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小說月報》年度精選系列叢書,為歷史悠久的百花文藝出版社及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品牌圖書之一,也是中國年度小說佳作權威選本之一。《小說月報2018年精品集》囊括十六位優秀作家——含五位新一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年度杰出作品,他們是:石一楓、尹學蕓、胡學文、張翎、季宇、王占黑、莫言、弋舟、孫頻、馬曉麗、任曉雯、徐則臣、黃詠梅、范小青、朱山坡、小白。
《小說月報》編輯部 ·作品集 ·43.9萬字
本卷收錄1942至1949年間于香港報刊連載及成書出版的小說作品,當中包括侶倫、黃谷柳、司馬文森、陳殘云、戴望舒、茅盾等十一位作家共十三篇作品。此一時期的香港文學經歷戰亂時期的動蕩、淪陷時期的禁制、國共內戰的意識形態之爭與新時代之預期,除了既有的政治大環境寫實或縮影之意義,亦見文學在時代夾縫下反映民情生計的痕跡。入選作品除了具備一定藝術水平以外,亦大致反映了當時報刊上南北文人流動交匯的狀況,因此作者身份并不囿于土生土長或長期留港的“香港作家”,亦見斷續往返或短期過境作家的貢獻;內容上不限于發生于香港一隅的人生百態,亦見南來文人透過小說對內地甚至南洋地區一帶的記錄、懷緬與想象。
黃念欣主編 ·作品集 ·29.9萬字
本書收錄了海明威的全部短篇小說。上冊收錄了1938年出版的作家的第一部完整的短篇小說集,即“首輯49篇”,包括《乞力馬札羅的雪》等傳世名篇;另有6篇未收入“首輯49篇”,而顯然屬于同一時期的作品一并放在“附錄”中。
(美)歐尼斯特·海明威 ·作品集 ·29.4萬字
《長篇小說選刊》于2019年第二十六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辦了“文學經典70年:建構與傳播”主題論壇。本書即是《長篇小說選刊》2019年“新中國·新經典”大討論的文章和“文學經典70年:建構與傳播”主題論壇發言整理稿的合集。
付秀瑩主編 ·作品集 ·21.9萬字
本書為福克納短篇小說選的上輯,包括3部分20個故事。包括獲得歐·亨利獎的《燒馬棚》等經典作品。福克納常常以一些特殊的身份視角書寫故事,如兒童和癡傻人的視角。本選集中的《那天的夕陽》即為一例。黑人廚師南希與白人有染并懷孕,害怕回家被丈夫發覺,就待在康普生先生家里。她的恐懼通過九歲的昆汀、七歲的卡迪和五歲的杰森的眼睛傳遞給讀者,雖然這些孩子并不理解發生了什么事。他們的反應也反襯了成年白人對黑人的冷漠。福克納還善于運用傳奇手法、恐怖因素,《給愛米麗的玫瑰》中的愛米麗,多年與一具尸骨睡在一起,令人在毛骨悚然的同時,思考她以這種方法滿足自己欲望的深層原因。女性的敏感、同情心和青春意識同樣在福克納筆下得到了展現。愛米麗有著強有力的意志,但卻為男權社會所忽視。婚姻意識是女性個體意識的重要體現,但在南方社會的傳統中,她們的選擇權利受到摧殘。
(美)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納 ·作品集 ·21.6萬字
梁曉聲先生以直面現實的態度進行深邃的哲學思考和精致的文學創作,在這些作品中,他真誠而又愛憎分明地記述歷史,深入剖析復雜多變的社會問題,其中滲透了社會歷史的變遷、風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靈的內省。他的作品因此被稱為“史性與詩性的綜合體”,承載著重要的文學價值、史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梁曉聲 ·作品集 ·26.6萬字
本書是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合集,歐·亨利的作品中以描寫紐約曼哈頓市民生活的作品著名。其作品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場面,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乎意料,又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百科全書”。
(美)歐·亨利 ·作品集 ·27.9萬字
這是揚州作家湯成難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其創作于各個時期的小說十七篇。不論是《一棵大樹想要飛》中那個早年在百貨大樓門口弄丟了兒子,后來用余生一直在尋找,最后發現兒子成了為害一方的人渣而備受打擊的修鞋師傅老張,還是《奔跑的稻田》中那個年屆五十仍心向遠方,對自己的種稻理想有著童話式追求的農民父親,抑或《共和路的冬天》中那對因英雄主義而結婚,最后敗給了日常生活的夫妻,《老胡記》里用寫詩的手切牛肉的老板胡大江、喜歡用講述“別人”的故事來疏解自己苦悶的王秀英,《我們這里還有魚》中那個被生活折騰得服服帖帖、力不從心的文藝青年姨父……湯成難以江南的詩意寫了這些小人物日常的卑微。那些混雜在一地雞毛中的世俗溫情,那些在隱忍中仍然對光明充滿渴盼的喜怒哀樂,便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存。
湯成難 ·作品集 ·20.3萬字
《吶喊》是魯迅于1918-1922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合集,生動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無情地嘲諷了復雜的社會矛盾,對舊中國落后的社會制度以及腐朽的觀念展開了深度的分析和控訴。該書文筆優美,敘述感人肺腑,實屬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代表作。
魯迅 ·作品集 ·20.1萬字
本書包含了《二馬》、《牛天賜傳》兩部作品。《二馬》講述了二馬爺倆兒和溫都母女之間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牛天賜傳》描寫一夫婦看到門口有一個小孩子,把他撿回來了。老兩口正好沒有生育。這個孩子是老天爺給的就叫牛天賜,天賜什么都不會做,養父母的培養下成了名人。
老舍著 丁聰繪 ·作品集 ·24.7萬字
本書為《劉心堯中短篇小說選》,收錄作者中短篇小說8篇,包括4D和一條叫3D的狗、守望烏珠穆沁、一個人的村莊、美人大蔓菁、停車起步、突發事件、卿本癡狂、不要對我好。煩人瑣事和不平凡的經歷交錯著,鄰家常人與個性鮮明的主人翁不斷映入眼簾,那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卻有著本身的必然性,從不同側面反映生活中的哲理與人性。作者為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長篇小說《此岸彼岸》《塞北塞北》獲2014年廣東網絡文學院與騰訊文學合作舉辦的“網絡正能量”小說征文大賽中篇小說獎,發表各類題材作品200多萬字。
劉心堯 ·作品集 ·21.3萬字
《梁曉聲文集·中篇小說》盡可能完備地收錄了梁曉聲迄今創作的全部中篇小說,愛憎分明地記述歷史,深入剖析復雜的社會問題,其中滲透了社會歷史的變遷、風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靈的內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史詩式地描繪了時代的全景。
梁曉聲 ·作品集 ·27.2萬字
梁曉聲 ·作品集 ·26.1萬字
著名作家從維熙的文集,共14卷。收錄從維熙自文學創作以來,縱貫文壇60余年的重要作品。包括小說卷10卷,紀實文學、散文4卷。
從維熙 ·作品集 ·24萬字
本套裝共四冊,分別為《天堂旅行團》(張嘉佳2021全新長篇力作)、《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熱銷千萬現象級作品)、《云邊有個小賣部》(2018重磅新作)和《讓我留在你身邊》(2020年修訂版)。《天堂旅行團》:生命的終章,我踏上了一段旅途。開著破爛的面包車,穿越幾十座城市,撕開雨天,潛入他鄉,盡頭是天堂。淺藍的天光,泛紫的云層,路燈嵌進夕陽。山間道路彌漫著一萬噸水汽,密林卷來風聲,我闖進無止境的夜里。她說,天總會亮的。那么,我們一起記錄下,凌晨前的人生。《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這是張嘉佳獻給你的心動故事。起初以“睡前故事”系列的名義在網上瘋狂流傳,幾天內達到1500000次轉發,超4億次閱讀,引來電影投資方的巨資搶購,轉瞬便簽下其中5個故事的電影版權。每1分鐘,都有人在張嘉佳的故事里看到自己。讀過睡前故事的人會知道,這是一本紛雜凌亂的書。像朋友在深夜跟你在敘述,敘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那么多篇章,有溫暖的,有明亮的,有落單的,有瘋狂的,有無聊的,有胡說八道的。當你輾轉失眠時,當你需要安慰時,當你等待列車時,當你賴床慵懶時,當你飯后困頓時,應該都能找到一章合適的。我希望寫一本書,你可以留在枕邊、放進書架,或者送給你覺得重要的那個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隨便打開一篇就可以了。《云邊有個小賣部》:讓劉十三陪著你,走進云邊鎮的春夏秋冬,見證每一場相遇與離別。“有些人刻骨銘心,沒幾年會遺忘。有些人不論生死,都陪在身旁。”滿鎮開著桔梗,蒲公英飛得比石榴樹還高,一直飄進山腳的稻海。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后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外婆說,什么叫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里,所以叫故鄉。劉十三就這樣,看著小女孩像夢境一般,馬尾辮,眉清目秀,向他走過來。毫無疑問,劉十三認為,這場面會銘記一生。愛情必須給予。和普通的年輕人一樣,劉十三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只有尚未到來的未來。山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海。山風微微,像月光下晃動的海浪,有的,沒的,溫和而柔軟,停留在時光的背后,變成小時候聽過的故事。為別人活著,也要為自己活著。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讓我留在你身邊》是張嘉佳以自己領養的狗狗女兒梅茜的視角寫成的一本暖心故事集。這本書也是張嘉佳的特別作品,修訂一整年,增補完整的全新版本,為大家講述一只分期付款買來的金毛狗梅茜的故事。這一個個故事,看似是梅茜眼中的時間與距離、擁有與消逝,但也是張嘉佳講給千萬人的故事,是一份汪星人送給地球人的溫暖禮物。梅茜的朋友就好像是我們身邊的朋友,梅茜的日常生活就好像零距離地發生在我們身邊,梅茜也好像就一直在我們身邊。
張嘉佳 ·作品集 ·41.2萬字
本書寫的是1946年華北農村的土地改革斗爭。作者原計劃在小說中寫三個部分:斗爭、分地、參軍。后來寫成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不過這一部分在結構上有頭有尾,獨立成書,構成一部完整的長篇。這部小說以桑干河邊暖水屯為背景,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土改中農村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展現出各個階級不同的精神狀態,讓讀者看到中國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已經踏上了光明大道。本書收錄了丁玲的十篇短篇小說、長篇小說和散文作品。
丁玲 ·作品集 ·23.7萬字
博爾赫斯的嫡系傳人,阿根廷文學巨匠塞薩爾·艾拉傾力打造;連續入圍布克國際獎、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短名單,《2666》作者羅貝托·波拉尼奧鼎力推薦。《音樂大腦》是阿根廷作家塞薩爾·艾拉的短篇小說集,其中包括了:《音樂大腦》《畢加索》《磚墻》《購物車》《雅典娜雜志》《狗》《兩個男人》,以及譯者孔亞雷老師本人撰寫導讀。該短篇集中的故事均充滿奇妙的幻想,情節走向突破了讀者的預期,也并不刻意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常常缺乏明確的結局。也就是說,小說《音樂大腦》實際上是為讀者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也從另一個方面把每個故事構架都編織得更為充盈飽滿。《上帝的茶話會》是阿根廷作家塞薩爾·艾拉的短篇小說集,也是“塞薩爾·艾拉作品系列”中比較具有特色的一本,其文檔字數共計6萬字。除了代表作《上帝的茶話會》之外,該小說集還囊括了艾拉其他的許多經典篇幅,比如《千滴油彩》《阿勞科公園的植物樹雕熊》《貧困》《罪犯與漫畫家》等。《鬼魂的盛宴》是阿根廷作家塞薩爾·艾拉的中篇小說,也是此次“塞薩爾·艾拉叢書系列”中的一本。小說以智利為文化背景,講述的是年輕姑娘帕特莉收到一群鬼魂的邀約,午夜十二點從高樓躍下赴宴的故事。《艾拉醫生的神奇療法》是阿根廷作家塞薩爾·艾拉的中篇小說集,也是“塞薩爾·艾拉作品系列”的其中一本,總共包含了三部中篇小說:《艾拉醫生的神奇療法》、《椴樹》和《阿爾卑斯山日記片段》。這三部故事均采用第一人稱的敘事口吻,魔幻現實主義創作風格,以及意識流式的敘事結構,講述了發生在主人公周邊的一些故事。
(阿根廷)塞薩爾·艾拉 ·作品集 ·34.8萬字
《金剛結》是一本個人小說集,包含長篇小說《金剛結》和短篇小說《感恩果》。《金剛結》講述了一個父母兒子互相思念、互相尋找的故事。母親呂思麟生下兒子葉慶生后,為了追求夢想遠離家庭去了北京,三十八年后兩人重逢;父親葉龍臺1948年前往臺灣,從此與兒子相隔兩岸,1987年去世,最終未能與兒子重逢。《感恩果》通過刻畫在汶川地震中幸存,長大成人后成為護士參加抗疫的主人公文安,講述新冠抗疫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歌頌醫護工作者的敬業精神。
顧樂生 ·作品集 ·24.4萬字
梁曉聲 ·作品集 ·38.2萬字
百花文學獎是目前中國小說界的風向標,本書收入的獲獎作品是2017到2018年度中國當代小說創作的代表性作品,既有在當代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家,也有目前活躍且有向上趨勢的新銳小說家,構成了中國文學完整的“小說創作梯隊”;獲獎作品內容豐富多彩,貼近現實,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當下意義,使本書具有了完全不同于一般同類作品集的獨特魅力。本書于《小說月報》《小說月報·原創版》近兩年刊登的作品中,由讀者大眾以及專家評委遴選出筆力更為雄健、格調更為高遠的佳作呈現給讀者,在文學性、思想性、藝術性等方面,體現了當代文壇華語小說創作較高水平。本書同時包括了《小說月報·原創版》中刊發的原創作品及《小說月報》登載的選載小說,其多元的文化內涵將帶給讀者更為豐富的閱讀體驗。
《小說月報》《小說月報·原創版》編輯部 ·作品集 ·2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