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解剖另類職業之內幕,洞察世間百態之情狀。你見過盲人按摩師,但你見過聾女按摩師嗎?個中辛酸,一言難盡。原味生活,不容錯過!
李明誠 ·社會 ·15.9萬字
“老年不是一場戰斗;老年是一場大屠殺。”菲利普·羅斯晚期代表作,寫盡凡俗人世的悲憤與無奈,多家歐美權威書評媒體傾力推薦。《凡人》的書名源自一部中世紀道德劇,講述一個“凡人”被死亡召喚時的臨終經歷。羅斯的《凡人》則是一個關于失去與悔憾、病痛與死亡的故事。小說的主角曾是紐約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有過三次失敗的婚姻,兩個仇視他的兒子和一個摯愛他的女兒。他還有一個隨時照顧他的好哥哥,其健康的體魄甚至令他妒忌。從童年的夏季在海邊初次見證死亡,到精力旺盛的成年時代事業上的成功、幾次婚姻家庭的聚散,再到步入老年看著同代人日漸凋零、自己屢遭病變,孤獨和無力感成了他生活的主題。這就是羅斯筆下“凡人”的一生,坦率、深沉,又具有普遍意義。
(美)菲利普·羅斯 ·社會 ·6.7萬字
《漢譯經典:波斯人信札》并非一般意義上的小說,而是以文載道,融入了作者積淀已久的哲學思考,融傳奇與哲理于一體,雖借荒誕以娛眾,情節離奇,但用事實曉喻真理。作者以書信的形式,通過波斯人之口,用一種“陌生化”的眼光來重新審視歐洲文化;不但帶領讀者領略了18世紀巴黎生活的畫卷,更在潛移默化中推行了啟蒙思想的教化。本書適應了當時法國人寄望變革而又對攝政改革感到失望的心情,反映了啟蒙運動初期人們要求重新認識現實、尋求真理的躁動心態,同時滿足了資本主義殖民擴張時期人們對東方的獵奇心理。
(法)孟德斯鳩 ·社會 ·15.9萬字
一個被名利裹挾的作家“閻連科”;一段寫實名利場的非虛構;一場場非愛非情的回憶和記述;一樁樁情節與事件的肯定與否定;一種又一種聲音的交叉和疊加;一筆又一筆紀實與虛構的互動與互成;是作家寫了小說,還是小說寫了作家、導演和眾生?是苦難拯救了人生的真情,還是真情如窗簾般遮掩了生活的黑暗?《速求共眠》之所求,是對真相的跪拜,還是對人、名利和欲望造就的時代的鏡射?
閻連科 ·社會 ·12.9萬字
《砂女》是安部公房很具代表性的長篇小說,日本現代文學的代表性杰作,并獲得了世界范圍內的高度評價,被稱為“日本現代文學很好的收獲”。一個到海邊沙丘采集昆蟲的男人,偶然之下誤入只有一個女人居住沙洞之家,被囚禁于其中,日復一日只能挖沙。他嘗試了諸多方法逃脫,一次次失敗之后,男人漸漸適應了沙洞里的生活,最終獲得逃亡的機會時,他已經放棄嘗試。小說將超脫現實、不可思議的情節,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出來,描繪出了平常人日常生活的枯燥荒謬,以及存在于其中的生命的本質和真相。小說1962年出版,翌年獲得讀賣文學獎,1964年改編為電影,被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翻譯出版。獲得法國1967年度最優秀外國文學獎。
安部公房 ·社會 ·9.6萬字
《絕密手稿》是愛爾蘭當代作家塞巴斯蒂安·巴里的長篇小說,曾獲英國最古老的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同時斬獲了2008年的“科斯塔文學獎”之“年度最佳小說獎”。此外,該作品在愛爾蘭圖書獎評選中獲得“年度小說獎”,并入圍了布克文學獎短名單。《絕密手稿》講述的是愛爾蘭獨立戰爭期間,女主人公蘿珊的傳奇一生。故事的開篇處,住在羅斯康芒地區精神病院的老年蘿珊已經當了50多年的病人,她決定在生命的最后旅途中完成一本自傳,用以記錄20世紀初,她和她的父母在斯萊戈的生活。她把自己的故事藏在松動的地板下面,暫時不希望這個秘密被人發現。故事的第二條敘事線索圍繞醫院的現任首席精神病醫師格林醫生展開。
(愛爾蘭)塞巴斯蒂安·巴里 ·社會 ·16.8萬字
66歲的老斯塔巴克即將第三次入獄。過去的幾十年里,他上過哈佛大學,編過先鋒報刊,進過美國白宮,為想象中的和平、富裕、幸福而努力。在有些人的心中,他是一個英雄;在他自己心里,他是一個慣犯——他從未拿自己的生命為全人類冒過風險,多年來,他只是一個遵從他人指示和規則的“囚犯”。如今,他心甘情愿地走入監獄。因為對他來說,無論哪里,都是囚牢。
(美)庫爾特·馮內古特 ·社會 ·13.1萬字
《正紅旗下》是老舍的自傳體小說。清朝末年,社會動蕩,民風腐化,旗人們的生活也日見窘迫。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出生成長為線,為讀者展示了社會風習與歷史的變遷,特別是當時清末旗人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習氣。一個個人物在老舍的筆下栩栩如生:本分卻窘迫的父親、善良卻守舊的王掌柜、能干卻迷茫的福海二哥、窮講究卻自大的姑母、講究卻活在講究套子里的定大爺……他們在動蕩的歷史洪流中,走向了看似偶然實屬必然的命運。
老舍 ·社會 ·7.2萬字
博爾吉亞家族,又譯為波奇亞家族,是來自西班牙的貴族。15世紀起,博爾吉亞家族在意大利開始顯赫起來。尤其是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在位期間,博爾吉亞家族在宗教、軍事、政治上都頗有影響力。然而,博爾吉亞家族也因為貪婪、謀殺、荒淫、亂倫而聞名天下。亞歷山大六世情婦眾多,他最有名的兒子凱撒·博爾吉亞被稱為“毒藥公爵”,是冷酷的野心家,《君主論》的原型;女兒琉克勒茜則是“紅顏禍水”,三次政治聯姻,相傳和兄長有不倫之戀。博爾吉亞家族的故事出現在數不盡的文藝作品中,比如美劇《博爾吉亞家族》、游戲《刺客信條》等等。本書為大仲馬“著名犯罪”系列的第一本,詳述了博爾吉亞家族這段驚心動魄的故事。
(法)大仲馬 ·社會 ·13.8萬字
修國妹和張建設這一對年輕人,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相識相愛,成家立業,勤勞致富。從水上人家的二人世界發展到人丁興旺公司連鎖,順風順水卻也小有坎坷。村長支持、銀行放貸、兄弟互助、夫妻同心,他們憑著頭腦和雙手,善良包容的天性,有意無意地踏準了時代的節拍,甚至在某些節點成為先行者。在這同時,也見證了大潮沖刷下的泥沙、經過了改革洪流中的灣汊。這部小說篇幅不長,但文字以外的空間很大,改革開放四十幾年的歷史過程,通過修、張一家的細碎日子一一閃回,真實可觸。
王安憶 ·社會 ·8.3萬字
在約瑟夫·K.30歲生日的早上,他被闖入家中的兩個陌生人逮捕了。但K.卻不知道自己的罪名,也沒有失去人身自由,只是需要定期接受審判。在這一年中,K.為了這場難纏的官司四處奔走,他求助于畫家、商人、律師和神父等人,獲得了許多有關法院和法律的信息,然而K.知道的越多,卻越感到困惑和無助。直到32歲生日前夜,K.再次被捕,審判落幕。
(奧)弗蘭茨·卡夫卡 ·社會 ·17.8萬字
一九四二年五月,冀中抗日根據地整個地翻了一個個過兒。岡村寧茨坐上飛機,在天上指揮著五萬鬼子兵進行大“掃蕩”,殘酷的戰斗,到處是一片紅火。日本鬼子的汽車把遍地黃金的麥子軋爛在地上,騎兵包圍了村莊,村莊燒起來,熊熊的火苗兒把黑煙卷上天去。步兵們端著刺刀,到處追求,趕著,把抗日群眾從東村追到西村,又從西村追到東村。遍地是“嘎嘎嘎咕咕咕”的槍響,遍地女人哭孩子叫,多少個英雄倒在血泊里了,多少個戰士犧牲在創彈下,多少個地方工作人員,投的投河,跳的投河有槍的把子彈燈光了,剩下最后一顆打碎了自己的頭,多少個青壯年、村干部,被裹著走了,送了煤窯,載出關外,運去日本三島……
徐光耀 ·社會 ·13.1萬字
桃花源是歌舞之鄉,戲劇之鄉,桃花源人過著貧窮而恬淡的生活。如果說生活中有什么能引起桃花源人的激動和興奮的話,那就是公社的電影放映隊到桃花源里來放電影。桃花源人都愛看電影,看電影能讓桃花源人從沉重的生活中獲得短暫的輕松和逃離。本書是一部48萬多字的純文學長篇小說,以桃花和彭春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穿插描寫了桃花源的風土人情,同時,還刻畫了農民、土匪、知青、道士等一系列典型形象,深刻反映了桃花源五十年的滄桑巨變,讀來使讀者時而啞然失笑,時而扼腕長嘆。
曾德順 ·社會 ·13.2萬字
《逍遙游》是班宇繼《冬泳》之后第二部小說集,收錄七篇風格殊異、故事時間向度橫跨三十年的中短篇作品。班宇筆下,落魄的小說家、飼養螞蟻的男人、患病的女孩、追尋彗星的愛人、消失在時間里的父親……那些命運與生活里的歷險者,棲身于雷鳴,涉水入云,持著燭火夜行,照亮山海與風。作品曾獲《收獲》文學排行榜短篇榜首、花地文學榜年度短篇小說、華語青年作家獎中篇小說首獎、曹雪芹華語文學大獎短篇小說獎、《作家》雜志第六屆“金短篇”小說獎。
班宇 ·社會 ·13.8萬字
不知名的災難讓世界成了廢墟,舉目所見只有荒蕪、黑暗、風雪與灰燼。一對父子推著裝滿食物與生存裝備的手推車前行,往南方海岸尋找一線生路。在文明末日的長路上,人們為了生存爭奪殘存的資源,人性的防線已失守。路上危機四伏,前景未知,然而父親不斷提醒孩子,要記得那個曾經有光亮、有夢、有故事、有海洋綠樹的世界。
(美)科馬克·麥卡錫 ·社會 ·8.5萬字
1927年,24歲的喬治·奧威爾辭去在緬甸的殖民警察職務,開始輾轉于英國本島和歐洲大陸,四處流浪并嘗試各種職業。他做過酒店洗碗工、教師、書店店員和碼頭工人。窮困潦倒,卻也讓出身中產階級的他切身體驗了底層的生活。奧威爾自己曾經提到“貧困的生活和失敗的感覺增強了我天生對權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識到工人階級的存在”。1933年,奧威爾以這段經歷為題材寫成了小說《巴黎倫敦落魄記》。全書分為兩部分,上半部敘述了一位英國文人在巴黎靠打零工度日,掙扎在社會最底層的潦倒生活;下半部描述了這位文人從巴黎流落回倫敦,生活狀況進一步惡化,淪為無業游民并到處顛沛流離的種種經歷。書中穿插了主人公的感想和評論,對貧困的真實含義做了深入剖析。但同時,苦難里仍透著黑色幽默。比如寫又苦又累的洗碗工生活,仍不忘來一句經典的“大致來說,你為一道菜付的錢越多,吃到的汗水和吐沫肯定就越多”以作調侃。
(英)喬治·奧威爾 ·社會 ·11.6萬字
《到燈塔去》是弗吉尼亞·伍爾芙于1927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一本準自傳體的意識流小說。小說以“到燈塔去”為貫穿全書的中心線索,記錄了拉姆齊一家及其幾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的一段生活經歷。《到燈塔去》是伍爾芙最完美的一部作品,對文學史的貢獻卓越而深遠。小說無論是創作視角還是心理描寫,抑或意識流手法,都極具藝術色彩。伍爾芙對女性氣質的理解以及對性別意識的見解成為本書創作的思想內核。
(英)弗吉尼亞·伍爾芙 ·社會 ·12.6萬字
祥子來自鄉間,善良勤懇,堅忍不拔,到北平拉車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拉上自己的車。但他的希望卻因各種原因屢遭破滅,三起三落之后,祥子漸漸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成了自暴自棄的無業游民。
老舍 ·社會 ·13.6萬字
本書是儒勒·凡爾納的一部反響較大的作品,曾有中文譯名為《大木筏》。這部作品與凡爾納比較著名的幾部長篇小說如《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神秘島》等相對比而言,無論是在故事情節或人物描寫上都有一些不同。在這部作品,開篇就介紹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托雷斯。正是由于此人的陰謀詭計及卑鄙行為才使故事的主人公經歷了種種磨難。托雷斯可以說是一個壞得十分徹底的反面人物,作為一個比較主要的人物,這在凡爾納的作品中并不常見。在這部作品中也有一個十分重要的、貫穿全文的線索,即一份密碼文件。密碼文件在凡爾納的好幾部作品中都有出現,當然作用各不相同。而這部作品中的密碼文件內容也十分奇特。至于文件內容寓意是什么,有待讀者自己去發掘。
(法)儒勒·凡爾納 ·社會 ·16萬字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這部詩體小說廣闊地反映了19世紀20年代俄國的社會生活,真實地表現了那一時代俄國青年的苦悶、探求和覺醒,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因此別林斯基把它稱為“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作品的中心主人公是貴族青年奧涅金。奧涅金有過和一般的貴族青年相似的奢靡的生活道路,但是當時的時代氣氛和進步的啟蒙思想、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拜倫頌揚自由和個性解放的詩歌,都對他產生了影響,使他對現實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開始厭倦上流社會空虛無聊的生活,抱著對新的生活的渴望來到鄉村,并試圖從事農事改革。但是,華而不實的貴族教育沒有給予他任何實際工作的能力,好逸惡勞的惡習又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加之周圍地主的非難和反對,奧涅金到頭來仍處于無所事事、苦悶和彷徨的境地,染上了典型的時代病——憂郁癥。
(俄)亞歷山大·普希金 ·社會 ·11.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