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通識(中華經典通識)
孟子是中國思想史上地位僅次于孔子的儒家先行者,他游說諸侯,卻一生未能施展政治才能,退而著書后,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孟子》,樹立了生不逢時的“不得已”而“好辯”的斗士形象。《孟子》作為“四書”之一,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民本、仁政、良知等思想震古爍今。南京大學徐興無教授以通識視野著成《〈孟子〉通識》,聚焦于孟子的生平與抱負、《孟子》的版本流傳和“性善”“良知”“仁義禮智”“仁政”“民本”“浩然之氣”“道統”等思想精要,回答了孟子對孔子有何繼承、孟子文化精神的創新表現在哪些方面、孟子如何進行經典的批判與重構、孟子心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子、孟子對東亞文明有何影響等基本問題,深化了孟子思想在當今社會的價值。
·8.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