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書中收錄了31封往來書信。這些信件來自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讀者,她們從原生家庭、親密愛侶、婆媳關系等角度出發,傾訴自己遇到的人生難題,將自身所處的困境與或煩悶、或抑郁、或糾結的心情與作者分享,以書信的方式展現真實的自己。作者在回信中針對提問,一一給與了解答。作者用專業的心理知識和生活的經驗,理性而透徹地分析了各種負面情緒的根源,傳授具體的對策,使那些受困其中的讀者獲得勇氣和力量,恢復自信,過上幸福的生活。翻開這本書,看到他人,遇見自己。
劉娜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人生如逆旅,幸好還有蘇軾》是一本關于古代大文豪蘇軾的隨筆集。從故鄉、親情、賞花、友情、談吃、家風、品茶、生死這八個側面,展現這位古人流芳百世的詩意魅力和思想力量,給人以精神的提振和人生的啟迪。為你讀詩主編,全民偶像蘇東坡給不安的你八個錦囊,教你直面人生逆旅。國風畫家符殊38幅畫作打造絕美蘇軾!
湘人彭二 ·現當代隨筆 ·5.1萬字
本書寫家人親戚,身邊的朋友,也寫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寫貓貓狗狗、花花草草,這些日常的細枝末節,因作者的生花妙筆變得鮮活可感,因文章的溫暖多情而能療愈人心。生命的意義,生活的幸福,或許就在這些瑣屑的日常之中。
故園風雨前 ·現當代隨筆 ·17.2萬字
《網絡文學創作原理》是著名的網文寫作導師王祥的一部力作,作者有三十余年的文學創作研究和教學經驗,起點中文、榕樹下、中文在線等眾多網站的資深作者均對其教學給予很高的贊譽。書中表達的創作原理與創作方法,曾為許多遭遇創作瓶頸的小說作者提供了重要的靈感和啟示。通過閱讀本書,你將領會:網絡文學的“快感獎賞機制”、主要寫作策略、對人類欲望的審美化和倫理化處置等重要理念“與現實接壤的世界”、“奇幻小說的世界”、“東方神話世界”、“科幻世界”等幾種網絡小說世界設定的經典模式主角、情欲對象與情感對手、敵人與競爭者、功能性人物等小說角色如何創設,又有哪些重要的角色原型可資借鑒故事有哪些功能、細節應如何打磨,以創造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激發創意—突破瓶頸—最終完稿,這本書將幫你喚醒塵封在腦海中的那些故事。
王祥 ·現當代隨筆 ·18萬字
本書是“讀庫”作家劉勃關于金庸小說的隨筆雜談結集。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武俠與金庸”,收錄了《五岳劍派實力考》《少林達摩院的變遷》《楊過的水準問題》等“武評”文章;第二部分作者對金庸小說中的二十幾個人物進行了精彩分析;第三部分“故事新說”中,作者借前兩篇《苗人鳳》和《風清揚》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后一篇《趟子手》則借傳統武俠小說的元素,書寫了一些注定成不了大人物的年輕人。
劉勃 ·現當代隨筆 ·11.2萬字
有人住高樓,有人處深溝;有人萬丈光芒,有人一身鐵銹;有人自由灑脫輕松且浪漫,有人糊口養家肩扛萬斤重擔……世間有坦途亦有溝壑,身處十層人間,誰不曾與這迷人又磨人的生活交手?在這些交手里,有開大車翻溝里三次,得虧命大才能活著的爸爸;有突患重病不想花錢醫治,差點喝農藥了斷自己的媽媽;有將“一切為了弟弟,為了弟弟的一切”奉為一生使命的“扶弟魔”姐姐;有被拖欠三千塊“續命錢”逼到絕境,不得已對工頭以死相逼的農民工兄弟;有拖家帶口不敢外出打工、每月收入不足1000塊的村民們;有扛著黑暗穿行在樓宇間,為生存、為責任,也為博一個遙遠的未來而顛沛流離的城市邊緣人……他們生而破損,只能用活著修修補補,也許一生都在打掃雞零狗碎的生活,卻依然選擇向光而行、向上而生。泥犁亦是眾生相,十方迷惘從今開。世路崎嶇,是甘是苦,也許只在你我的一念之間。
侯圓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散眾”書系——沒有目標的奔跑,沒有計劃的匯集,飛揚的瞬間、個人史、生活文理、時光的旅跡在無聲的消逝中凌亂成泥,剩下的只是用于觸摸的文字。所謂極端之人,必有極端之事,極端的時代賦予了他們一種特立獨行的姿態。并造就了他們迥然于常、直指人心的黑鐵言辭。
蔣藍 ·現當代隨筆 ·13.2萬字
品美食,交朋友,游四方……在汪曾祺的筆下,所有吃過的、看過的、玩過的都變得生動有趣起來。無它,只因汪曾祺愛每一個人,愛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愛這充滿溫暖的、熱鬧的人間,正如他所說:世界先愛了我,我不能不愛它。縱使偶有陰雨、風浪,想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熱烈,水波溫柔,便覺生活明朗,萬物可期,人間值得,生活充滿溫暖與美好。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9.9萬字
這里有一位歷史愛好者的浮想聯翩,一枚上班族的無奈與解嘲,也一位父親的溫馨絮語……本書中,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在有馬親王筆下重獲別具一格的風趣解讀,秦始皇、唐宋八大家、《三國》、《水滸》等在作者的妙筆生花中得以以輕松幽默的面貌重新呈現;當下的現實生活也巧妙地進入作者筆端,以一枚上班族的現身說法調侃現代人的生存窘境,場景常令人忍俊不禁;另外,還有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溫情絮語,綿綿的祖孫情和對家鄉風物的眷戀……多樣化的取材立體地呈現了馬伯庸一如既往的亦莊亦諧,在幽默背后不乏對歷史和現實的反思。總之,這又是一部親王的腦洞大開之作。
馬伯庸 ·現當代隨筆 ·14.4萬字
這本書選取了老舍先生的一些經典短篇小說和散雜文作品。這些作品多取材于市民生活,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挖掘對人們生存、命運的思考。這些文章或描寫城市平民的生活軌跡,或書寫知識分子的生活趣事,或描摹生活見聞,作品充滿生活情趣,文筆細致入微,更貫穿著老舍先生一貫的幽默風格,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體味人生哲思。老舍的創作受益于民間文藝的影響,他的作品從形式到內容都雅俗共賞,突破了知識分子的狹小圈子,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眾化、通俗性等特點,為廣大民眾所喜愛。
老舍著 老樹畫畫繪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有沒有人對你說晚安》會告訴我們,你的世界總會闖進這么一個人,帶著所有的神奇和美好,永久的住進你的生命里。你守候別人的時候,簡白正在守候著你。晚安之前,講一個暖床故事給你聽。文章講述的黎明清晨正午日落其實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四段能帶來幸福感的好故事,四段值得分享的有信念的人生。失落時,歡喜時,寂寞時,等待時,沉靜時,失眠時,都可以打開,隨手翻上一篇。你可能微笑,可能大笑,可能落淚。而合上書時,便擁有了一小片純凈的幸福心情。
簡白 ·現當代隨筆 ·9.5萬字
看著宇宙有序運動,你會不會相信,這一刻是被安排好的?9個故事,相同的城市,不同的你我,因為相信而發生。
張皓宸 ·現當代隨筆 ·12.7萬字
本書是楊耕教授的第一部學術隨筆集,反映了作者幾十年來對哲學、文化的不斷省思。全書共包括“哲學遐思”“文化斷想”“讀書札記”“思想對話”和“學術演講”五篇,但并不拘于體例所限。“哲學遐思”中包含文化斷想,“文化斷想”蘊含哲學遐思,“讀書札記”“思想對話”中既有哲學遐思,又有文化斷想,而“學術演講”更是“哲學遐思”“文化斷想”“讀書札記”“思想對話”的結晶。作為隨筆集錄,本書是思想的斷章和靈感的火花,在短小的篇幅中融鑄了作者深厚的哲學研究積淀,體現了小品文隨性靈活的特點,又不失哲學研究的厚重嚴謹。讀罷余韻繚繞,令人掩卷深思。
楊耕 ·現當代隨筆 ·26.7萬字
馮唐和老媽的365個生活哲學,活得明白,才能過得快活。本書收錄馮唐生活智慧語錄,行走世間,修煉一顆混橫明強的內心: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做到底。講述馮唐和老爸老媽、老哥老姐之間有情、有趣的故事,揭秘更多網紅老媽精彩語錄。
馮唐 ·現當代隨筆 ·252字
《星夜》收入了廬隱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憶》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說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麗可愛的”(茅盾語)。《海濱故人》寫女性愛情的赤誠和破滅,寫下了女性獨立人格的執著追求。
廬隱 ·現當代隨筆 ·22.2萬字
本書是暢銷書作家白落梅的唯美古言《月小似眉彎》的全三冊合集。名動金陵的歌妓沈眉彎搖身一變成為王侯千金,入得宮中,平步青云,卻卷入更大的浪濤沉浮里。一個本性淡泊善良的歌妓,變成一位酷冷無情的嬪妃,一個寵冠后宮的昭儀。而那夢中的前朝往事卻似一個巨大的秘密,呼之欲出。
白落梅 ·現當代隨筆 ·57.2萬字
《一瓢紐約》是張北海的散文精選,并配有百幅彩圖。這不光是一個講美國講紐約的文化讀本,這里雖有舊物但絲毫不老,更是能體現出一個妥帖平易恬淡的人,一個寫“無用之物”、視角獨到、讓人著迷的老嬉皮。
張北海 ·現當代隨筆 ·16.1萬字
《在西南聯大》記錄了汪曾祺在西南聯大的生活,和同學師長之間的故事。汪曾祺是沈從文先生的學生,在西南聯大讀過書,也在昆明教過書,除家鄉高郵和北京外,這是他一生待得最長的地方。這七年,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曾說:“我要不是讀了西南聯大,也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至少不會成為一個像現在這樣的作家。”在此后的人生中,他時常深情回望這七年聯大時光。翠湖、晚翠園、鳳翥街、觀音寺、白馬廟,泡茶館、跑警報、逛書攤,沈從文、聞一多、朱自清、金岳霖、吳雨僧、唐立廠,種種人事,在他筆下娓娓道來,飽含深情,蘊藉彌遠,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1.9萬字
《散文隨筆卷》是“張潔文集”系列之一。《散文隨筆卷》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張潔不斷拓展藝術表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張潔 ·現當代隨筆 ·21萬字
這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一個簡單的真相,雖然如此簡單,但還是要通過這些文字,幫助我們追憶這些活過一百年的老人們的風雨歷程,然后,我們才有可能真正得出這樣一個簡單而深刻的結論。人生就是經歷和回憶。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匆匆過客。即使是百年煙云,也一樣會隨風而去。很慶幸的是,這些文字、史料、采訪都非常的客觀,很少用形容詞,文體都很樸實,一點點地按照時間記錄了百年的個人瑣事,還有家國大事和我們久違了情懷。
成蹊 ·現當代隨筆 ·1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