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善日記
景善為清同治進士,歷任翰林院侍讀、內閣侍讀學士、戶、工、禮、吏部侍郎。光緒二十年(1894)以“原品休致”,在京家居。二十六年八國聯軍進北京后,被其子推入井中溺死。日記始于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0年1月25日),止于次年七月二十一日(1901年9月3日),記述此期間北京義和團運動的發展、清政府內部的紛爭以及宮廷矛盾等。關于此本日記的介紹及英譯本首見于宣統二年(1910)出版的英人濮蘭德(J·O·P·Bland)和白克浩司(E·T·Back-house)合著的《慈禧外紀》第十七章中。據介紹,日記原稿系八國聯軍入京搜劫景善住宅時,落入白克浩司之手,現存大英博物館。曾一度被中、外史界視為信史。《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義和團》亦曾收入。但自三十年代起,即有英人劉逸生(WilliamLewisohn)、荷蘭人戴文達(J·J·L·Duyvendak)、英人特雷福爾一羅潑(Trevor-Roper)以及中國學者程明洲等從日記中的史實錯誤、文筆、發現經過以及白克浩司的為人等方面,證實《景善日記》系出于白克浩司的偽造。近年來,我國史學家丁名楠曾去英國訪問,在倫郭看到日記的原稿及其它有關文獻,著文論證《景善日記》是白克浩司在中國人幫助下偽造的,其發現過程亦是虛構的。
·62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