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開頭:“為圖將軍之志,亮愿效犬馬之勞!”
結尾:“悠悠蒼天,何薄于我?”
原文為:“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乃長嘆曰:‘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嘆息良久?!?br/>“悠悠蒼天,再不能臨陣討賊矣?!薄T葛亮蒼天??!你為何急匆匆將他交于秋風!
大地呀!你為何急匆匆將他攬入懷中!
命運無法逆轉注定的犧牲,美夢突然醒來,所以的美好亦“如夢如幻”。
臥龍雖得其主,而不得其時也。
比起憤怒,更多的是無奈啊...這里看起來像是——不是在責怪蒼天,而是說蒼天對自己已經不薄了,沒有特別的虧欠。
就像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本意是說天地對萬物都是平等的,結果總有人以為“我們”是在詰問上蒼……?
有所建功立業(取蜀地、三分天下),也有所失誤(失街亭、北伐無功),最后懷著深深的遺憾和無奈,只道了一句,蒼天對我也還算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