯,全面梳理和總結各市州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學術繁榮、人才薈萃、成果豐碩的基本實踐、建設成就以及經驗啟示,并按照統一的要求形成調研報告。本書即由一個綜述和全省21個市州的調研報告構成,全面介紹了四川省各市州社科聯的組織機構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社科研究工作、社科普及工作等。
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社科總論 ·51.9萬字
本書為科協每年舉辦的科協發展理論研討會文集,2020年是科協發展理論研討會舉辦的第四屆,本次研討會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研討,探討中國科技發展的現狀、問題和未來。議題一,新時期深化科技群團改革發展研究;議題二,“科創中國”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及其實踐研究;議題三,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機制研究;議題四,新時期科技社團國際合作和科技文交流研究;議題五,探索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研究;議題六,科技支撐城市公共衛生治理研究。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社科總論 ·31.3萬字
本書為《珠江論叢》(第18輯),共收錄14篇文章,涵蓋文化研究、教育教學、財經探索、歷史鉤沉四個部分,分別從文化、教育、經濟、歷史角度展開論述,特別是教學部分的文章介紹了幾種新型的課堂形式和學習模式,內容新穎,值得閱讀和推廣。
付景川主編 ·社科總論 ·10.7萬字
研究西部民族地區城鄉公共文化的需求與供給,對于滿足民族村民的公共文化需求,促進民族地區的和諧穩定,維護文化安全和國家利益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研究在對“公共文化”、“公共文化產品”等基本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建立指標體系,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個案研究等方法,對西部地區云南、廣西等村民公共文化的需求與供給現狀進行研究,提出西部民族地區鄉村公共文化建設模式,探討了西部民族地區公共文化建設與邊境文化安全、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挖掘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村民公共文化需求畫像與隱私保護等問題。
張仙 ·社科總論 ·8.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