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五代史通俗演義》為“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叢書之一種,敘述了“元首如弈棋,國家若傳舍”,生靈涂炭、流血漂櫓的五代十國歷史。作者筆下描摹的不僅是這一時期的紛紛亂象,更旨在揭示其根源,并以史家的見地聯系了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的社會現實,正是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本書的史料選取兼收嚴擇,創作上又富有鮮明的演義小說特色,是跨越時代的通俗文學代表作。
蔡東藩 ·歷史 ·34.7萬字
東晉,中國歷史上一部獨一無二的“故事會”:正統的皇權政治逐漸旁落,獨特的個人魅力得到釋放。以王(王導)、庾(庾亮)、桓(桓溫)、謝(謝安)為代表的四大家族交替登場,他們或各懷私心、相互傾軋;或精誠團結、共赴患難;或觥籌交錯、風流俊賞,共同書寫了江南半壁的神奇一筆。他們與北方的氐秦、慕容鮮卑集團交相輝映,以極具魅力的大智慧攜手構建了魏晉南北朝三百年亂世中難得的“人性天堂”。
何宙檣 ·歷史 ·23.1萬字
本書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糅合民間傳說、趣聞軼事、野史,搜尋中進一步錘煉加工,作品還原歷史,將人物放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揭示其性格、命運,演繹人物的悲歡離合。展示給讀者一個嶄新的僧格林沁。
劉學慧 ·歷史 ·46.3萬字
當代文學中,像《前驅》這樣記述大革命時代共產黨人的作品,屈指可數。而《前驅》絕非補白之作,它具備了革命題材小說經典的元素。本書描寫1926-27年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為骨干的武裝隊伍,在北伐中的斗爭生活故事。著重表現了幾個共產黨員士兵和連、營長的光輝形象,并細致地刻畫了主人公青年連長萬先廷的成長過程。同時揭露了蔣介石篡奪革命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和北洋軍閥吳佩孚的垂死掙扎。
陳立德 ·歷史 ·42萬字
權力與愛情總難以兼得,真相與死亡卻如影隨形——1540年冬,亨利八世迎娶了第四任妻子。雖然頭戴后冠,克里夫斯的安妮卻只能感受到徹骨的寒意——第二任王后安妮·波琳的幽魂從未遠離。一度死里逃生的簡·波琳,為何要費盡心機重回吞噬了自已丈夫和他姐姐的宮廷?而安妮的表妹,年僅十四歲的凱瑟琳·霍華德,能否再現波琳家的輝煌?波琳家的遺產,是權力,是財富,也是悲劇的種子……《波琳家的遺產》主角為三位宮廷女性——亨利八世的第四任王后克里夫斯的安妮、第五任王后凱瑟琳·霍華德以及第二任王后的妹妹簡·波琳。這三位與晚年的亨八關系極為密切的女性處在都鐸政治風暴的中心:亨利“殺妻”惡習的陰影始終籠罩著安妮,在這段并不足夠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她也親身體會到了這名反復無常的君主對權勢與欲望的追捧;凱瑟琳親眼目睹過王后表姐的悲劇,卻仍要飛蛾撲火,追逐自己不應得的一切;而簡表面與歷任王后交好,實際卻有著不可告人的灰暗一面……
(英)菲利帕·格里高利 ·歷史 ·28.9萬字
當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之后,王洵決定放手一搏,帶領麾下六百多名弟兄和商隊請來的保鏢、剛剛收編的兩伙馬匪,直撲昔日的大宛國的都城柘折。并以大唐天使的身份,命令藥剎水沿岸眾諸侯,速速領兵前來助戰。藥剎水沿岸諸侯既不敢招惹大唐,又不相信王洵憑著不到兩千烏合之眾能攻破號稱西域第一堅城的柘折。表面上帶兵到城外“襄助王師”,實際卻打起了坐收漁利的主意。卻不料王洵一戰破城,徹底震懾了西域各國的軍心民心。
酒徒 ·歷史 ·24.8萬字
《楊家將傳》用通俗生動的語言敘述了我國歷史上北宋初年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時期征服北漢、遼國及西夏等北部、西部邊疆政權、統一中原的故事。書中著重描寫了楊家將三代男女老少英雄為國出征、為統一中國而忍辱負重、浴血奮戰的可歌可泣的事跡,塑造了楊業、楊六郎、楊宗保、佘太君、穆桂英等英雄人物,鞭撻了潘仁美、王欽若等僅為一己私利而妒賢忌能、出賣民族和國家利益的奸臣、貪官的丑惡行為。小說大膽地、飽含激情地塑造了一大批巾幗不讓須眉的楊門女將形象,她們武藝超群,性格豪放,聰慧靈秀,叱咤疆場,完全擺脫了封建禮教那一套婦德女訓、尊卑等級的枷鎖,為平民百姓家喻戶曉,津津樂道。《說呼全傳》又名《呼家將》、《呼家后代全傳》、《紫金鞭演義》,共十二卷四十回,作者名已佚,最早可見的版本為清代乾隆年間的金閶書業堂刊本。主要講述了宋朝仁宗年間,呼延贊之子呼延丕顯被奸臣龐文陷害,全家滿門三百余口被殺,呼延丕顯之子呼延守勇、呼延守信與奸臣斗爭的故事。
(明)熊大木 (清)佚名編撰 ·歷史 ·27萬字
《三國》是吉川英治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文化與日本氣質交融的極致作品。在日本,受《三國》影響的歷史學家、政治家、企業家、文學家和藝術家不勝枚舉,他們把《三國》奉為歷史巨著、政略大全、商戰寶典和勵志奇書,從中學習歷史文化、成功之道、處事方法、領導理論等。《三國》系列共五部,這是第三部,內容包括全十卷中的孔明之卷和赤壁之卷。孔明之卷:劉備從徐庶口中得知了隆中賢人——臥龍先生諸葛亮,便帶著關羽、張飛二人三次前往草廬拜訪,終于得見。二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暢談天下大事。赤壁之卷:諸葛亮前去東吳與江東眾謀士展開舌辯,說服孫權聯合抗曹。龐統向曹操獻連環計,將戰船連為一片。諸葛亮先憑借地利草船借箭,后利用天時巧借東風,黃蓋假降乘機火燒赤壁,大破曹軍。三足鼎立之勢便成。
(日)吉川英治 ·歷史 ·25.9萬字
杜鵑新婚之夜被人下毒,雖然最后被孫駝子妙手救回,這件事卻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所有目睹者的想法。遭逢大變的程名振和王二毛兩人慢慢變得冷血。奉張金稱的命令,他們帶領巨鹿澤豪杰東征西討,多次打敗官軍,洗劫了無數村落,殺起人來不再手軟。但是,殺戮之后,卻感到無比的空虛。面對氣焰熏天的巨鹿澤流寇,武陽郡長史魏征逼不得以,使出了離間計。張金稱識破了這個計謀,心里卻留下了一個陰影。陰影在誤會中一點點變大,終于有一天,陰謀結出了果實。張金稱與程名振反目,巨鹿澤再次四分五裂。隨后,大批的敵人從四面逼了上來。
酒徒 ·歷史 ·23.1萬字
玄奘與龐大的使團、護衛隊伍踏上東歸的旅途,渡過湍急的印度河,玄奘用十年光陰游歷過的印度正在他身后逐漸遠去。使團之間不時迸發出的矛盾沖突、西域路上橫行的匪盜不斷擾亂著旅途的寧靜,高聳入云的婆羅犀那大雪山,更阻斷著僧人東歸的旅程。風云變幻的大漠邊陲,戰爭與兼并似乎是永恒不變的主題。穿過大沙漠,途經于闐,玄奘終于抵達了大唐的邊關,大唐的帝王又將會怎樣對待這個當年私渡出關的僧人?19年+56個國家+110個城市+1335卷經文+5萬里路=玄奘西行。新興的大唐王朝、馬背上的突厥人、神秘的中亞、多種思想大碰撞的印度……一一展現在玄奘這樣一個孤獨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類徒步史上難以逾越的偉大的探險。
昌如 ·歷史 ·32.6萬字
竇建德執意北伐博陵,程名振勸諫無果,只好努力保全竇家軍的后路。在與柴紹的戰斗中,不幸暴露了自己的全部實力。竇建德兵敗歸來,愈發覺得程名振對自己是個威脅,同時又看上了平恩三縣的膏腴之地。便擺下鴻門宴準備捉拿他。靠著舊相識蔣百齡的幫助,程名振連夜逃走,并趁機救下了被竇建德囚禁的好朋友王伏寶。
酒徒 ·歷史 ·23.6萬字
蘇東坡是一個傳奇,他詩詞書畫,無不精通,其文豪放自如,文采斐然,被廣為流傳,千古傳誦;他又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曾任翰林學士,身居高位,參與朝廷重大決策,成地方大員后又造福一方,備受百姓愛戴;他對所有人平等視之,他的朋友圈上至皇帝高官,下至平頭百姓,既有文人墨客,也有僧侶乞兒;他是一名真正的儒士,卻又深得佛家與道家的思想精髓……蘇東坡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顆巨星,熠熠生輝,逾千年而不暗淡。其偉大人格和赤子般的精神,隨著時間的洗禮,越發令人矚目。本書作者歷時數年,幾易其稿,剖析蘇東坡的生命歷程,打開其豐富的內心世界。翻開這本書,一個真實立體的蘇東坡躍然紙上,深入閱讀,蘇東坡傳奇而跌宕的一生,如在眼前。
許葆云 ·歷史 ·26.6萬字
本故事是以苦難、大愛、勵志、感恩為宗旨。以父親的成長過程為主線,還原了驚世駭聞的民國十八年年饉時,發生在重災區關中西部的真實故事,一家人在逃荒途中,只因表姑姑的半道追隨,開啟了故事情節發展的深度與廣度,再顯人生百態的丑陋與善良。幼年痛失雙親的父親,一生命運坎坷,奇遇不斷,絕望中獲得重生。為感恩小腳大娘的養育之恩,一根麻繩起家,用智慧和勤勞,以及過人的膽識和拼搏精神發家致富的歷程!
蝸居夫人 ·歷史 ·42.6萬字
本書獲第十三屆十月文學獎·長篇小說獎,是一部以漢代史實為背景的的歷史小說,是一帶一路主題出版的優秀文本。本書真實再現了疏勒城保衛戰中東漢將軍耿恭在奇臺縣境內的石城子,也就是《后漢書》中記載的疏勒城,與匈奴人打過的艱辛一仗。從春天打到來年的冬天,300人與上萬的鐵騎血戰,寧愿戰死餓死渴死,不后退,不逃跑,不投降,最后只剩下26人,護衛著城頭的軍旗,直到援軍到來。它不僅證明了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朝,西域就成了中華版圖的一部分,更表現了中華兒女為了維護祖國尊嚴不屈不撓奉獻犧牲的氣節。
董立勃 ·歷史 ·20.2萬字
本書以絢麗的色彩,史詩的語言,獨特的構思,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上,書寫了古代偉大史學家司馬遷波瀾壯闊的悲劇一生。既可讀出司馬遷的巨大天才和偉岸人格,讀出了作者的寄托。只有在兩千多年后的,經歷了百余年反封建斗爭的曲折艱難,終有望走出“天道循環”的怪圈,有望創建一個偉大的“人國”時,人們才有可能走上高一層的平臺,以新的眼光和胸襟,去重新發掘古老的英雄事業,這是這部小說的可貴可喜可議之處。
柯文輝 ·歷史 ·43.2萬字
為何唯有南明出現“二百里二帝”現象?明將施瑯降清只是基于利益的選擇嗎?北伐初期勢如破竹的鄭家軍為何以失敗告終?堅船利炮的荷蘭人為何陷入守城戰?德川幕府是否曾借兵給鄭氏一族?本書以鄭成功的生活和仕途為線索,全景式展現了一六四四年至一六六二年這十八年間,波譎云詭、形勢激變的亂世風云,生動刻畫了諸多歷史人物,通過深入還原重大歷史事件,探討了南明時期復雜的派系關系與明爭暗斗,以及利益權衡之下的人性選擇。
(日)陳舜臣 ·歷史 ·21.8萬字
許葆云 ·歷史 ·26.4萬字
《元史通俗演義》為《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系列書之一,敘述了元朝將近100年間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歷史,堪為通俗史著的經典。該書取材謹慎,主本信史,旁征野史,是了解元代歷史的入門書。
蔡東藩 ·歷史 ·30.6萬字
面對全球化的潮流,為了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創造力,在認識和解讀費孝通先生"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論"的結構論的同時,還要認識和了解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的過程論。文化基因的凝聚力、邊疆對中央的向心力、草原與農業的親和力是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的原因。中華民族從多元走向一體的互動軌跡歷經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聲中誕生,既標志著中華民族形成階段的終結,又標志著中華民族發展階段的開始。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建構與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一定要匹配起來,用國家之手促成兩者的"美美與共",定將會使中華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徐杰舜 劉冰清 羅樹杰 ·歷史 ·35.2萬字
“靖康之變”,金朝南下,擄走徽、欽二帝,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本作的故事發生在“靖康之變”的次年,1128年。南宋初建,當權者疲于應戰亦不愿應戰,坐視北方領土逐漸陷落;金朝對南宋已然虎視眈眈;遼雖陷入混亂,但仍有不少有心之人積極謀劃復國之事;高麗偏安一隅,但對時局卻有著清醒的認知。多方勢力匯聚登州沙門島,在這個本是重犯流人服役的地方,命案接連發生。圍繞遼國皇族、北宋至寶天圣銅人,馬擴,呼延慶,洪芻,李清照,甚至渤海國公主,在亂世之下,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們也不過是螻蟻,在大宋江山傾頹,各方力量角逐之際,他們的命運又如何呢……關于中國古代的探案小說本就寥寥無幾,以古時流放地為舞臺的小說更是罕見。本作很好彌補了這個領域的空白。題材新穎,文筆流暢,結構嚴謹。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古代歷史文化,了解風波詭譎的亂石,先賢們如何堅守赤子之心,拋灑熱血,能增強民族認同感,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吳蔚 ·歷史 ·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