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末世悲歌紅樓夢》是著名紅學家曾揚華先生的賞析專著。全書由70多篇文章組成,篇篇短小精悍,內容涉及廣大紅學愛好者所關注的種種問題,集中梳理《紅樓夢》中的人物與情感,探尋書中表達的繁華幻滅、逝去的哀傷,講述青春的孤獨、寂寞與彷徨。作者以慎密細致的分析、平實樸素的語言闡述了這部“說不完的《紅樓夢》”,摒棄了學術著作言語晦澀、艱深難懂的缺點,使得本書既具有學術價值,又可成為廣大讀者閱讀《紅樓夢》的導讀。
曾揚華 ·文學評論 ·18.5萬字
雖然古時男女多半依媒妁之言決定終身,再怎么說,總是會有情愫產生的時候。可因為當時背景,只能以詩寄情,才流傳下來許多廣為人之的詩歌。在這些愛的詩歌里,含蓄的古人,往往藉由詩詞表達情意,尤其是那些想愛……卻不能愛的心境。在這些愛的困境里,轉念一看,和現今的愛情病卻有著極大的呼應。于是我們在這些詩詞跟故事中發現,從古至今,原來,這些看似風花雪月,又讓人茶飯不思或者幸福滿點的小事,在任何人身上都一樣,只要碰上無法相愛之苦,都是如此之痛,或者充滿能夠獲得真愛之心。
云葭 ·文學評論 ·9.9萬字
《李國文說三國》在原有的李國文評《三國演義》篇幅基礎上,減冗增新,拓展成240篇精妙文章,觀想洞見首次以最完整面目出版面世。《三國演義》是國粹經典,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歷史小說,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著名當代文學作家李國文以一個文人的身份,用文學折射歷史,用人物輻射時代,用過去映照當下,評書而不拘泥于書,說史而不局限于史,對當代文壇、社會、民族有感有悟有話說,可見知識分子之氣節與社會責任感。上部《世事成敗》,針對《三國演義》前40回的內容,一回兩評,言之有物,見解新穎,博引《三國志》《后漢書》《史記》《資治通鑒》等史學文獻,以史實為依據,在各家觀點基礎上發表獨特見解,對讀者了解真正的歷史有很高參考、引導價值。行文洗練文雅的同時,兼顧口語、俚語的運用,在輕松有趣的閱讀氛圍中,滲透歷史文學,傳播中華文化。插圖以《遺香堂繪像三國志》(明末黃氏刻本)及《第一才子繡像三國志演義》(清初)穿插選排,以經典繡像版本插圖讓讀者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
李國文 ·文學評論 ·12.2萬字
《救貓咪2:經典電影劇本解析》是劇本導師布萊克·斯奈德“救貓咪”系列第二冊。本書延續了第一冊高效實用、詼諧幽默的寫作風格,通過回顧影史上的各類經典電影,透徹細致地介紹了成功電影所必備的類型和結構要素。全書將主流商業電影分為10種類型,并列舉了50部代表性的影片,其中有《拯救大兵瑞恩》《異形》這樣的名作,也有《少棒闖天下》《黑神駒》等影史遺珠。作者嫻熟地分析了這些影片的結構和故事節奏,闡明其共性和獨創性,幫助編劇為自己的故事找到類型邊界,并做出突破和創新。對于新手編劇來說,這是一堂快速汲取前人經驗的特訓課;而對于影迷來說,這又是一份豐盛有趣的電影清單,為你的電影之旅增添色彩。
(美)布萊克·斯奈德 ·文學評論 ·19.6萬字
該書收錄了被稱為“當代小說之王”的王祥夫先生的25個短篇小說。所收小說多為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及首次出版的新作,其中的代表作品榮獲各類大獎,如魯迅文學獎、《小說月報》百花獎等國內重要獎項。這些小說不僅集中反映了當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窘迫狀態和積極進取精神,從而體現出一種對“人性”的關懷和關注。加上點評者準確到位的剖析,使得該書讀起來更加耐人尋味。
王祥夫 ·文學評論 ·19.2萬字
本書精選了當代廣受讀者喜愛的“天才詩人”海子的五十余首抒情詩佳作,配以“天才畫家”韋爾喬的數十幅精美插畫,并由詩人、詩歌評論家譚五昌教授逐篇撰文點評導讀,文圖兼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美感。深入淺出的導讀文字,可領讀者進入詩歌海子詩歌藝術的堂奧。該書由設計藝術家、“中國最美的書”設計獎獲得者趙清擔任設計。
海子 ·文學評論 ·2.9萬字
《人間詞話(手稿本全編典藏)》是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著的一部文學批評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之洗禮后,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舊文學所作的評論。表面上看,《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之詩話、詞話一類作品之體例,格式,并無顯著的差別,實際上,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詞論界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把它的論點作為詞學,美學的根據,影響很是深遠。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是晚清以來最有影響的著作之一。
王國維 ·文學評論 ·8.3萬字
《詞學通論》是吳梅先生介紹詞學基本知識及詞學發展史的專著。作者系統地介紹了詞與音樂的關系、詞的作法以及歷代代表性詞人詞作,并對唐五代以至清季詞學的源流傳承和諸大家詞作的利病得失做了精當的點評。
吳梅 ·文學評論 ·8萬字
《浮生若夢:紅樓夢的前世今生》是《紅樓夢》研究的精華之作,收錄了王國維、胡適、魯迅、蔡元培等關于《紅樓夢》研究的經典著作。紅學研究的流派很多,包括“索隱派”、“新紅學”、“評論派”等,著者從多個方面對《紅樓夢》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分析和介紹。
胡適 王國維等 ·文學評論 ·8.6萬字
《荀子》匯集了荀子一生的思想精華,是中國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研究先秦文化極其珍貴的資料。本書是《荀子》典藏誦讀版,精心選取精彩篇章,結合原典、注釋、譯文,并且配合音頻,力圖將《荀子》的精華之作以全新的音頻方式呈現出來,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部經典之作。
東籬子 ·文學評論 ·16.6萬字
本書所選的勵志小品,都是從歷代眾多勵志精品中篩選出來的,如果說凝縮的全是精華,那這些勵志小品文堪稱經典勵志文章精品中的精品,這里既有圣賢大師的杰作,也有不少普通人的作品,但那種追求人生價值、崇尚人生奮斗的精神都是一樣的。文章雖都很短小,讀來卻都讓人回腸蕩氣,感慨回味。
徐潛 ·文學評論 ·14.8萬字
讀書能塑造一個人的一生:我們讀什么書,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讀什么?怎么讀?如何借由閱讀,進而思考、踐行?樊登連續10年,深度解讀超500本好書,累計超7000萬書友持續學習,樊登獨家分享讀書方法、速讀秘密、選書技巧、深度思考訣竅、自我精進法則、認知提升要領。他提出“讀書是一輩子的事”的理念,并分享了自己的選書方法、速讀秘密以及獨立思考的竅門。此外,本書涵蓋了樊登對認識自我以及如何成長的關鍵思考,以發掘內在天賦、不斷精進、進階突國貫穿個人的成長路徑旨在幫助讀者改變固化思維,通過科學和心理學的有效方法,直面業已清晰的未來挑戰,成為擁有終極競爭力的強者。
樊登 ·文學評論 ·17.2萬字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包括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等人,在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書選取了八大家的代表作,在此基礎上進行精確的解讀。
東籬子解譯 ·文學評論 ·17.6萬字
文史不分家,文學創作是現實社會的形象表現。通過閱讀某個時代的文學作品,能夠從一個角度了解那個時代的諸多歷史現象。“詞為艷科”,宋詞以善寫男女私情著稱,反映的社會生活面相對狹窄。隨著社會生活之發展和歷史背景之演變,宋詞也多少走出花前月下的狹小圈子,表現了更加開闊的宋代歷史風貌。本書選取16首宋詞以及題材類似的作品,闡述作品產生之歷史環境和相關的歷史事實,期待一種新的閱讀視野,給讀者帶來新的閱讀體驗,從而對宋詞與宋史都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
諸葛憶兵 ·文學評論 ·16.3萬字
《<名作欣賞>精華讀本:中國現當代小說名作欣賞》從兩萬余篇文章中精選而出,名家行文,觀點鮮明,功底深厚,語言生動,不拘一格,有很強的閱讀陛和欣賞性,值得珍藏。《<名作欣賞>精華讀本:中國現當代小說名作欣賞》獲得過無數榮譽,是全國唯一以鑒賞古今中外文學名著為內容的大型期刊,曾蟬聯首屆、第二屆、第三屆政府最高獎——國家期刊獎,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孫玉石 陳思和 ·文學評論 ·16.4萬字
有趣又好讀的詩詞入門讀本。在故事中與風雅詩意重逢,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孩子的審美,用唐詩宋詞奠定一生的國學根基。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詩詞經典課外讀物,輯錄了上古神話傳說、名人典故、寓言故事等,讓小讀者在了解詩詞中常見的典故外,充分理解詩人的所思所想,體會詩詞作品中豐富的情感內核和時代精神,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郁海彤 ·文學評論 ·12.9萬字
《詞境淺說》是樸學泰斗俞樾之孫、紅學大師俞平伯之父、近代詩詞大家俞陛云的代表作。書中不僅從曲調、格律、詞境等方面對選詞加以箋釋,更兼鉤沉史跡、感懷詞人,以極具詩意的筆法闡幽發微,“申其義而暢其趣”。
俞陛云 ·文學評論 ·13.5萬字
《紅巖》是風靡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小說,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幸存者羅廣斌、楊益言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的。《紅巖》中許文峰、江姐等英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但小說畢竟經過了藝術加工,紅巖英烈們的人物原型是誰?各有怎樣的人生經歷及故事?他們何以能用生命來捍衛自己的信仰?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厲華經過多年辛苦走訪及潛心研究,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厲華 ·文學評論 ·3.9萬字
《水滸》是一部描繪英雄的書。《水滸》一書流傳至今,也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話題。宋江起義是在梁山泊嗎?施耐庵為什么叫“耐庵”?燕青為什么叫“浪子”?張青和孫二娘是怎么成為夫妻的?李逵為什么叫“黑旋風”?九天玄女究竟是何許人?梁山好漢如何排座次等等。《全解水滸》就是一部從多層面、多角度,全面解析水滸重重懸疑的書,你可以從中找到你所要的答案,獲得閱讀原著所未有的精神享受。這正是:水泊八百里,草澤隱驕龍。若論英雄事,盡在此書中。本書從水滸版本、水滸作者、水滸江湖、逼上梁山、水滸人物、水滸智慧、水滸女人、水滸醫事、水滸地名、水滸懸案、水滸逸事等十幾個方面一一談起。所評之處,盡品其味。
老夫子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止學》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極有價值的一部經典,是中國古代文化關于“止”之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以道家思想為核心,論述處世之道。雖文短卻內涵深厚,意境悠遠,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止學全鑒》圍繞其主旨含義進行解讀,將國學和現代勵志學融為一體,便于讀者更好地領略《止學》的精髓要義。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