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顧炎武

作品粉絲 1400

全部作品

圣安本紀(jì)
免費(fèi)

明末清初顧炎武撰。記述弘光一朝史事,起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史可法督師淮上,至弘光元年(1645)六月弘光帝被俘至北京止。隆武朝上弘光帝尊號(hào)曰圣安帝,故名。本書由兩本合編:一為「二卷本」,見于「亭林遺書匯輯」及「明季稗史」,題顧炎武撰;一為「六卷本」,見于「荊駝逸史」,題昆山遺民寧人顧炎武著。炎武略歷,見第一零六種「明季三朝野史」篇。兩木均記南明弘光朝史事,蓋弘光帝北狩,監(jiān)國(guó)魯王上謚號(hào)曰「圣安」,故稱「圣安本紀(jì)」。「二卷本」又名「圣安紀(jì)事,起明季崇禎甲申(十七年)四月史可法督帥,訖乙酉(弘光元年)弘光帝北狩止。「六卷本」起訖與「二卷本」同,并有「發(fā)明」與「附錄」,記事詳。據(jù)謝國(guó)楨「晚明史籍考」,『「圣安本紀(jì)」亦名「圣安紀(jì)事」,顧氏「遺書」及「明季稗史」皆二卷,當(dāng)以「遺書」本為準(zhǔn)。「荊駝逸史」之「六卷本」,蓋即文氏(秉)之「甲乙事案」,且與本紀(jì)體裁不合,知非顧氏原作也』。附志一筆,以示存疑。書后,今另附「隆武遺事」一卷。「遺事」見于「痛史」,無撰人姓氏。所記隆武事,始于乙酉五月鄭鴻逵奉唐王入閩,至鄭芝能降清北上止。卷末,并附有「隆武皇帝親答監(jiān)國(guó)魯王御書」。

顧炎武 ·國(guó)學(xué) ·9.9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2章 隆武遺事 2015-12-26 21:56:29
昌平山水記
免費(fèi)

明顧炎武撰。顧炎武,初名絳,字寧人,江蘇昆山人。居亭林鎮(zhèn),又稱亭林先生。明諸生。以后參加抗清斗爭(zhēng)。清順治十六年(1659)至康熙十六年(1677)的十九年中,他多次拜謁明陵,并把在沿途和周圍旅行的見聞寫成了是書。書共2卷。上卷主要描述了明代帝后所葬在北京昌平縣北天壽山處的十三座陵寢:成祖長(zhǎng)陵、仁宗獻(xiàn)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慶陵、熹宗德陵、懷宗思陵的具體位置、建制裝飾等許多情況,并介紹了各朝皇后合葬、附葬的陵寢。下卷則主要記述明陵所在昌平州的歷史地理情況。明代昌平包括順義、密云、懷柔三縣,作者關(guān)心“國(guó)家治亂之原,生民根本之計(jì)”,記述了元丞相脫脫引白河水種稻、順義土地許多被皇莊占去等許多史實(shí)。顧炎武為明末清初的大學(xué)問家,所著是書雖然篇幅不長(zhǎng),卻詳略得當(dāng)。是書記錄了明陵陵域內(nèi),原有數(shù)十萬株蒼松翠柏的去存,至為具體,不失為有用的寶貴資料。是書不但是介紹明代帝、后最后歸宿處的專著,同時(shí)也為北京歷史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參考。《顧亭林先生遺書匯輯》、《顧亭林先生遺書十種》等均收有此書。1962年,北京出版社將是書點(diǎn)校,與《京東考古錄》合訂出版,1980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據(jù)1962年版重新排印出版。

顧炎武 ·國(guó)學(xué) ·3.1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7章 終(2) 2015-10-09 15:56:00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综艺| 寻乌县| 沅江市| 应城市| 永登县| 巴林左旗| 临武县| 襄垣县| 栾川县| 镇平县| 桂东县| 常德市| 瑞昌市| 阜阳市| 四平市| 东山县| 青岛市| 漯河市| 绍兴市| 滦南县| 松潘县| 尤溪县| 八宿县| 揭东县| 紫金县| 阿荣旗| 安多县| 巢湖市| 台湾省| 炎陵县| 根河市| 屏东县| 天柱县| 武夷山市| 睢宁县| 梅州市| 宣化县| 漯河市| 集安市|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