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見字如面:愛情那些美好的樣子》(套裝共3冊)包括《醒來覺得甚是愛你》《徐志摩書信集》和《凡塵中相愛的每一刻時光》。《見字如面:愛情那些美好的樣子》(套裝共3冊)囊括了各種各樣關于愛情的書信,有浪漫的情話,也有呆萌的暖心呢喃,有壓抑的深刻愛戀,也有體貼入微的柔情蜜意,還有生死愛戀的絕唱。《見字如面:愛情那些美好的樣子》(套裝共3冊)通過一個個絕美的愛情篇章,講述了愛情的真諦,為我們還原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朱生豪 徐志摩 (英)哈維洛克·艾利斯夫人等 ·現當代隨筆 ·23.8萬字
一年又過去了,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的夜晚和夏天的晚上就是不一樣,一絲絲涼風撫摩著皮膚,街上圍滿了大大小小燒烤小店,讓人有一種思念的感覺,怪怪的……我會在這里等你,一直到你來到這個小房后,我會一直等你來到這里的那一天,孤獨的夜要你陪我才不寂寞;下雨的天要你陪我才不凄涼;繁華的街要你陪我才不疲憊;獨自的我要你陪我才是完美,下面這首歌是我送給你的希望你會珍惜只不過會慢一點你可要慢慢等呀……
石地 ·現當代隨筆 ·23.7萬字
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初兩度擔任常駐南部非洲記者,足跡遍及烏干達以南所有非洲大陸國家。本書記載了作者在非洲大陸的經歷和見聞,講述了包括創建人民日報駐南非記者站、推動中南建交、安哥拉的雷區、扎伊爾的難民營,以及在津巴布韋的中國醫生等真實事例,是珍貴的一手資料。書中還記錄了一些國家和平與戰亂的歷史進程,收錄了有關曼德拉宣布南非將與中國建交活動的獨家全記錄資料以及對“七一勛章”獲得者劉貴今大使專訪等內容。
溫憲 ·現當代隨筆 ·23.7萬字
精選流濤散文一百多篇。好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和朋友在一個叫太陽谷的酒店喝酒,正喝到興頭上,頭頂的天花板忽然掉下一塊,差點砸到人。還沒來得及發火,一個身村高大光著頭的人就笑哈哈來了,趕緊給換了包間,端酒陪不是。他就是老板劉濤,一個愛好文學的經歷復雜的有故事的人。
流濤 ·現當代隨筆 ·23.7萬字
《現代文學漫議》主要內容包括:老舍的藝術地位與現代文學史觀念的更新,老舍及其作品《茶館》,《正紅旗下》悲劇心理探尋,聆聽老舍在日本仙臺的聲音,附:老舍在仙臺講話錄音整理稿,老舍講話,老舍在第二分會場的講話,光照未來的文學精神品格——為葉圣陶先生逝世十周年作,論楊晦的文藝思想和文學批評等等。
孫玉石 ·現當代隨筆 ·23.6萬字
1951年,郭存孝與羅爾綱先生相識,之后被羅爾綱先生調入太平天國紀念館協助他進行資料整理和建館工作。羅爾綱先生親授展陳等知識;郭存孝亦執弟子禮,視羅如師如父,尊崇備至,此后歷任該館陳列部主任、研究部主任、副館長、館長。本書講述了胡適、羅爾綱的一些史事及二人的“朋友圈”,以手稿、信札、題字等為素材,展現了他們與同事、學生、朋友之間的交往趣事。還從獨特的視角,對已知材料進行了重新分析和整理,讓我們得以看到他們在某些專題上的研究、生活情形和交往細節,探知他們豐富多彩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性情和風骨。
郭存孝 ·現當代隨筆 ·23.6萬字
本書是劉成紀老師的學術隨筆,全書以時間為軸貫穿起作者關于美學、人生以及生活中諸多尋常事件引發的感悟與思考,文筆清新,情感真摯,語言幽默,寓意深刻,巧思與妙筆迭出,可讀性強。從中可看到一位中年學者的睿智與博識,更可感到一個與我們相似的人在生活點滴中所寄予的美好。
劉成紀 ·現當代隨筆 ·23.6萬字
這是一本以散文隨筆反映深圳幾十年發展、變化和重要節點的作品集,有從荊棘中走出的來時路,有令人心生崇敬的拓荒牛的心語,又來自全國各地的驚喜目光,還有生活在深圳的各種切身體驗,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情感記憶,追隨深圳的生長腳步,抒寫這座經濟奇跡城市的華彩,觸動城市的感性和柔軟,呈現一座城市的光芒與溫度。
周立民 陸其美主編 ·現當代隨筆 ·23.6萬字
本書是一部徽州游記,以作者行走于新安江畔歷程為線索,記錄了真實的徽州,尤其收錄了近200幅徽州1949年以前的珍貴老照片,當時的情與景、人與事,在作者筆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是一本極具史料價值和人文價值的好書。
趙焰 ·現當代隨筆 ·23.6萬字
本作品是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退休教授馮慶延老師的文集。馮老將他這一生對教育的深刻認識、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記錄在40多篇文章中。從這些內容中,可以感受到新中國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發展祖國教育事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們嚴謹認真的工作方法、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馮慶延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江南一壺一茶一寺的風物,一碑一謠一人的世情,流轉千年化為文脈,士農工商的文化價值觀延續至今。隱于歷史與山河之間,是從春秋經六朝,沿唐宋至明清,文人往來,進士頻出;是田壟村落,碑坊祠堂,鄉規民約維護文字尊嚴,家族傳薪秉持耕讀傳統,時代變遷印刻于鄉村面貌。“中國好書”作者徐風,長居江南,經年累月,遍訪鄉野桑梓,爬梳典籍方志,以內視角為我們講述何為江南。在《江南繁荒錄》這部最新散文力作中,他以抽絲剝繭的方式,梳理人文江南的脈絡源流;擷取歷史上命運攸關時刻的人與事件,講述嬗變中的堅守與繁荒。“青玉案”“聲聲慢”“風滿樓”三部曲層層遞進,對江南地域的文化現象細作檢點,對隱藏于民間的風土、情懷、俠義、肝膽、寬厚、仁愛等傳統精神深加描摹,最終,留給現實的迷路人和未來的還鄉者一份永不磨滅的江南精神版圖。
徐風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古代文學前沿與評論》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優勢學科主辦,旨在反映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狀況及其前沿動態的專業學術刊物,設有特稿、筆談、書評、訪談、專題評論、前沿綜述、會議紀要、項目動態、論點匯編、新資料、特藏文獻等欄目。本書是第三輯,分為特稿、文學所記憶、前沿觀察、明清文學叢稿、資料索引五個專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古代文學學科 劉躍進 ·現當代隨筆 ·23.5萬字
本書是重慶涪陵作家何龍飛繼《松蔭荷韻》《種瓜種豆種文字》之后出版的第三本散文集。這本散文集共144篇、30萬多字,按其內容分為“鄉愁悠悠”“大愛無垠”“流年碎影”“閑情逸致”“只言片語”5個小輯。
何龍飛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本書講述了真實而不尋常的大學生活。父母車禍雙亡,客家小伙兒王哲只能帶著妹妹和年邁的阿婆,一邊打工一邊求學,被同學們戲稱為“餅哥”。開學第一天,“餅哥”王哲巧遇冤家魯小胖,小胖像根肉刺兒一樣,深深扎進了他的生活和生命。兩人恩恩怨怨,情感糾葛,加上憑空冒出來的“私生女”,把兩個宿舍的男生、女生全卷了進來——愛和誤會一起成長,夢想與青春一道飛揚……本書把校園的新鮮事進行到底,也把校園里溫暖的小事和艱辛的底層生活一撥到底。讓人們看到90后是“靠譜兒”的一代!
魯姜楠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劉羲叟(1018-1060),字仲庚,北宋時澤州晉城(今屬山西晉城)人。天文學家。劉羲叟的學識與著作是多方面的,尤其在史學研究方面的成就較為突出。《宋史》還記載:劉羲叟精通算術之學,頗有造詣,而且說他有”觀天象而知人事“的本領。本書分上中下三篇,從評傳年表、文獻類征和撰著輯錄三個方面,對宋代天文學家劉羲叟的生平、主要貢獻和重要作品進行了全景式梳理和介紹,具有較強的出版價值。
馬甫平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東昌草木記》是《東鄉草木記》一書的姊妹篇,以東昌(今聊城)及其周邊地區花草樹木為寫作對象,內容包括野草、野蔬、樹木、花卉和作物等,是一部研究自己鄉土植物的博物學著作。本書融入作者的生活經歷和相應草木的文化元素,飽蘸作者情感,圖文并茂,既有作者獨到的觀點,又有資料價值。
譚慶祿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本書介紹了一個全面、立體、溫情、真實的跨越世紀的文化老人——季羨林。從少年意氣到求學清華園,從遠赴德國到執教北大,學海泛槎數十年,赤子之心不改,展現了其不喜不懼、通透淡然的人生智慧。
梁志剛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三十多年來對陜北人、事、物的感悟與感想,文風樸實,思想積極向上,具有強烈的可讀性和閱讀美感。延安這片紅色沃土,養育了多少華夏子孫,書中用飽含激情的筆觸描寫了延河的綿延流水,大山的蒼茫渾厚,柳樹的挺拔俊秀,山丹丹的艷麗芬芳,還有那如萬馬嘶鳴的北風,和從心靈深處流淌、永不枯竭的信天游……無論是在小村莊度過的開蒙孩提,還是在古鎮蟠龍的中學時代,以及步入向往以久的繁華都市,作者都將時刻銘記她,贊美她,歌頌她。
杜海瑜 ·現當代隨筆 ·23.3萬字
《銀幕內外的記憶》通過對上海電影制片廠、上海電影譯制廠眾多老藝術家的回憶,從點點滴滴的工作、生活瑣事中,生動地展現他們的人品藝德,為后輩留下一份珍貴的做人從藝的史料,給人們樹立一個做人的標桿。
孫渝烽 ·現當代隨筆 ·23.2萬字
趙衡(1865-1928)字湘帆,河北冀州(今冀州)人。光緒舉人,受業桐城派名家吳汝綸、賀濤、王樹楠之門。徐世昌任民國總統,趙衡為掌書記。著《敘異齋文集》八卷,民國二十一年刻本。李剛己(1873-1914),字剛己,直隸南宮人。光緒進士,為吳汝綸、賀濤門生。官大同知府。有《李剛己先生遺集》五卷,民國六年刊本。此書收《敘異齋文集》八卷、《李剛己先生遺集》詩文部分共為一書。在點校基礎上,輯錄遺佚詩文、研究資料匯編,形成二人詩文集完備精校之本。
(民國)趙衡 (清)李剛己著 于廣杰點校 ·現當代隨筆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