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天坑吊打

最近更新:2025-02-08 16:13:18

掃碼前往QQ閱讀APP

搜索「天坑吊打」閱讀

簡介: 站在你面前的這位女子: 【家世不算強】:爺爺是皇帝,爹爹是皇帝,母親是皇帝,哥哥是皇帝,不出意外,她也可能是皇帝。 【寵溺不算重】:唐高宗視她如掌上明珠,武皇后愛她如懷中珍寶,百姓的小千歲,大唐的萬戶侯。 【顏值不算高】:鎮國妖嬈,洛陽之花。王公貴族的夢中情人,諸國皇子的欽定王妃。 【婚姻不算豪】:大婚當日,長安城鮮花鋪地,樹裹紅妝,陪嫁的隊伍從大明宮排到宣德門外。 【頭銜不算多】:初唐文壇的精神導師,海外漢人的無冕女帝,神龍政變的總策劃師,女性地位的奠基人,盛世王朝的掌舵者,皇權更迭的話事人…… 她是公主中的公主,龍鳳中的龍鳳,后人謂之曰:太平!

第1章 朕的公主

大唐麟德二年桃月,長安大明宮。

雕梁畫棟的含涼殿外,此刻已是大門緊閉,武皇后身邊的大公公楊毅,手持著浮塵,焦急的來回踱著步。

殿外四周的長廊,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們盡數到場,她們帶領著手下的宮女們排成整齊的縱隊靜靜地等候在外面。

每個宮女的手中,都捧著一個托盤,里面放置著各類器物。

尚服局備好了華服、玉帶、內襯、鞋履、圍帽、襁褓…等大人小孩應用之物。

尚食局備好了各式糕點、瓜果、參湯、以及藥膳。

尚寢局命人抬來了新的被褥、頭枕、床席、帷帳,燭炭、溫水等。

就連尚宮局,都提前寫撰寫好了兩份男女祝文。

未經傳召,任何人不得踏進殿內一步,所有宮人各司其職,等候殿門被打開的那一刻。

而含涼殿內,隔著屏風的偏殿里,太醫署的醫官也都早早恭候在此,兩個太醫令率領著兩個太醫丞,四個太醫監,八個太醫全部垂首而立,隨時聽候傳召。

盡管他們事先已做好萬全的準備,但仍不敢有絲毫怠慢,緊張的氣氛下,太醫們時不時地有人擦拭著額頭的汗水,惶恐不安。

含涼殿的臥房里,擺放著一張巨大的龍床,龍床的幔帳早已被拆走,一條黃色的絲帶穿過屋頂的懸梁,兩端被龍床上的一位中年孕婦緊緊地抓在手中。

寬敞的屋內跪滿了人,有穩婆、伴人、乳婦、抱女、洗澤人,以及十幾個舉著托盤的內侍女官。

她們的托盤內放置著接生用的金剪銀刀,初生兒的衣服小帽,熬好的參湯草藥,還有辟邪的佛像圣物。

龍榻一側,一個滿頭銀發的婦人恭敬地跪在床邊,身旁跪著一個女官,女官舉過頭頂的托盤里,整齊地疊放著裁剪好的絲巾,婦人不斷地拿著絲巾替床上的孕婦擦拭額頭上的汗水,用過的絲巾隨手一扔,自有俯地的女官挨個撿起。

床上中年孕婦五官精致,儀態雍容,眉宇間透著一絲讓人不敢直視的威嚴,她死死地抓住懸在梁上的黃稠絲帶,手背青筋凸起,用盡全身的力氣往外使勁。

床尾處,還跪坐著三個穩婆,兩個穩婆一左一右扶住孕婦屈膝的雙腿,中間那個穩婆觀察著情況,不時地會輕聲說一句:“請娘娘再使點力?”

被喚著‘娘娘’的中年孕婦,喚名武媚娘,后世也稱武則天,她是大唐帝國第三任皇帝李治的妻子,也是這個帝國新晉的后宮之主。

此刻,她正在大明宮內,生下她的第六個孩子。

她從未想過,四十一歲的高齡,居然還能再當一回人母。

她是信佛之人,從得知懷孕的那一刻,就下定決心要生下來。

豈料,懷胎足足十個月,腹中的小家伙始終不肯降生,如今好不容易到了臨盆,卻把她這個娘親折磨得生不如死。

在此之前,她已經生過五個孩子,按說早已輕車熟路,沒成想,這一胎竟比前五胎加起來都要難生得多。

從早上到現在,兩個多時辰的煎熬,她是一路疼過來的。

盡管撕裂的陣痛讓她也想學著別的孕婦那樣放聲嚎叫,但不屈人下的性子,讓她永遠不會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別人面前。

“崔待詔,現在什么時辰?”

躺在榻上的武后為了轉移身體的疼痛,對身邊的銀發婦人又是一問。

她全然忘了,一刻鐘之前,她已經問過一遍。

“回娘娘,未時三刻!”崔待詔仍是恭敬地答道。

“陛下那兒,也已開始了吧!”武后喃喃自語。

“娘娘,要不要派人請陛下回來?”崔待詔一邊小心伺候她,一邊低聲問道。

“不必!”武后毫不猶豫地拒絕。

她深吸一口氣,調整好呼吸節奏后,使出渾身力氣,最后一搏。

“轟”的一聲,一道春雷劃破天空。

少頃,太液池的水面上波紋密布,大唐新年后的第一場春雨準時落下。

伴隨著陣陣春雷,一個嬰兒的啼哭聲響徹整個含涼殿。

生了,終于生了!所有人都長舒一口氣!

武后解脫式地躺在龍床上,蒼白的面容努力保持著皇后的威儀,她不想讓別人瞧出她一絲狼狽。

已經體驗過五次初為人母的喜悅,對于這胎,她并不覺得多高興。

她沒有第一時間關心孩子,而是揮了揮手,接過崔待詔呈上來的琉璃杯,慢慢地喝著水。

不一會兒,抱女懷中抱著一個紅色的襁褓,里面包裹著洗澤后的新生兒,烏黑的頭發,粉嫩的臉蛋,清澈的眼睛,說不出的乖巧可人。

“恭喜娘娘,為大唐誕下一位公主!”

抱女跪地將襁褓托舉到床沿,所有人紛紛跪下,齊聲高呼:“恭喜娘娘,誕下公主!”

“哐當!”一聲,琉璃杯從武則天手中滑落,掉在地上摔的粉碎。

公主?女兒?我生的女兒?!

武后癡癡地看向那小家伙,只消一眼,目光再難移開了……

與此同時,長安城南郊,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皇家儀式。

南衙禁軍金吾衛、千牛衛三千多人,全副甲胄,錦旗招展,拱衛著皇帝李治,浩浩蕩蕩地來到明德門外。

今天是大唐左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班師回朝的日子,老將軍戎馬一生,先后滅突厥,平蔥嶺、滅百濟、伐高麗、抵御吐蕃,為大唐開疆擴土,穩固疆域,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年事已高,李治體恤老臣,特許老將軍回長安頤養天年,蘇定方率領這些年有功的將領和步卒兩千余人,回長安覲見君王。

李治親自出城十里迎接,在臨時搭建的迎將臺上,親自為老將軍倒酒,然后君臣二人一同舉杯,同臺下三千將士一道,在綿綿的春雨中,共飲德勝酒!

之后,御前公公宣讀圣旨,對有功之士進行封賞。

圣旨方念到一半,武后身邊的公公楊毅策馬而來,進到臺下后翻身下馬,三步跑上臺階,跪在李治身前,有些語無倫次地稟道:

“啟奏陛下,娘娘生了,是位公主!”

李治先是一愣,待聽到公主兩個字后,嘴皮都有些顫抖:

“你說皇后為朕誕下了公主?”

“回陛下,千真萬確,是公主!”楊毅也是一臉的激動。

誰都知道李治寵愛武后,自大公主夭折后,武后連著生了三位皇子,卻再也沒有出過一位公主,如今李治老來得女,怎不能令他高興!。

巨大的喜悅感占據著李治的心頭,隨行的文武百官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以老將軍蘇定方為首的武將,以宰相郝處俊為首的文官,所有人全部跪地齊聲高呼:

“恭喜陛下,喜得公主,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三千將士三呼萬歲,高亢的聲浪蓋過了天際的春雷。

李治再也控制不住,放肆地大笑,連說了三個“好”,龍袍一揮,示意眾卿平身。

盡管儀式還沒結束,但李治的心早已飛到皇宮里了,他扶起蘇定方,有些歉意道:

“老將軍,你看這…”

不等李治開口,蘇定方很識大體地笑道:

“皇室添丁,此乃國之大事,請陛下速速回宮,照看娘娘!”

“老將軍說的是極是,朕先回宮一趟!”說著,又對宰相郝處俊叮囑道:“郝愛卿,你代朕陪老將軍入城!”

說完,不等對方還禮,轉身就往臺下奔去。

李治的中途退場,自是有失君王禮儀,諫議大夫剛想出來諫言,被宰相郝處俊一把拉住。這個時候,誰還敢去惹這個天子不悅。

李治沒有選擇乘馬車,而是徑直走到楊毅公公駕馭的馬匹,翻身一躍,手握緊韁繩,獨自策馬往皇宮疾馳而去。

這個舉動駭得金吾衛統領臉色大變,慌忙組織一小隊騎兵,親自跟了上去。

三月的春雨連綿不絕,落在李治的臉上,透著絲絲的涼意。

最近幾年,李治身體每況愈下,經常頭暈目眩,處理政務變得愈發困難,不得已,只能安排皇后垂簾聽政,參與國家大事的治理。

太醫署三番五次叮囑他,不可淋雨,不可操勞,不可情緒過激,如今他為了見新生的公主,頂著春雨,興奮地策馬而行,頭腦反倒是一片清明。

他突然覺得,自己仿佛變得年輕了,一如二十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天子。

李治一路飛馳,進到皇城后也不下馬,而是策馬踏上臺階,自下而上,幾百步的臺階被他躍馬而過。

行至大明宮廣場,春雨驟停,午后的陽光從云層中照耀出來,大明宮的樓臺雨榭被染成一片金黃。

李治回轉馬身,陽光刺得他有些睜不開眼,他把手放額前,從大明宮俯瞰整個長安城。

長安一百零八坊星羅棋布,炊煙裊裊,車水馬龍,儼然就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若非公主出生,李治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細細地俯看長安城了。

而今四方平定,番邦納貢,他腦海里突然有了個念頭:

莫非朕的公主,就是祥瑞之兆,預示著我大唐王朝堯風舜雨,國泰民安?

掃碼前往QQ閱讀APP,搜索「天坑吊打」繼續閱讀

APP內閱讀更流暢

掃一掃

前往QQ閱讀APP

版權:起點女生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社县| 德州市| 囊谦县| 杭锦后旗| 太原市| 恩平市| 嵊州市| 淳化县| 藁城市| 永平县| 尼木县| 新干县| 广灵县| 家居| 大化| 盘山县| 栖霞市| 中超| 茶陵县| 工布江达县| 马山县| 西乡县| 自贡市| 秦皇岛市| 巴林右旗| 老河口市| 永丰县| 大同市| 九江市| 安岳县| 镇沅| 峨眉山市| 哈巴河县| 澎湖县| 萝北县| 南皮县| 即墨市| 琼结县| 平果县| 临洮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