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臺北:坐捷運悠游25個老地標
城市里面的古跡,過去一直被當成博物館里的古文物,并且被官方和保存學術界視為歷史的證物,具有重大意義。但對市民而言,艱澀的、學究式的介紹文字,形成一道深溝高壘的知識大墻,阻擋了人們對歷史空間的認知;而博物館式、正經八百的再利用模式,無法親近市民的生活,再加上大家對古跡的陌生感,反而讓人不知如何欣賞。久而久之,市民把古跡當作值得敬重的偉人,而不是鄰家會說故事的三叔公。走在古跡中,只有景仰,卻少了點貼心和自在。古跡對市民而言,只是學習歷史的圣殿,充滿了距離感。
·4.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