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嶺”仿佛踏進了賽博與自然的夾縫世界(
雨季在這片山林已經(jīng)持續(xù)了兩個多月。天色永遠像是剛擦亮的鉛板,灰得發(fā)藍。山霧從山頂涌下,纏繞著高架橋梁與層疊的林冠,讓人難以判斷時間的流逝。這里是遠南區(qū)一號通道的盡頭,一個名叫“渡嶺”的中轉(zhuǎn)站。沒人清楚它最初是做什么的,有人說是物流節(jié)點,有人說是政府的前沿實驗站,也有人說它根本不在任何地圖上。
但車還在走。那種高磁列車,像黑蛇一樣從林中穿過,在架空軌道上滑行,幾乎不發(fā)出任何聲音,只在夜深人靜時會響起一陣低鳴,像是風(fēng)吹過洞穴。沒人知道它們從哪來、往哪去,只知道渡嶺是它們極少停靠的地方之一。
街道沿著山腳展開,被茂密的植物包圍,仿佛整座車站都是從叢林中長出來的。鋼筋水泥上長出青苔,廣告燈箱泛著綠光,常年潮濕讓一切都顯得斑駁且真實。路面濕漉漉的,倒映出霓虹與車燈的流動。人們穿著防水風(fēng)衣、戴著頭罩,低頭快走。他們彼此不交談,不駐足,不提問——像是這地方的規(guī)則,不成文卻人人遵守。
站點有些商鋪,一家雜貨鋪、一間茶飲店,還有一個小型診所,門口掛著淡藍色的燈光。經(jīng)營者大多不多話,沉默、老練,仿佛在這里待了很久,也見過太多來去匆匆的人。偶爾有幾位旅人會在站臺下的長椅坐一會兒,點根煙,望著高架橋消失在云霧中的方向發(fā)呆。他們不會說自己在等什么,仿佛這兒只是他們途中一段必要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