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著名散文集,同名散文《背影》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篇經典回憶性紀實抒情散文,是語文教材多次更新的保留篇目。本書收錄了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代表作,還收錄了其在歐洲、倫敦的旅行游記散文以及日常雜文隨筆。這些文章思想內涵極為豐富,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反復去品讀、去體會。
朱自清 ·文集 ·11.3萬字
《清淺齋遺稿影印集》收錄清淺齋先生(王扶漢)手稿42種,包括成熟書稿3種,即作者擬出版的《清淺齋周易說》;基本完整成體系、且比較能夠體現先生學術價值之講義稿39種;另有圖表若干。根據書稿及講義內容,全書大致分為3個部分,即:“清淺齋《周易》說”16種;“清淺齋《毛詩》說”9種;“清淺齋雜說”17種,包括《周易》《詩經》之外的雜說講稿,基本以文學史的發展脈絡為順序編排,“群經治要”5種列于最后。
王扶漢 ·文集 ·4474字
本書為“問學”叢書之一種,是故宮博物院王素先生的學術散文集。書稿由十四篇文章組成,其中正文十三篇,附錄一篇。內容主要記錄了對王素先生學術生涯極為重要的人與事,如王素先生的父親、唐長孺先生、陳仲安先生、李征先生等,勾勒出一位優秀學者的成長軌跡,體現了王素先生的學術方向與學術思想,亦從側面反映出武大唐門治學風范。
王素 ·文集 ·11.7萬字
王扶漢 ·文集 ·338字
作者通過親身采訪和生活經歷,現場還原南部非洲近四年來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滾滾洪流中小人物的命運,探討中非合作的成就和未來,挖掘非洲人文之美。中非關系是作者關注的焦點,同時書中既有莫桑比克島發現的明代瓷器的史實,又有中國愛心媽媽們與津巴布韋孤兒的親情。有視野,有縱深,有故事,有情懷,全書以小見大,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本書是一幅南部非洲社會生活的多彩花卷,帶讀者走進非洲那片神奇而美麗的大陸。
劉暢 ·文集 ·18.6萬字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出版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1985年入職出版社,參與了我國改革開放后的出版事業建設,也見證了出版業邁向市場和世界、推進當代社會變革的巨變。本書收入了作者有關出版工作的各類文章三十余篇,其中有對出版歷程的回顧和梳理,也有對出版工作的分析和總結;有對事業、使命的追尋和思索,也有與作者、師友交往的記錄和回憶。文章有觀照有案例,反映了作者長期從事出版工作的體驗和思考,從一些側面呈現了改革開放歷史洪流下出版業發展的歷史印痕。
王立翔 ·文集 ·14.5萬字
中華書局員工文選取名《春華集》,源自《后漢書》卷五十二《崔骃列傳》中的“春發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爰登其質”。2022年的《春華集》約16萬字,共收錄中華書局員工于2022年度撰寫的文章37篇,分為編輯手記、書里書外、學林散葉、百川學海、藝文類聚、特稿六部分。“編輯手記”部分有徐衛東《明武宗的罩甲,戚繼光的敵臺——重編黃仁宇〈萬歷十五年〉》等;“書里書外”部分有賈雪飛《“四重證據法”還原印刷史真相——評〈中國印刷史新論〉》等;“學林散葉”部分有齊浣心《邵循正與古籍整理出版》等;“百川學海”部分有聶麗娟《由新出〈朱彝尊全集〉略論明清學者全集之整理》等;“藝文類聚”部分有王守青《從〈人世間〉聯想到“七國之亂”中周亞夫拒不救梁》等;特稿為張繼海《中華書局老編輯的樸實楷模》。
中華書局 ·文集 ·10.9萬字
本書共四章,內容包括:曬曬媒體中的自己、口碑、高考地理試題中的傳統文化情結、探尋固原城的人文密碼、賀蘭山PK六盤山、從蕭關到石門關等。
楊佰智 ·文集 ·12.8萬字
本書是名高中老三屆畢業生的故鄉回憶,其中融入了濃濃的親情和深深的鄉愁。作者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實踐者,也是改革開放的推動者、受益者。退休后作者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以歷史為視角,以紀實為筆法,對家鄉的巨變做了一番認真的梳理和反思,抒發了自己熱愛黨,擁護改革開放、為實現中國夢多做貢獻的情感和愿望。同時本著“留住鄉愁”的初衷,作者用大量筆墨對家鄉的人文地理、歷史變遷以及現狀等作了深刻的挖掘和整理,為后人留下了一筆珍貴的資料,也抒發了自己不忘初心,不忘根本,感恩家鄉,回報社會的家國情懷。全書不乏正能量,是部嚴肅認真的紀實性散文集。總頁碼257頁,收錄文章26篇(其中15篇在媒體或正規出版物上發表過,詳見附注);收錄詩歌32首(其中18首在媒體上發表過)。
劉正軍 ·文集 ·13.6萬字
2017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邀請了田青、海聞、于平、張檸、王晉康、巴曙松、倪鵬飛、龔鵬程、孫立群、楊國安、于賡哲、魏奉思、汪建、張國勇、王宏偉、王文、金燦榮、曹衛東、藺芳忠等52位優秀專家學者,舉辦了52場深受市民喜愛的精彩講座。從講座文稿中精選出27篇整理編輯成本書,包括傳統文化、文化創新、科技自然、藝術經濟、養教育才、歷史社會、健康養生等方面內容。
吳定海主編 ·文集 ·17萬字
本書是民國著名藏書家、作家周越然的雜文集之一,本書中的文章為作者在讀書及從事出版工作中所得到的經驗,以及和文化名人交往的回憶。作者不但是知名的藏書家,還精通英文,這讓他對國內外的文學及學術作品都很了解,此外,他還與許多當時的文化名流來往密切。這樣的經歷不僅讓他見多識廣,同時也讓他洞明事實,從而發表了很多讀到的見解,例如,作者認為:性喜幽默者,不得不小心謹慎。本書的最大特點之一在于集外文首次完整集結出版,在書中可以品味原汁原味的周越然。
周越然 ·文集 ·16萬字
本書收錄2017年做客“華大講堂”的吳東漢、張蘊嶺、金碚、龐元正、嚴書翰、高培勇的演講文稿,內容涵蓋知識產權、“一帶一路”倡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近平治國理念與執政方略、黨的十九大精神、財稅體制改革等熱點焦點難點問題,內容翔實,視野寬闊,分析精辟,深入淺出,娓娓道來,耐人尋味,啟人心智。本書還收錄演講現場的互動問答,通過專家與聽眾零距離的智慧交流和思想碰撞,更能激發思考、深化理解。本書內容系根據專家演講錄音整理而成,口語化的表述方式生動形象,讓人猶如身臨講堂。
張永寧等主編 ·文集 ·11.5萬字
《柳百成院士文集》收錄了柳百成院士近年來的學術成果、國家制造業戰略研究成果、代表性學術報告等各類學術類文章,以及個人專訪文章、學生回憶類文章等。全書共分6篇,第1篇為“鑄造及凝固過程建模與仿真”代表性學術論文,第2篇為學術會議報告,第3篇為制造業發展及制造強國戰略研究論文,第4篇為制造業發展及制造強國戰略研究會議報告,第5篇為留學情結與學術人生相關的專訪類文章,第6篇為祝賀與回憶類文章。文集在展示柳百成院士近年來學術成果的同時,還展現了學術之外的內容,讓讀者可以更全面地認識柳百成院士。
柳百成 ·文集 ·18.9萬字
曹先擢先生一生致力于語言文字研究,對漢字形音義的研究,縱貫橫通,成果豐碩;在辭書編纂理論和實踐上成就卓著。他曾擔任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對我館辭書出版工作關心備至,大力扶助;先后主持我館《新華詞典》《新華多功能字典》等諸多重點辭書的編纂和修訂;曾多次為我館編輯授業解惑,與我館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誼。2018年11月7日曹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為緬懷曹先生,寄托我們的哀思,商務印書館決定出版《君子襟懷,長者風范——曹先擢先生紀念文集》。《文集》收入曹先擢先生的親朋好友及學生晚輩的紀念文章60余篇,照片30余幀,從不同方面反映出曹先生為人、為師的風范以及他在語言文字研究,特別是在辭書編纂理論和實踐上的成就。
曹先擢 ·文集 ·16.2萬字
本書為趙履寬教授的個人文集,系將自述、學術文章及友人評述等融匯在一起結集出版。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耄耋自述”,第二部分“文章自選”,第三部分“學界及友人評說”,第四部分“漢字楷書展示中華文化的真善美”。
趙履寬 ·文集 ·10.3萬字
在近現代出版史上,高鳳池是一個被遮蔽的重要人物。本書整理其僅存的日記文獻,呈現高氏的平生志業與人格情操,是商務印書館研究不可忽視的重要史料,亦展現了近代上海的社會圖景。
葉新整理 ·文集 ·13.6萬字
《文啟湘文集(三)——夕陽思絮》一書約20萬字,分為流通篇、消費篇、學科建設與發展及校友篇、對聯詩詞、生平紀要和教研業績五大部分。其中前三篇為該書的主干,收錄了作者2010——2016年所撰寫的二十多篇文稿,集中反映了作者在商品流通與消費經濟研究領域的主要學術觀點與突出貢獻,包括:商貿流通產業組織創新分析、農村市場信息供給、流通與消費協調發展、商貿流通業改革走向、新常態下商業流通經濟的轉型創新、擴大消費的長效機制等內容。
文啟湘 ·文集 ·11萬字
繼張愛玲遺稿之后,塵封宋家的又一段文學傳奇。六十余封書信半世紀后首現,證實一個被掩埋的文學史傳說。首次公開吳興華寫給摯友宋淇的書信六十余封,論及文學、翻譯、詩歌、時局,談古說今,由西而中,其眼界之廣闊,學識之淵博,在私密書信中展現無遺,震動人心。通信自1940年始,終于1952年,即他十九至三十一歲的時期,多數由北京寄往上海,直到1949年后宋淇南遷,信便寄來香港。一如所料,除了談點生活近況,吳興華寫給好友的多是讀書心得,作詩經驗,當中還抄錄了好幾首從未發表的詩作(例如1947年寫的四首七律)。盡管是信筆而書,不事雕琢,但他的見解大都清新俊發,想是長年閱讀的精華,莫非第一手經驗之談,相比今天(甚或當年)人云亦云的風氣,只有拜服,只有惋嘆。
吳興華 ·文集 ·9.2萬字
《趙樹理選集》是趙樹理作品經典選集。這本書收錄了他的小說代表作《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登記》等名篇以及劇本《打倒漢奸》,并在書后附錄“趙樹理主要著作年譜”,完整地向讀者展現了“山藥蛋派”創始人、一代“語言藝術大師”趙樹理溫和而有善意的幽默,以及他筆下所呈現的平凡質樸的老百姓生活日常,再現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農村社會的風土人情。
趙樹理 ·文集 ·15.1萬字
大理是作者的家鄉,它美得讓人心旌搖曳。本書內容的一部分就是描寫、贊揚大理的景色,有五言詩、七言詩、雜詩詞、科學詩和新詩,這些詩并沒有嚴格遵循傳統的作詩原則,而更在乎的是詩的風格。本書的另一部分是收錄的文章,有雜文和散文,有生活日常,也有對人生的感悟。
王波 ·文集 ·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