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穿越了,成了太子,可惜卻是亡國太子……靖康之恥到來,太子只能逃出開封,女真人追殺他、康王趙構也在追殺他,后來不得已逃到了西北,奈何西北還有權臣折可求存在……斗倒了折可求,終于掌管了朝政,一步步發展軍力,發展經濟,先是占領關陜、川蜀,然后是南下滅康王,最后是北上滅金……走過路過的朋友,千萬點擊進去看看,保證很精彩,保證不讓你失望。南北宋年間,你喜歡的那些英雄人物岳飛、韓世忠、王重陽都在其中,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小人物也在其中。
重生武大郎 ·歷史 ·19萬字
以歷史上最亂內斗為藍本,以歷史上唯一一位兩朝皇后羊獻容為第一視角,寫其五廢六立跌宕起伏的一生,寫西晉滅亡的過程,寫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時間跨度從八王之亂的第二階段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光熙元年306年),經永嘉之亂(公元307年—311年),至洛陽被攻破,西晉滅亡。“站在門早不知去向的城門前,終于明白,與失去百姓對這個政權的歸順和忠誠相比,這些年我失去羊家的榮耀,士女的尊嚴,皇后的頭銜,根本不值一文。他們投過來的眼睛深處,藏著這個政權讓他們陷入困苦災荒的疲憊和麻木。”劃重點:根據史書創作,并不是史書。
世紀古湯 ·歷史 ·72.8萬字
本套書為金雀花與都鐸系列叢書包括:《河流之女》《擁王者的女兒》《紅女王》《白公主》《永恒的王妃》《女王的弄臣》《最后的都鐸》共7冊。聚焦中世紀末期英國王室女性,第一視角書寫“她歷史”,全方位展示“玫瑰戰爭”“都鐸王朝”背后的紛爭。
(英)菲利帕·格里高利 ·歷史 ·195萬字
《七十二朝人物演義》又題《七十二朝四書人物演義》,共四十卷。書中的“七十二朝”,非為七十二個朝代。歷史演義小說,是明代的一部較為特殊的白話小說集,此書為明朝后期的作品,作者已無從考證。小說每卷一篇,演繹一古人的故事。與眾不同之處是,這四十篇文字正文所寫的人物和事件都源于“四書”,每卷題目也均取自“四書”中的原句。因為所描寫的“四書”中提及的人物分屬于春秋列朝,“那時天下有七十二國”(卷35),所以稱為“七十二朝人物”。作者意在通過書中人物的品行從正反兩方面勸誡世人,所以本書不失為一部較佳的警世小說。本書版本有兩種,明刊本和清光緒丁西上海十萬卷樓石印本。明刊本每卷都有總評、又評和眉批,書前有磊道人敘篇。清光緒丁西上海十萬卷樓石印本分《李卓香先生秘本》《諸名家匯評寫像》,李卓吾是托名。
佚名 ·歷史 ·11萬字
朱元璋駕崩后,建文帝削奪藩王兵權。眼見大禍將至,燕王朱棣在與朝廷博弈的同時也開始暗中積蓄力量,終于在生死存亡之際絕地反擊,起兵靖難。而面對坐擁天下的朝廷,僅有北平一隅的燕藩猶如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的拍打下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如何才能殺出一條生路,成為朱棣亟待破解的難題……
云石 ·歷史 ·87.5萬字
《唐宮二十朝演義》又稱《唐代宮闈史》《唐代宮廷艷史》《唐代宮廷秘史》。本書從隋煬帝說起,到趙匡胤登基統一中原止,講述唐朝二十代皇帝宮廷歷史。喜歡歷史的讀者不可錯過。作家依據正史,旁采各家筆記雜著,搜羅詳備,申詳糾謬,抉擇謹嚴,凡這時期的宮闈秘聞,朝野遺跡,以及名士、美人、英雄、豪杰之遺聞軼事,無不筆之于書。全書結構嚴謹,疏密得體,一氣呵成,灑灑如貫珠;文筆生動富麗,所寫事件、人物,場面如在,形象欲活;演繹行于稽考之后,勸懲寓于談笑之間,描摹渲染,皆成妙諦。文字淺顯而多情趣,余味無窮,讀之令人愛不釋手。
(清)許嘯天 ·歷史 ·4.9萬字
18世紀末,美國誕生了,但是在列強的封鎖下,經濟狀況舉步維艱,陷入困境。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皇后號”跨洋過海,戰勝艱難險阻,首航中國,來到乾隆時期的廣州,受到了中國政商各界的熱情接待和幫助,從而開通了東西方商貿通道,同時也揭開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序幕!這部小說詳盡敘述了這一過程,對中美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給予了高度禮贊,突出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昭示了國家關系歸根結底是人民之間的關系。
丁維忠 ·歷史 ·23.8萬字
今年是農歷甲申年。自1944年3月19日,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重慶《新華日報》連載至今,又過了整整一個甲子。《甲申三百年祭》編著者郭沫若。郭沫若同志的《甲申三百年祭》,寫于一九四四年,是為了紀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勝利三百周年而寫的。這篇文章先在重慶《新華日報》發表,后來在延安和各解放區印成單行本。
郭沫若 ·歷史 ·1.8萬字
《繪芳錄》是我國一部經典的歷史古典書籍,為清代白話長篇世情小說。又名《繪芳園全錄》、《紅閨春夢》,寫的是祝柏青、陳小儒、王蘭、江漢槎等金陵名士與名妓的故事。雖屬狹邪小說,但它有別于一般以狎妓為主要內容的同類小說,不僅寫了名士和名妓相戀,而且著重寫了名士身為朝廷達官重臣,不以娼優為賤,不以娶妓為辱,反而盛贊娶妓歸隱后的風流生活,因此頗具特色。小說文筆流暢,艷而不穢,其中描寫祝柏青與聶慧珠的戀愛悲劇,有一定的思想意義。這部成書于晚清的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這樣一個仕宦集團:他們為官清廉正直,富有強烈的正義感,曾長期與朝內外的奸佞進行頑強而又策略的斗爭,并最終獲得勝利。表達的主旨在今天讀來,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他們尊重女性,誠摯平等地對待自己所愛的人,從而獲得了較為純潔的愛情。同時又非常珍視友情,在鏟除了朝中奸臣之后,為了充分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天,他們過著無拘無束、自由高雅的生活,實現了帶有濃重的儒家思想色彩的人生理想。讀來既有瀟灑恣意的一面,又能感受到快意人生的樂趣。
西泠野樵 ·歷史 ·5.5萬字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辛亥革命前夕,一個叫長亭鎮的江南古鎮。小說生動地敘寫了杜小鵝由一個弱女子成長為一名英勇的女革命黨人的曲折歷程。故事以杜小鵝的個人復仇始,以民族革命終,在多變動蕩的歷史年代,國仇家恨交織在一起,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產生了共鳴。小說多線索交織,現實與回憶頻繁切換,作者以一種鏡頭感很強的影視化手法,真實地展現出一幅現代中國社會革命風云變幻的壯麗畫卷,塑造出了為了家國天下無畏抗敵的俠士群像。
海飛 ·歷史 ·7.7萬字
《敦煌本紀》是魯迅文學獎得主葉舟所創作的國內首部為敦煌立傳的長篇小說,獲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獎。小說以清末民初的敦煌沙州古城為敘事原點,以莫高窟為信仰高地,以當地三大家族的興衰命運為線索,描寫了敦煌大地上一系列驚心動魄的生死傳奇,更勾勒出二十世紀初葉動蕩的時代圖景,以及河西走廊的千年歷史縮影。小說融會了古典詩詞與西部俚語,穿梭于虛構及想象之間,運用生動洗練的白描語言和雄渾流暢的敘事風格,塑造出百余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蒼生赤子、落日佛窟、鳥獸神祇歷歷可見,悲歡離合、人世浮沉、恩義公忠各呈命運,作者以此來探究莫高窟的經卷之謎,追問敦煌的前世今生,并以百萬字的篇幅回答“何以中國”這個神圣的課題。
葉舟 ·歷史 ·34.1萬字
《涼州十八拍》是實力派詩人、魯迅文學獎得主葉舟聚焦河西走廊歷史、地理、文化,嘔心瀝血創作的一部縱橫歷史、氣勢雄渾、蕩氣回腸、人物眾多、包羅萬象的長篇史詩小說。小說以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河西首郡涼州為原點,以現代版的“趙氏孤兒”為故事內核,以詩性飛揚、韻味深厚的敘事語言,著力塑造了一批來自民間且擁有文化自覺與大義擔當的涼州子弟、義勇之士和熱血少年。在山河板蕩、世道澆漓、軍閥踐踏、官衙腐敗的大時代當中,他們心系家國命運,滿懷忠義豪情,守護河西大地,進而演繹出了一場場生死不棄、驚天撼地的悲壯故事。小說成功融會中國傳統文學的精髓與現代文學的想象,技法嫻熟,貫通中外古今。
葉舟 ·歷史 ·121萬字
本書是一部不可不讀的清代歷史小說,主要講述起于滿清,終于宣統帝遜位,共294年的歷史。對喜歡清代歷史的讀者來說,本書不可錯過。滿清入關后,成為繼蒙古人之后的第二個外來政權,近代中國版圖大致確定。當西方世界因工業革命而瞬息萬變之時,處于停滯狀態的清帝國閉關鎖國。鴉片戰爭將中國史拉到近代史范疇之中。接著的半個世紀,清帝國處于內憂外患。后雖有洋務、維新等變法改革實行,卻因守舊派勢力的阻撓而告終。義和團的排外運動導致八國聯軍的入侵,庚子賠款后清帝國已無力再振。武昌一役,不僅結束了清帝國的國脈,也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時代。
蔡東藩 ·歷史 ·4.2萬字
本書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糅合民間傳說、趣聞軼事、野史,搜尋中進一步錘煉加工,作品還原歷史,將人物放在特定歷史背景下揭示其性格、命運,演繹人物的悲歡離合。展示給讀者一個嶄新的《奕訢》。
徐前 ·歷史 ·68.5萬字
張學良和蔣介石是中國觀代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他們相交于中國社會最動蕩不定的年代,幾乎聯袂介入了全部重大歷史事件,而其歷史糾葛,從來眾說紛紜,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選文集:張學良和蔣介石》以頗具權威性的史料,較為詳細地記述了張學良和蔣介石沉浮相關、衰榮相聯的特殊關系,寫出了他們之間或親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變化,都曾給予中國歷史以極大影響……
王朝柱 ·歷史 ·25.6萬字
從秦朝到民國2000余年歷史,蔡東藩以正史為經、軼聞為緯,用《三國演義》式的語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寫成了這套中國最完整的歷史小說。從1915年開始創作《清史通俗演義》,至1931年《后漢通俗演義》出版,整套《歷朝通俗演義》耗時十年才全部完成。這套小說除極具故事性、趣味性之外,還極其重視史料的真實性。不但可以作為一般的休閑讀物,也可以作為歷史愛好者的參考書。
蔡東藩 ·歷史 ·34.5萬字
明朝天啟元年,唐崖土司覃文瑞薨逝,其長子覃鼎即位,年僅二十。總理覃文忠手握重權,攝政唐崖。其人野心勃勃,欲全面掌控唐崖權力。唐崖官寨看似平靜無事,實則暗流涌動,面臨內憂外患,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奪權之爭。同時,《唐崖》也是一個少數民族擁護中央政府、參與平叛的主旋律故事,主人公覃鼎也成就了一段英雄美人的浪漫傳奇。覃鼎協助中央政府平定叛亂、消弭內患后,建牌坊一座,上書“荊南雄鎮,楚蜀屏翰”。唐崖始強。
楚西鵠 ·歷史 ·25.6萬字
本書主要講了經過五代十國后,趙匡胤黃袍加身,采用杯酒釋兵權將大權集中到自己手里。在強干弱枝的基本國策下,文人政治解決了前朝武人篡奪帝位的機會,也塑造了文化層面的人文帝國。卻也無法突破政治亂象,政局紛紛擾擾。本書以章回體結構,文章通俗,點評機智,真實再現了中華文明歷史演進波瀾壯闊的進程,敘述了宋代的興亡。塞北強鄰外患不斷,一場靖康之難而失去了半壁江山。靖康后,高宗趙構在天堂之下的蘇杭重建了帝國,也失去回歸中土的幻想。作者以一己之長訴之史筆,以期用通俗演義的形式講述中國歷史,來幫助國人從歷史的啟迪中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
蔡東藩 ·歷史 ·5.5萬字
二月河帝王系列,包括《康熙大帝(4卷)》,《雍正皇帝(3卷)》,《《乾隆皇帝》(6卷)》。三卷皇帝,合起來看,是一幅氣勢恢宏、大氣磅礴、百科全書式的清朝盛世之歷史長卷圖。
二月河 ·歷史 ·458萬字
姜尚,字子牙,俗稱“姜太公”,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家、軍事家、韜略家,周朝的開國元勛。他博學多聞,滿腹韜略,垂釣于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在協助周文王、周武王征伐般紂的過程中,高屋建瓴,縱橫捭闔,既出謀劃策,也親臨戰場,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在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姜子牙都有著卓越的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本書詳細描繪了商末周初,商朝內亂不止,最終被西周取代的歷史更替的畫面。在此過程中,姜子牙、妲己、紂王、申公豹等眾多人物形象,個性鮮明,被作者褪去了籠罩在其身上的濃厚的神話色彩,還其以“人”而非“神”的面目。同時,本書還否定了“女人是禍水”的錯誤觀念,改變了妲己是由狐貍變成精怪的傳說,還給她人的身份。本書情節跌宕,語言流暢,有較強的可讀性,是一部既可增長歷史知識,又可提高文學素養的通俗讀物。
馬光復 ·歷史 ·17.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