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那些悟出成功之道的智者
最初我認為,對于這樣一本講述成功之道的書,作為一名經商者并不適合為其作序,倘若我所作的序言并不能與本書內容相符,那此作必定會畫上失敗的一筆。但是后來我得知,假若這本書所宣揚的成功箴言能夠廣泛推廣,必然會引發一場轟動,而這本書的唯一目的也能夠得以實現:那些尚未成功或是已獲成功之人都將從中得到一些啟發。請允許我大膽暢想一番,希望我的此番序言足以為那些對理想產生懷疑,以及曾經遭受失敗的人,帶來一絲希望的曙光。
多年來,我一直都在悉心研究布朗·蘭登的思想,他所悟出的這一成功之道讓我深信不疑。在布朗·蘭登的指引下,我不斷地將其思想應用于實踐之中,我的事業也因此有幸獲得了成功。此外,私底下我也常與那些得益于布朗·蘭登而實現理想的領導人士有過接觸,他們的理想遍及各層各面,有些追求極為崇高,有些則是日常生活中的細微瑣事。譬如俸祿之類的問題,他們期望在這一成功之道的指引和幫助下,自己的俸祿在短期內能由先前的一年兩三千增至每月一千,或者能更為可觀。
布朗·蘭登與普通人并無二樣,同樣也有自己的興趣喜好,只是外人對其細節并不清楚。譬如,他絕不會在臨睡前閱讀任何有關成功的書籍。對此,他說道:“倘若我在臨睡前閱讀了某些與成功相關的書籍,那么夜里我就會做噩夢,整晚我的思想都會無法獲得安寧;然而,假若我在臨睡前閱讀了某些奇異的內容,那么我整晚都會進行自我反省,我的靈魂也會久久不得平靜。”
因此,一種“大清掃”的沖動經常在他的頭腦中反復出現。平日閑來無事之時,他就會去登門造訪自己的幾位密友。而他有一個怪異的習慣著實讓這幾位密友難以忍受——每次來到朋友家,他都會忍不住將人家的閣樓或地下室清掃一番。他無法控制自己的這種舉動,他必須清理干凈所有的東西。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沖動,是他內心里難以抑制的欲望。幼年時期,他就把玩玩具的時間用來整理自己的游戲室。而在他只有5歲時,有一次因為想擦廚房的地板而遭到保姆的阻止,憤怒之下竟因此離家出走。
他自年幼時就身患殘疾,別人都認為他無法逾越這種生理殘疾所帶來的種種障礙。然而,他卻毅然頑強地生活了下去。每天他都在拼命工作,充實的生活往他的生命里注入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艾迪女士、斯托海姆博士、海倫·威爾曼斯等人都與他私交甚密,并且都曾與他有過合作,而在他的影響下,這些人也紛紛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同他交往了幾年的時間,這幾年下來,我發現他時常一天里有20個小時都投身于工作之中。他對工作、對生活的這種至上的熱愛,也為他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樂趣。也許你我都不樂意采取這種工作方式,然而我們卻又不得不承認,這種工作方式的確會幫助我們擁有更清醒的認識:我們完全可以像別人那樣洞察生活。
繪畫是他最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通常,他會在持續了18至20小時的工作后,抽出一小會兒時間來繪畫,作為他的一種消遣方式,隨后他才會上床睡覺。另外,他的作畫速度之快也完全令人難以想象。
他的思想極為超前,以至后人難以企及。他為工作所付出的廢寢忘食的努力,最終收獲了非凡的成就。他所做的事、所寫的文章從來不讓別人參與。約在30年前,他就提出了人的第二大腦是腹腔神經叢這一觀點,并且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用無數次的實驗結果證實了這一點。雖然當時的生物學家們普遍認為這純屬無稽之談,但現在整個生物界已經對此表示了廣泛的認可。他在二十幾年前就曾撰寫文章,提出了各種維生素的價值,而醫學界直到現在才接受這一觀點。他在17年前就得出,音調的分布通常呈拋物線形,而這一發現如今也正被工程師們廣泛應用于實際工程中。近年來,他又開始倡導創建一種新的社會學科,而法國保守學派將這一想法稱為“劃時代的構想”。他是創立將繪畫、文學、音樂和建筑方面精粹凝聚一體的這種社會科學的第一人;他是發現條件反射的第一人;他是證明大腦結構可以被意識機能所改變的這一構想的第一人;更為關鍵的是,在他之前,沒有任何人在這些方面取得過相似的成就。
我們理應細細琢磨本書所表達的思想。經過了幾個世紀之久,萬物同體的基礎才得以被哲人們發現。顯而易見,將這一基礎呈現給眾人是布朗·蘭登的終生目標之一。他很清楚這一點:要想讓世人對這種思想的存在性有所意識,必須為此做出巨大的努力;雖然他并沒有完全的把握,但是,值得慶幸的是,他的著作至少會讓眾人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統一性有更為深刻的了解,不再停留于先前的膚淺層面。我們的信仰在這種萬物統一的思想基礎之上會變得更為堅定,我們也才能更有信心,將理想轉化為現實。
洛克菲勒于紐約
1922年6月
布朗·蘭登
——無數奇跡的締造者
美國的“新思想”運動在思想運動史上是空前絕后的。原因就在于有無數影響世界進程的偉人,都先后產生于誕生美國“新思想”運動的首個100年里,布朗·蘭登就是他們當中的一位。他的治療、他的指引,以及他那萬丈光芒的著作,讓千千萬萬的人從中受益。他的名字也將與馬里·巴克爾·艾迪、伊瑪·庫提斯·霍普金斯、安尼·里克斯·米利特茲、諾馬·布魯克斯、馬琳達·克拉梅爾、普蘭提斯·馬爾福德、查里斯和麥特勒·菲爾莫、拉夫·瓦爾多·特林、托馬斯·特羅瓦德、克里斯汀·拉爾森、伊梅特·福克斯和厄尼斯特·霍爾姆斯等一起被人們深深銘記于心,在歷史長河中長存不朽。
布朗·蘭登生于1847年3月6日,逝于1945年10月10日,享年98歲。他的英國籍父母在位于公海上的一條美國船只上生下他,而他于佛羅里達州溫特爾公園離開人世。他走得很平靜,很顯然,他的身體一直處于一種良好的狀況當中。
布朗·蘭登在幼年時期身體羸弱,需要借助藥物才能健康地成長。這段時期,布朗·蘭登在別人眼中也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然而,在他13歲左右,他的身邊發生了一些事情,這些事情讓這個小男孩的思考方式發生了實質性的轉變。
一天,房間里只剩下他和一名護士。護士注意到小男孩的整瓶特用藥都用完了。于是,她必須要去一家距離較遠的藥店買,但是她又擔心自己離開后小男孩沒人照顧。她就問他,是否能照顧好自己。這位男孩向她保證說沒問題。
然而,護士離開后不出5分鐘,布朗就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他意識到有東西在燃燒。這時,他記起父親在過去給予仆人們的告誡:倘若發生火災,首要的事情就是必須取出屋內一個藏有貴重紙張的金屬箱。因此他知道,如果真的著火,這是最關鍵的事情。
濃郁的煙味使布朗·蘭登只顧著去想那個重要的箱子,其他的全都顧不上了。他只知道自己現在必須把屋內的金屬箱拿出來,此刻他也并沒考慮到,自己作為一個在床上已經躺了13年的病人,是否有足夠的力氣去搬動那個金屬箱子。當他一門心思地想著有關這個箱子的事情時,忽然間他冷靜了下來,發覺自己已經站在了人行道上,身邊則是那個金屬箱。他居然把箱子拖到了人行道上,他為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力量感到震驚。同時,他也意識到,這份勇氣是他的潛意識帶給他的,潛意識使他勇敢地邁出這一步。而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卻因為這一切太過突然而昏厥過去。
很快,家人就發現了這場火災,火勢也迅速被遏制下去,并沒造成什么大的損害。護士趕回來后,讓他回到床上躺著休息,但卻遭到了他的拒絕。他對護士說道:“讓我坐在椅子上好好想一想。”
后來,每當他向別人講述當時那幅著火的景象時,他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當年那個非同尋常的舉動是他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那么,既然自己在生病時可以無意識地做到這些,他必定也能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做到這些。為了驗證這一推斷,他做了一個決定:除去夜里上床睡覺,其余時間他要遠離自己的床。后來經由事實證明,他的確做到了這一點。至此之后,這個理智的男人一生都過得十分健康快樂,直至他臨終前的最后一刻,都能夠如此平靜安詳。
蘭登博士活了足足一個世紀之久,他的整個人生可以被凝縮為一個難以置信的探索、教學和服務的職業生涯。他在法國、英國和美國都曾接受過私人教師的教導;他在英國圣公會高級教堂學習過如何成為一名牧師,并在后來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不過,他的興趣卻突然發生轉變。他開始對醫學感興趣,并決定潛心學習醫學,最終,他也得到了一個醫學學位。通過數年的醫學實踐,他發現對病人而言,暗示比藥物更為有效。他決定把這一發現作為一個課題專門進行研究,最終,他的這項關于大腦中心部位的研究成效,將他打造成美國第一位神經病學家。
回顧蘭登博士的一生,我們就會發現他獲得的成就數不勝數,終生碩果累累。他于1895年在基督教青年會組織了全世界第一個男孩活動項目。他是一名作家、教育家、國際歷史學家,編寫過許多書籍和課程。他的藝術才能十分驚人,歐洲五大首都的領導們曾共同推舉他擔任巴黎藝術科學國際學院的院長。雖然他受過科學的專門訓練,但他能夠保持思維的精神性。新教育國際委員會包括17個國家100位最偉大的教育家,而他于1905年成為了該委員會的主席。1911年,一個歐洲聯合國在他與其他人的全力合作下組建成功。他還曾擔任“文明史”編委的主編,而這些著名的教育家們——羅拉多·塔夫特、威廉·胡巴德、埃德蒙德·詹姆斯只處于副主編的位置。
1913年,他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場演講。隨后,他又被授予一項任務:到德國進行一項關于德意志帝國的經濟調查。他即刻投入了這項任務,并于1914年早期就完成了該項調查。后來,他又在索邦發表過一次公共演講,演講中他向法國人民宣稱,六個月之內德國將發起戰爭,可是人們并不相信他,甚至還因此對他嘲弄不已。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就此放棄。1914年5月,他于倫敦女皇大廳又舉辦了一次演講,在演講過程中,他對這一聲明反復強調,卻再次遭到奚落,始終沒有人相信他的話。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人們才無比震驚地發現,他的預言如期實現。
在一戰期間,蘭登博士受命于法國總統,作為法國特使代表前往美國。大約與此同時,他也被任命為大都會保險公司、福特汽車公司以及美國鋼鐵公司的經理人銷售顧問。在工作的過程中,他發現,日本政府的報告中隱約透露出他們正私自利用學校基金秘密建造潛水艇,而這些信息并沒有通過任何條款明確地表明。
蘭登博士的三個兒子全都在戰爭中犧牲了,遭受過喪子之痛的他從此致力于促進世界和平的偉大工作。他是歐洲和平基金會的組建者之一,并且為這個基金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布朗·蘭登博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永恒的和平永遠不會存在,除非人類的內心進行一次徹底的轉變,而這個轉變則源自于偉大的愛。”這句話極大地闡明了他心中所堅持的哲學觀念。
他的朋友和同事們都因為“BL”這個稱呼而與他熟知。早年,他花了很多時間在紐約城舉辦定期演講,隨后,他在新澤西州紐頓市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出版區和辦公室。后來,他又重新返回佛羅里達州溫特爾公園,為自己建造了一個大型辦公室;為了發行自己的出版物,他決定依靠自己大家庭的力量。他的商業利益的范圍很快便得到了廣泛延伸,他也因此收獲了巨大的經濟回報。1950年,有聲電影開始取代無聲電影,而此時他也受到好萊塢的盛情邀請,幫助調適麥克風的聲音。他以一種亞洲的苧麻、灌木、應用于紡織品里的纖維等為原料,進行了很多次實驗,決定在他的溫特爾公園里對這項實驗進行公開演示。當天,美國各地的著名人物紛紛前來參加這場演示。為了專門管理位于謝爾伍德的試驗田,他還特意為此創建了蘭登基金會,最終,他在試驗田里成功地孕育出大量苧麻。
他有一種獨特的品質,這種品質讓他總能將科學領域的最新發展綜合成一種真理。他的形而上學的成就讓他成為了一位名人,而他的科學研究工作同樣也為他帶來了不少名氣。很多年過后,他有了很多親密的朋友,這些朋友大多都是國際名人、作家以及偉大的藝術家,此外,他舉辦演講的地點幾乎遍布了美國所有的俱樂部和團體,比如羅塔利、基瓦納斯和科學組織等等。為了傳達自己的新思想,他把自己所有的時間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中,他那極大的工作能力幾乎令人難以想象。在很多年的時間里,他一直將關于新思想的意識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課題之一,一心想要造福全人類。因此,他堅持不懈地通過愛心將它們傳達下去。
蘭登博士同時還是一名多產的作家,他前前后后總共創作了100多本書,著作內容的覆蓋面也很廣。粗略地進行一下劃分,他的書涵蓋的主題大約包括和平、宗教、文化與領導幾大類。譬如《直達目標之路》《我運用的真理方法》《24小時之內改變你的人生》《真理ABC》和《圣經的精神啟示》等等,這些書在當時都極為暢銷。
1940年6月,他于《溫特爾公園信報》開創了一個名為“世界之聲”的專欄,這個專欄的名字后來又被改為“這個變化的世界”。專欄的最后一篇文章刊登于1945年10月19日,也就是布朗·蘭登離世后的第九天。
布朗·蘭登是一位真正的偉大人物,是一位真正吸引人們興趣的人物。作為美國“新思想”運動的一位領導者,自從他創辦新思想聯盟以來,就幾乎沒有時間好好地休息過。他參加了幾乎所有的國際代表會議,他所舉辦的演講總能吸引數目龐大的聽眾。他甚至在90多歲高齡的時候,出席了1944年于路易斯維爾舉辦的國際新思想聯盟代表會議,并在會議中傳達出了他的另一個重大啟示:戰后時代真理寓意的主題應為神圣的愛。他懇請他的傾聽者們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多次擔任國際新思想聯盟執行委員會的重要職位,與此同時,他還是佛羅里達州、新澤西州和紐約州的地區主席。
作為一名卓越的真理教師,蘭登博士在長達60多年的工作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的作品也得以幫助數百萬人重獲成功。他的追隨者遠遠多于新思想運動組成成員的任何一位教師。每周,他都要與千萬名學生通過私人通信進行溝通和交流,他把自己的心血與能力通通轉化成大量的課程、作品和私人信件等等,他的學生們在他的個人作品及這些信件中收獲頗豐,而同領域的教師們都對他的工作態度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極為震驚。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騎士的謊言」繼續閱讀
APP內閱讀更流暢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