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部散文、隨筆、文藝理論集,題材廣泛,作者基于自己豐富的海內外學習、工作、生活經歷,將生活中值得記錄的事物和所見、所聞、所感,以通俗易懂又充滿詩意的語言勾勒出來;書中關于《紅樓夢》的評論、柳如是的研究和一些評論,充滿獨到的個人見解,既立足于傳統文化的根基之上,又融入了富有時代特色的一些觀點,體現了文化創作者不斷突破自我的文化上限,發掘真我的精神,有利于促進社會形成良好的文化創作氛圍,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
高國強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暗夜里的燈盞燭光》分為三輯:第一輯“暗夜中的光”收錄了《溫柔走進良夜》《趕在黎明前奔跑》等篇目,重在探究個體的心靈;第二輯“大地上的事情”收錄了《父親拔了輸液器》等篇目,多為回憶父親、姐姐等親友間的情感互動;第三輯“木鎮風物記”收錄了《替一只蒼耳活著》等篇目,重在描摹鄉土風物。
耿立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這是作者的一部散文專集,全書分為五輯,收集散文百余篇,均在國內報刊發表,其中《鳥瞰河山》《五十而立》《踏青漢陰》發表于《中國作家》,多篇文章被學習強國轉載。書稿從讀書、處世、旅行、親情等多角度完美展現了作者與世界的相處之道,給予內心焦灼者以安定的撫慰,以其博雜的視域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書寫親情的溫馨和暖,體味人際的幽微融諧,鉤沉歷史的興衰變遷,探究哲理的維度思辨……積極向上的基調始終貫穿全書。作者現任陜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李子白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本書分為四輯,收錄的文章均以愛為背景,展示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萬物之間的依存和關照。一物一屋一村莊,愛山愛水愛萬物,萬物有靈、萬物有愛,愛在山水人事間。在鄉愁里品味人生,在自然萬物里追尋溫暖和愛戀。用愛感化人間、用愛溫潤人生。愛是山谷里的風,愛是村頭飄蕩的炊煙,愛是莊稼地里的情話,愛是日月星辰間的輪回,愛是山川河流里的秘境。村莊和莊稼地里隱藏著一個有愛的江湖,有愛的世界。
趙鋒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本書為初中生閱讀而精選汪曾祺小說、散文若干篇、17萬字左右,《受戒》《大淖記事》《黃油烙餅》《葡萄月令》既選精品名篇,又照顧到初中生接受能力,前有導讀,后附知識鏈接,有助于提升中學生語文能力、增強文學修養及鑒賞水平。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戴建業“口頭禪三部曲”收官之作,一本“戴味兒”十足的隨筆集!和年輕的朋友聊聊天,聊聊那些浪漫得要死、狂得要命的詩人和詩篇。書中三大篇章“人生絮語”“詩書細讀”“硯邊筆談”,串起成長記憶、讀書方法、人生觀念。蘇東坡、李白、白居易、杜甫、福柯、丹納……從古到今,一網打盡;詩詞的讀法、考前小技巧、如何面對擇業迷茫……從學生到打工人,一個不落。風趣、犀利又通透,送給每一個可愛的年輕人。
戴建業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我是怎么割韭菜的》以自傳的形式介紹了查爾斯·龐茲的人生經歷,將整個騙局故事化,讓讀者能夠更加清晰明了地看懂金融界。全書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留給讀者一個自我解析和判斷其中是非曲直的空間,不會間接引導讀者的思維,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我是怎么割韭菜的》告誡讀者,不要低估自己心中的欲望和貪婪,調整自己在投資中的心態,壓制住心中那個令人墮落的“惡魔”。當你意識到某些問題的時候,要及時放手,保全自己遠比獲得一筆巨大的財富更重要。
(美)查爾斯·龐茲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散文是一種輕靈而又自由的文體,為我國歷代文人墨客所喜愛。數千年來,流派異彩繪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一道亮麗景觀。為展示當代散文創作,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中國文學事業的不斷發展,我神隆重推出一套“當人散文大家精品文庫”叢收。經過嚴格遴選,進入本套叢書的作家,都是當代創作頗豐、名滿文壇的散文大家。這套叢書,每人一卷,每卷精選20余萬字。這套全書,風格迥然,特色鮮明,令人賞心悅目,美不勝收。讀者可以一覽當代散文大家的不同風范。
蔣子龍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文學不會死”,是白先勇就文學之未來做出的擲地有聲的預言。本書是白先勇閱讀其他文學、藝術文本之后,洞幽燭微而得的思考和研究結晶:第一部分從港臺文學入手,探尋當代文學作品不朽的美學價值;第二部分深情回憶文學前輩與同輩的創作故事;最后,作者重返古典文學世界,蓋因這里有著真正保證文學永恒性的活水源頭。
白先勇 ·現當代隨筆 ·15.5萬字
本書反映了中國比較文學的復興與發展,力圖在世界的語境中,以比較的眼光,從多學科的視域面對并回答國內學者所面臨的文學與文化問題。本書集中刊載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領域最新的學術成果,反映國際國內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領域最新的研究信息。本書作為一個公共平臺,為來自不同語種,不同專業,特別是為來自外文與中文兩種學術背景的同行提供交流與對話的機會。本書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既有對全球化視角下《三體》烏托邦性質的研究,又有對京派小說烏托邦書寫時空構態的分析;既有不同譯本的對比分析,又有對古典文獻的考察歸納;既有對前沿學術會議的追蹤,又有對最新學術出版的關注;既有知名專家的真知灼見,又有青年學者的獨到觀點。
陳躍紅 張輝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上塘河是作者記憶深處一道永遠留戀的美麗風景。作者用充滿靈氣的筆墨描寫了上塘河的草木山川,回憶了成長過程中的點滴真情,記錄了故鄉的鄉情民俗、凡人小事,以“鄉情、鄉愁、鄉土”為底色,將“自我”融入其中,回眸上塘河邊發生的故事,描繪人們創造的幸福生活。
彭麗芬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汪曾祺的文學成就及文壇交往、在京劇界寫戲看戲經歷,都是親歷的一手史料。本書選擇汪曾祺對文壇、梨園往事的回憶性散文,涉及老舍、沈從文、趙樹理、裘盛戎等作家、藝術家的生動鮮活的故事,結集出版。既是美文,又具有文學、戲劇的史料價值。
汪曾祺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蜀人魏明倫有句云:“巴國出詩酒,布衣傲王侯!”這出詩又出酒的蜀地,自然就有了無限的浪漫與溫馨,灑脫與豪邁。書劍快意恩仇,詩酒放歌江湖。一部《花間集》,盡攬清絕之詞,寫盡了蜀中妖嬈之態,讓富甲天下的四川盆地,占盡了中華文明的無限風流。一杯劍南春,醉了唐朝,醉了宋朝,香飄古今。一曲蜀道難,壯了巴山,壯了蜀水,驚絕天下。《蜀中舊聞》,無意廟堂王道,也無意教化育人。獨喜山野尋古訪幽,坊間搜奇獵異,以饗讀者諸君。
李浩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優詩美地原是野三關鎮(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的一個山鎮)的一個無名大峽谷,風景奇美,擁有從寒武紀以來,在幾億年的地球歷史中形成的地質奇觀和自然文化遺產。在成君憶的推動下,巴東縣政府經過論證,于2021年7月2日命名了“優詩美地大峽谷”,并成了野三關的美稱和別名。本書是作者“以文學的力量對接鄉村振興”的首部作品,作者稱之為“小說體游記”,作品以“我”在優詩美地的游歷為主線,融入了作者對人與自然、人與心靈、人與自我的思考,既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游記,也是一個人生寓言,一部童話,一個隱喻,一個象征。《你好,優詩美地》的清涼,既是作者創作上的一個轉向,也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國家振興鄉村理念巧妙契合。
成君憶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死是容易的,活下去才更為勇敢。“90后”M3白血病女孩,坦誠記錄患病后的重生之旅!張夸夸,一個“90后”職場女孩,看起來和別人沒什么不同。她從沒想過年輕時也可能會死,直到27歲生日那天,她被送進中心ICU搶救,醫生幾次建議家人為她準備后事。擺脫死亡很難,人生沒法一下子就變好、變順。她歷經了4次大化療、8輪維持治療。病情逐漸好轉,但人生的難題并不只有死的威脅,不是活下去就萬事大吉了。5年間,身體變差、工作停擺、婚戀無望,她的人生密布著各種困境。她講述的不僅是她的“存活奇跡”,更是她的“重生之旅”。人的一生總會遇到低谷,當你感到痛苦、絕望的時候,也許你可以從她的故事中找到解決自己困難的勇氣。
張夸夸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本書收作者“‘貪官升官’論”、“虎年歪注‘虎’”、“‘小人難當’論”、“會議的規格”、“‘59歲’現象”等百余篇雜文。
馬識途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本書是著名漢學家楊聯陞先生的書信輯存選,收錄自1938年起五十年間,其與胡適、錢穆、趙元任、李方桂、饒宗頤、蕭公權、繆鉞等近50位學人的通信。信中多論學問,吉光片羽中靈思畢現;也談生活,掌故新見,妙語迭出。這些書信是楊聯陞于學術著作之外的“閑筆”,多為首次整理,極具價值。更為難得的是,這些書信展現了老輩學人治學的嚴謹態度,和將學問融于生活的自在狀態。通過這些跨越大洋的鴻雁,也勾勒出了當時學界的多姿面相。
楊聯陞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這是一本關于魯迅和他“論敵”之間的論爭文選,記錄了魯迅的筆戰經歷。其中有魯迅與陳西瀅關于“閑話”的是非之爭、“魯、梁”論戰、魯迅與林語堂的意氣之爭、周作人與魯迅的矛盾等論戰雙方的文章,再現了那個時代活躍在中國文壇上的一群文化精英之間的矛盾與沖突。閱讀魯迅與對方論戰的文章,在這樣的場景“對比”之下,或許可以弄清楚原先單看一面的文章難以明白的許多事情。比如,人們會發現,原來魯迅之被罵遠多于他之罵人,在許多問題上他都是出于被動的反擊;魯迅對別人多是“止于嘲笑,止于熱罵”,而他自己卻是一再地被人指為的“學匪”,等等。這些“論戰”的文字,是魯迅文筆最為犀利、最精彩的一部分,鮮明地表現了魯迅的特點。
李克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微如塵,輕如塵,浮如塵,飄如塵——這本書關注的是如塵的人與物以及他們的際遇。那些卑微的人與物、那些在潮流一樣的奔跑中的停滯者和逆行者,他們在從生到死的旅途中所遭遇的跌宕、輾轉、悲欣、憂懼、困惑、無助,固然是他們自己的命運,但也不可否認,“他們”亦是無數個“我們”。作者以親歷者、旁觀者乃至拾遺者的身份,于細致審視和剔除中,延伸著語言的觸角,意在從細微之處觸摸人性的善與惡、命運的喜與悲,雖然所述皆是大時代里的卑微小事,但卻賦予這些小事不尋常的光芒。虛構和非虛構的交互運用產生的張力構建了這本書內在的世界,敘事性元素的加強使得底層的艱困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另外,詩性元素的介入也使兩種文體間建立起了一種互援性關系,使語言更具彈性和美感。
劉星元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本書內容分為五部分,分別為“讓心靈去旅行”“行走教育路上”“親情永駐我心”“讀書而后有感”和“影視劇觀后有感”。“讓心靈去旅行”主要是散文、隨感。“行走教育路上”,內容涉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等。“親情永駐我心”是作者對親情的理解和對親人的追思。“讀書而后有感”和“影視劇觀后有感”則是讀書和欣賞影視的所感所思。
李澤鋒 ·現當代隨筆 ·1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