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沈刻王校南詞本(《晨風閣叢書》本)為底本,以影寫呂刻本、侯刻本、粟香室覆侯本、《全唐詩》本,以及有關二主詞的各專集、各選本、詞話、筆記互相比勘。注釋方面,歧義處加以別擇,疑難處加以疏解。就全詞的創作意圖、藝術手法,進行精到的說明。不少詞作并附錄相關的背景材料,有助于讀者深入理解作品。
詹安泰編注 ·古詩詞 ·8.3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3首含有“風”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8.3萬字
本書作者是現代戲曲理論家曲學大師吳梅。本書是是吳梅在大學教書時的一本講義,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論詞與音樂的關系、詞的作法、詞的發展史,以及對著名詞人及其代表作的評價。作為一本國學大師的入門級圖書,無論讀者想要學習進步,還是想要鑒賞研究都能得到滿足,這是一本對入門者或研究者來說,都能帶來極大啟發的圖書。此次重版,除在內容上重新編輯整合,還大膽地重擬了經典書名,使經典作品更加貼近生活,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吳梅 ·古詩詞 ·8.2萬字
2017年2月,由中央電視臺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類演播室益智競賽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檔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主旨的節目在引爆收視狂潮的同時更喚醒了普羅大眾對于古典詩詞的記憶與熱愛,而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飛花令”環節更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謂“飛花令”本是中國古時一種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飛花”一詞出自唐代詩人韓翃《寒食》詩中的“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該令誕生于西周,成熟于隋唐。屬雅令。行飛花令時首選詩和詞,也可用曲,但選擇的句子一般不超過9個字。一般而言,行令時,詩句不僅必須含有相對應的關鍵字,而且對該關鍵字出現在詩詞中的位置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
琬如 ·古詩詞 ·8.2萬字
《二十四詩品》,唐末詩人司空圖作,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風貌的詩歌理論著作。以二十四首小詩對唐詩的各種風格和流派進行了匯集、整理和分類。
(唐)司空圖 羅仲鼎 蔡乃中 ·古詩詞 ·8.2萬字
《詩詞曲格律講話》是吳丈蜀先生編寫的關于詩詞曲格律知識的普及性著作,系統講述詩、詞、曲的特點和種類,著重介紹了詩、詞、曲的押韻、平仄安排、對仗及句式等基本格律知識。此外,還附有詞牌例釋、曲牌例釋、《中原音韻》各韻部入聲字表。吳丈蜀先生在編寫時結合了自己多年創作詩詞的經驗體會,也參閱了前人有關著述,擷取其中有益見解,因此本書內容系統充實,敘述簡明通暢,允為傳統詩詞曲鑒賞或習作方面的優秀入門讀物。
吳丈蜀 ·古詩詞 ·8.1萬字
“那些小時候囫圇背下的詩句,在生命的這一刻擊中了我。”“寶藏語文老師”高盛元,唐宋詩詞精讀十講,從李白到蘇軾,帶你重新品味詩詞之美。
高盛元 ·古詩詞 ·8.1萬字
這是潘向黎繼《看詩不分明》《梅邊消息》之后,一部更加成熟的古詩詞隨筆集。書中圍繞古詩詞中的愁緒、女性之美、懷古等關鍵詞,向讀者娓娓道來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的古老中國傳統詩詞中的意蘊之美,兼及對中晚唐詩人、歐陽修、周邦彥、二晏、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詩詞名家的切近心靈的揣度、細致入微的闡釋,旁征博引,卻又新意迭出。這是作者古詩詞課的巔峰之作,也是收官之作,在《鐘山》雜志發表以來,受到業界與讀者的熱棒。“如花在野”專欄,剛剛榮獲第四屆《鐘山》文學獎。
潘向黎 ·古詩詞 ·8.1萬字
《宋四家詞選》與《詞辨》出自清代著名詞論家周濟之手,自問世以來便受到世人矚目,堪稱常州詞派集大成之作。前者以宋代51位著名詞人分屬周邦彥、辛棄疾、王沂孫、吳文英四家之下,各選經典篇目,加以評點;后者更重詞學理論建構,其中《介存齋論詞雜著》名句迭出,為中國詞學史研究不可不讀之名著,常被各種詞學史乃至文學史引用,將之與全書一同比看,更能獲得全面而切實的理解。此次出版,《宋四家詞選》用潘祖蔭滂喜齋刊本,《詞辨》用譚獻評本,原書評語及圈點均保留,選詞以各家別集參校。后附周濟傳記4篇及全書選詞篇名索引,以便讀者。
(清)周濟輯撰 石任之整理 ·古詩詞 ·8.1萬字
《詩經》、《楚辭》分別開啟了中國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源頭。《詩經》大體是黃河流域的上古歌謠,《楚辭》幾乎可以看作長江流域的文人絕唱。前者是清醒的現實主義,后者是積極的浪漫主義。
徐志嘯 ·古詩詞 ·8.1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2首含有“竹”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素心落雪編著 ·古詩詞 ·8.1萬字
《千家詩》是我國古時一部帶有啟蒙性質的詩集。該書所錄詩作作者范圍非常廣泛,從帝王將相到和尚、牧童、無名氏,不論門第高低、名氣大小,只憑作品質量。從內容上看,大都淺近易懂,流暢自然,朗朗上口,易讀易記。自問世以來,《千家詩》廣為流傳,影響很大,受益者眾,和清代的蘅塘退士選的《唐詩三百首》并稱詩苑“雙璧”。
(宋)謝枋得 ·古詩詞 ·8.1萬字
本書依照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游戲“飛花令”的行令規則,精心選取了70余位詩人的104首含有“花”字的經典古詩詞,每首詩詞后均配有相應的注釋、簡析、背景和名家點評,帶領讀者在書香墨海之間開啟一場唯美動人的詩詞文化之旅。本書編排合理,圖文并茂,是一本融知識性、審美性、文化性于一爐的大眾類文化讀物。
本書從青少年角度出發,精選浙江“四大詩路”上留下的著名詩篇,通過一路吟詩一路賞景一路講故事,將詩路上的風景、詩歌、典故、遺跡一線串聯,并以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娓娓道來,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介紹詩路上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讓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魅力,領略浙江自然和人文風光,欣賞現代浙江詩意之美。書中設置了“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甌江詩路”“錢塘江詩路”四個章節,配有精美插圖和場景照片,再現江南古韻和盛景,展現浙江文化魅力。
毛曉青 ·古詩詞 ·8萬字
《納蘭詞》是一本收錄納蘭性德的詞作集,是對他一生情感的真實寫照。他的詞風頗有南唐后主之風,所寫的愛情感情真摯,纏綿悱惻,其中悼亡類的詞作,更是寫得讓人讀起來痛徹肺腑,不忍卒讀。也常被用來和宋柳永的詞作相提起并論,有“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之說。他寫的景色詞作,如邊塞詞,風格蒼涼,有一種悲壯之美,寫的荷花、水色,常描摹出一種動態的靜美,渲染了一種以水唯德的中國文化和文人精神。本書以多個《納蘭詞》版本為依托,力求再現納蘭性德筆下的意境,把真摯感情和景色之美表現出,讓讀者體驗詩詞的魅力,以及千年難遇的才子心中的絕美和韻味。
(清)納蘭性德著 張靈芝譯注 ·古詩詞 ·8萬字
王維是唐朝著名詩人、畫家,有“詩佛”之稱。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本書系“中華傳統詩詞經典”之一。精選王維有代表性的詩作,對原文進行注釋注音,并輔以解析性文字。書前有名家導讀性評議文字。是一本具有一定學術品位的文化普及讀物。
王賀 趙仁珪選注 ·古詩詞 ·8萬字
本書為明末清初作家倪仁吉詩稿匯編。倪仁吉能詩文,著有《凝香閣詩》一卷、《宮意圖詩》一卷、《山居雜詠》一卷,康熙初年合刻為《凝香閣詩稿》。但康熙刻本版片毀于三藩之亂,印本今已不傳,存者僅有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重刻本。其中,《凝香閣詩》收詩共八十九題凡一百五十首,又《觀先大夫詩榜》詩后附其父《小西湖八景詩》八首;《宮意圖詩》收七言絶句三十七首,系仁吉所繪《宮意圖》畫冊所配題詠的合集,每首詩前皆有相關圖畫情境的詳細描述,惜《宮意圖》畫冊今已不復見;《山居雜詠》收五言絶句一百四十四首,主要描寫蘭溪、浦江一帶山區的四時景物風俗。書末另附有侄女倪宜子所作七律凡七首。
(明)倪仁吉著 樓含松 金玲校注 ·古詩詞 ·8萬字
絢爛至極的一生,是以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作底,以純粹美好、恬淡清雅的田園情致作墨,揮筆之間,成就了“只為山水,來此人間”的“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本書精心收錄了田園詩人陶淵明多篇經典詩作,詩歌情韻醇厚,情感細膩,在精心翻譯、詳盡注釋中,撥開塵世的紛擾,跟隨詩人精神之自由、品質之質樸,照見詩人真實內心,品味詩文雅韻。
吳修麗 ·古詩詞 ·8萬字
本書選取中國歷史上100首婉約詞的代表作品,進行點評和賞析。
姜波 ·古詩詞 ·8萬字
《思無邪》是暢銷書作家安意如對《詩經》的賞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對其進行了大量修訂,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為增訂版。“用詩的清雅去尋找,用經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許是前世的前世,我們心底曾經響過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經唱過的歌謠。”在書中,安意如挑選了《詩經》中部分篇章,加以現代解讀,用今人眼光領略其中的詩歌之美,多有時尚化的思考、語言間雜其中,并融入現代女性的獨特視角,文章清新可人,讓古典詩詞面目一新,使習慣了刻板教育的年輕讀者真正走近了詩詞的意境。這也是安意如系列圖書受到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安意如 ·古詩詞 ·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