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格林童話全集》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兩兄弟收集、整理并加工而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本書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等名篇,已成為世界各國兒童喜愛的杰作。
(德)格林兄弟 ·世界名著 ·44.1萬字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集,又稱《巨人三傳》。作者用文字再現了三位藝術巨匠歷盡苦難與挫折,依然堅定地與命運抗爭的人生歷程。他們高尚的人格、廣闊的胸襟,對夢想、真理和正義的永恒追求,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奮斗不息的“英雄交響曲”。
(法)羅曼·羅蘭 ·世界名著 ·20.8萬字
本書是福樓拜的經典作品集。為英文版,英語愛好者不可錯過。以《包法利夫人》為例,這是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的長篇小說,于1857年首次出版。小說取材于真人真事:一個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案。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農家女愛瑪的故事,寫的是一個無論在生活里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很常見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筆觸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區域,他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情感墮落的過程。作品批判了消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不良影響,尖銳地抨擊了外省貴族、地主、高利貸者、市儈的惡德丑行,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腐朽墮落的社會風習及小市民的鄙俗、猥瑣,真實地再現了資本主義發展初期在表面繁榮掩蓋下的殘酷現實。
(法)居斯塔夫·福樓拜 ·世界名著 ·20.5萬字
本書是作者的代表作,標志著霍夫曼創作的高峰,也是德國浪漫派的一部優秀作品。小說由兩部分組成:雄貓穆爾的傳記和樂隊指揮克賴斯勒的傳記。穆爾傳記從諷刺需要出發,模仿歌德《威廉·邁斯特》一類寫主人公成長過程的所謂發展小說,以自述模式描述了一只知書達理、好舞文弄墨的雄貓的成長經歷。克賴斯勒傳記部分記述了一個天才藝術家一段坎坷的人生軌跡,其人生軌跡有著作者本人的影子。這兩個部分,從小說名稱看,前者是作品的主體,其實后者才是小說的核心,形式松散,但主題是一致的,都是寫藝術家與社會的關系問題。
(德)E.T.A.霍夫曼 ·世界名著 ·29.7萬字
無父無母的奧立弗在孤兒院掙扎生活了九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板那兒學徒。難以忍受的饑餓、貧困和侮辱,迫使奧立弗逃到倫敦,又被迫無奈當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朗先生收留,但不幸讓小扒手發現,又入賊窩。善良的女扒手南茜為了營救奧立弗,不顧扒手頭領的監視和威脅,向布朗報信,說奧立弗就是他找尋已久的故人之子……
(英)查理斯·狄更斯 ·世界名著 ·31.1萬字
《巴黎圣母院》以1482年路易十一治下的法國為背景,描述了吉卜賽女郎與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羅、棄兒卡西莫多之間的糾葛,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皆被放大。長相奇丑、既聾且啞的卡西莫多有著一顆高尚純潔的心。愛斯美拉達是美麗、純潔的舞女,因不屈從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羅的欲望,被他陷害致死。卡西莫多因失去心目中的偶像而絕望,憤怒地把弗洛羅從頂樓推下摔死,自己也到公墓,在愛斯美拉達的尸體旁自盡。
(法)維克多·雨果 ·世界名著 ·31.5萬字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作者創作它時年僅二十五歲。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以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別人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之后,維特又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自殺。《少年維特的煩惱》于一七七五年問世,它的出版被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它曾震撼了德國乃至歐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德)歌德 ·世界名著 ·23萬字
本書囊括了卡夫卡所有的中短篇小說,其中《變形記》、《在流放地》、《在法的大門前》、《饑餓的藝術家》、《鄉村教師》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們均采用象征、隱喻、夸張等手法,情節生動,語言簡潔流暢;故事怪誕離奇,無確定的時間和地點,無前因后果,給人以夢幻、神秘、奇特的感覺。作品的主人公幾乎都處于一種身不由己的境地,他們在離奇古怪的世界中都有自己的目標,但往往又以失敗而告終。
卡夫卡 ·世界名著 ·34.1萬字
本書是莫泊桑兩部小說《一生》與《皮埃爾與讓》的合集。《一生》是莫泊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一部描繪諾曼底農村的風俗小說。《皮埃爾與讓》敘述了兩兄弟皮埃爾和讓因一份遺產的繼承人是弟弟,引發了哥哥的嫉妒心,做出了很多傷害弟弟及母親的言行,最后弟弟決定放棄遺產繼承權,哥哥也意識到自己的過分,決定去國外發展。
(法)莫泊桑 ·世界名著 ·21.1萬字
愛瑪外貌出眾,家境優渥,聰穎大方,似乎連上天都特別眷顧她;然而她并非那么完美,總是喜歡憑著異想天開或一時沖動,亂點鴛鴦譜。小說通過愛瑪的一個個主觀臆想在現實中一次又一次地被挫敗,演繹了愛瑪從幼稚走向成熟、最終贏得“美滿幸福”的故事。
(英)簡·奧斯丁 ·世界名著 ·28.3萬字
本書作為18世紀“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最為重要的代表作,其不僅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過程做了系統的理論描述,被譽為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
(英)亞當·斯密 ·世界名著 ·22.3萬字
《德伯家的苔絲》(Tessofthed’Urbervilles)是“漢譯世界文學名著”叢書之一,是哈代的代表作。故事講述:女主人公苔絲出生于一個貧苦小販的家庭,其父約翰·德比偶然聽說他家是古代貴族德伯的后代,便得意忘形起來,決定讓女兒到一個富老太婆家去攀親戚,以期在經濟上得到幫助。苔絲去了以后被老太婆的兒子亞雷誘奸,懷孕后離開,孩子出生后夭折。幾年后,苔絲在奶牛場干活兒,遇見牧師的兒子安吉爾·克萊爾,兩人相愛并訂婚。苔絲幾次想把自己曾被亞雷奸污的事告訴他,結婚前數日她寫了一封長信將往事告知克萊爾,她把信從房門下邊塞進克萊的屋子卻塞到了地毯下面,克萊爾沒有看到。新婚之夜克萊爾才知道了苔絲的經歷,他沒能原諒她。兩人分居,克萊去巴西發展他的事業,苔絲仍在一些農場打工糊口。命運卻讓她再次與已經披上牧師黑袍的亞雷·德伯相遇。苔絲為了母親和弟弟妹妹們的生活,她被迫與亞雷同居。不久,克萊爾從巴西回國,找到妻子并表示悔恨以往的冷酷無情。苔絲認為是亞雷·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克萊爾,毀掉了她的幸福,她殺死了亞雷。在與克萊爾一起度過幸福、滿足的五天之后,苔絲被捕并被處以絞刑。
(英)托馬斯·哈代 ·世界名著 ·28.7萬字
作者托爾斯泰的小說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紀俄羅斯社會的真實生活,描寫了俄羅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子眾多個性鮮明的典型。閱讀托爾斯泰的小說,我們仿佛置身于當時的俄國環境,真可說是身歷其境;接觸各種身份和個性的人物,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同時隨同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自然而然地對他們的遭遇產生強烈的共鳴。文藝作品主要是以情動人,閱讀優秀的文藝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產生對世界對人生的思考。托爾斯泰的一生主要是關心人,同情不幸人們的苦難,思索怎樣使人間充滿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愛,也就是宣揚人道主義精神。正是這種偉大的人格感動了并在不斷感動著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難怪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譯成最多種文字,在經典著作中印數始終占據首位。這本自傳體小說的主人公尼古連卡出生在俄羅斯一個普通的貴族家庭,住在寬敞華麗的宅第里,使喚著成群的奴仆,有專門的家庭教師,經常參加宴會和舞會,到郊外打獵,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盡管生活在溫室里,但尖銳的社會問題仍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來,身世悲慘的卡爾,寄人籬下,飽受剝削而不知反抗的農奴,大學教授們的虛偽,大學生活的放縱,政府官員的徇私舞弊,征兵制度的腐敗等。
(俄)列夫·托爾斯泰 ·世界名著 ·22.2萬字
愛倫·坡以《摩格街謀殺案》、《瑪麗·羅杰謎案》、《被竊的信》及《金甲蟲》等作品樹立了推理小說的典范,又以描畫“死之美”與“美之死”、極度的身體和心智病態、腐朽和死亡,以及對恐怖效果的刻意追求而獨步文壇,為后世的恐怖小說開辟了道路。《摩格街謀殺案》選譯了愛倫·坡各類題材的小說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他唯一一部可以算做長篇(未完)的小說,以期為無法讀完他全部作品的讀者提供一個相對精當的選本。
(美)埃德加·愛倫·坡 ·世界名著 ·31.9萬字
《獵人筆記》是一部形式獨特的特寫集。其首篇特寫《霍里和卡利內奇》初發表于俄國《現代人》雜志1847年首期上。后面的絕大部分篇章也都是陸續發表于同一雜志上。直至1852年,作者將先后刊出的二十一篇特寫匯編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發表的新作《兩地主》,以《獵人筆記》為書名,出版了單行本。至1880年,作者又加進了后來創作的三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末路》(1872)、《車轱轆響》(1874)、《枯萎了的女人》(1874),共計二十五篇,這便成了作者生前后的定本。今天我們所據以譯出的就是這樣的定本。
屠格涅夫 ·世界名著 ·25.1萬字
狄更斯,英國十九世紀一代文豪,《霧都孤兒》是其早期代表作。孤兒奧立弗·退斯特從小在貧民習藝所受盡欺凌,逃到倫敦后又不幸陷入賊窟。身邊的世界像一臺瘋狂運轉的機器,小奧立弗卻努力堅守著心底深處的純凈與高貴。這份執著終于幫他等來了柳暗花明:布朗勞先生、梅里太太等人及時伸出援助之手;與此同時,奧立弗奇特的身世也一步步真相大白。小說在深入揭示社會弊病的同時,也在英國文學目前留下一連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百多年來深受讀者愛戴。
(英)查理斯·狄更斯 ·世界名著 ·29.7萬字
笛福,英國著名小說家,《魯濱孫歷險記》是他的代表作。魯濱孫出身于中產階級,他父親常用知足常樂的哲學教育他,要他滿足現狀。但他還是抵擋不住海外新世界的誘惑,幾次三番地出海闖蕩,終于有一次被困在了一個荒島上。28年的孤島生活仍然未能阻止他的冒險精神,他憑著堅韌的毅力,在荒島上造房子、修田地、種糧食、養牲畜,硬是把荒島建成了一個世外桃源,最后終于脫險,返回了歐洲。
(英)笛福 ·世界名著 ·21.2萬字
“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是充滿壓迫、掠奪的時代,人被粗糙地分類成堆,社會混亂無序;那是充滿怒火、屠戮的時代,到處彌漫著憤怒的語言,理性被狂熱湮沒;但仍有人為了堅守正義,甘愿放棄貴族身份和巨額財產;仍有人為了理想中的清明世界,甘愿犧牲自己的生命……《雙城記》初版于1859年,英國殿堂級文學泰斗狄更斯,以戰火不斷的法國大革命為時代背景,描繪了充滿壓迫、憤怒、暴力的社會,塑造了一批在信仰崩壞的時代里,依舊保持理性、堅守正義的形象,開創了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全新時代。在《雙城記》中,你將目睹至為黑暗的社會現實,更能看到至為崇高的人性光芒。
(英)查理斯·狄更斯 ·世界名著 ·26.6萬字
福樓拜,法國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包法利夫人》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本書女主人公愛瑪是外省一個富裕農民的女兒,在修道院度過了青年時代,她學習貴族女子的談吐儀態,飽讀浪漫派作品。后來破產的父親把她嫁給了平庸、遲鈍的鄉鎮醫生包法利,這使迷戀浪漫生活的愛瑪不安于室,于是先后成為地主羅多爾夫與書記員萊昂的情婦。為了取悅萊昂,維持奢華的生活,她揮霍了丈夫的財產,還借了高利貸。后來萊昂對她生厭,債主向她逼債,她走投無路,服砒霜自殺。
(法)福樓拜 ·世界名著 ·21.8萬字
作者簡·奧斯丁以鄉紳班納特的二女兒伊麗莎白與男主人公達西的愛情故事與自我成長帶領讀者領略了英國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攝政時期的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雖是描寫愛情與婚姻,但奧斯丁一反當時社會流行的感傷小說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以其“罕見的幽默感”表達嚴肅思考與批評,探索女性在愛情中的自我發現與成長、對人格獨立與平等權利的追求。王科一先生的譯本保留了原著的古雅韻味,處處可見奧斯丁的嘲諷精髓。
(英)簡·奧斯丁 ·世界名著 ·2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