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憂程序員:高薪編程、求職面試與成長轉型寶典
- 安曉輝
- 2645字
- 2019-01-04 16:37:04
一招搞定多Offer選擇問題
12月9號在論壇看到一位畢業生問了一個問題:
“現在兩個Offer一個在南京,搞.NET,電氣行業,稅前收入一年加起來差不多7.2萬元。一個是在上海,搞Java,公式屬于金融行業,薪資一年稅前9萬多元吧。大家可以積極給點意見嗎?”
剛好我最近也經歷了Offer選擇的問題,談談吧。
從前面那位同學的提問中可以看到下列信息:
地域、薪資、行業、公司、職能、知識技能、年齡。
這里面還有至關重要的兩點是有待補充的:個人傾向和家庭愿望。這個從帖子里看不出來。下面我們就從理論和方法上來講講如何進行Offer選擇。
大學畢業生的特點
我們先看看大學畢業生的一些共同點:
●第一次求職。
●年齡在21~25歲。
●對職業(行業*職能)不甚了解。
●目標可能不清晰。
專業技能欠缺。
我畢業時就是這個狀態,找工作很盲目,后來稀里糊涂就進行了電信行業。現在想,當時主要是考慮了行業因素。
大學生的這些特點會影響到求職,很可能會拿到不同行業的公司的Offer,不同的Offer給出的崗位職能也很可能大相徑庭。此時就會面臨如何選擇的問題。
我們以前面提問的那個同學為例來說明一下。
選擇Offer要考慮哪些因素
我們從職業價值觀和具體影響因素兩方面來看。
1.職業價值觀
從多個Offer中選擇一個,首先要弄明白自己的職業價值觀。所謂職業價值觀,就是價值觀在職業方面的體現。所謂價值觀,簡單點說,就是“你看重什么”“你覺得什么是好的”。
下面是9種常見的職業價值觀:
●工資高,福利好。
●工作環境(物質方面)舒適。
●人際關系良好。
●工作穩定有保障。
●能提供較好的受教育機會。
●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工作不太緊張、外部壓力小。
●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社會需要與社會貢獻大。
從上面9種價值觀里,分別挑出對你來講最重要的、次重要的、最不重要的、次不重要的。一定要挑出來,挑不出來你就死磕,死磕還挑不出來就算了。
很多時候搞明白這個,答案就出來了。但也有一些人是比較糾結的,因為這個想要那個也想要。所以,還要再細化一下,看看更具體的考量因素。
2.影響Offer選擇和將來發展的若干因素
根據前面那位同學的帖子及我們的分析,選擇Offer有下列因素需要考慮:
●地域
●薪資
●行業
●公司
●職能
●知識技能
●年齡階段
●個人傾向
●家庭愿望
我們先看個人傾向和家庭愿望。
個人的性格、興趣愛好、價值觀、使命、需要等會影響個人求職時的傾向。外向的人和內向的人在選擇職業時的傾向就不一樣,事業心強的人和隨遇而安的人也不一樣。在這塊有很多經典的理論和工具能幫助我們理清自己的傾向,比如性格類型(MBTI)和霍蘭德職業興趣,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也可以聯系我暢聊職業規劃(關注我的微信訂閱號“程序視界”,回復foruok可加好友,或者到在行APP里搜索我的名字)。
父母會將自己的價值觀加到孩子身上,這是不可避免的。大學生找工作尤其容易受父母的影響,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些特點導致我們缺乏足夠的信息支撐我們進行選擇;另一方面是父母總覺得要為你負責,不能讓你走錯路,不能讓你受苦,不能讓你將來不幸福,他們有強烈的為你負責的意愿,想要幫你設定將來。
所以如果父母在南京,不讓你去上海,那就會影響到你的Offer選擇。父母是電力行業的,不愿你去互聯網金融這種比較動蕩的行業,也可能影響你的選擇。家庭整體收入較低,就會提升薪資因素在職業選擇中的占比。女朋友去了北京,估計你上海、南京都得放下,轉而找北京的單位。
接下來我們看年齡階段會對選擇Offer有什么影響。按照舒伯的生涯發展階段,大學學習(18~22歲)、第一份職業(22~24)這兩個時期,都處在探索階段。探索階段的職業發展課題有:
●能力與才能的進一步成長。
●學習計劃的選擇。
●獨立性發展。
●適合自己的專業、工作的選擇。
●有關專業技能的發展。
所以我們看,當你面臨多份Offer時,應該更多地考慮知識、專業技能等內在因素的發展,哪一份Offer與你的專業更貼近,哪一份Offer對積累知識、技能更有幫助,哪一份Offer對個人能力的鍛煉與成長更有利,就選擇哪一份。因為像薪水、職務這些外在的目標,是由內在目標決定的,即內決定外。所以,哪怕你一開始薪水福利較差、職務等級較低也沒關系,適應、探索、成長三兩年,知識、技能、能力等內在的、最具價值的方面積累夠了,你可以很快在薪水和職務上得到提升,到時在企業內部和外部都會有很多機會。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人,你武功已成,還怕什么。
當你考慮知識、專業技能時,自然和行業和公司聯系起來了。你選擇某個行業,會決定你能學到、用到什么樣的知識,發揮發展什么樣的技能。
以發帖那位同學為例,電力電氣行業屬于傳統行業,進入之后,即便是做軟件開發,也一定是會更多地積累電力電氣方面的行業知識。要知道,軟件開發只是一項基礎技能,一項基礎服務,要想解決現實問題,一定要和行業結合起來,甚至有些行業里的軟件,80%是業務,20%才是軟件開發技能。所以,如果我們從事應用軟件開發工作,一定要明白這一點,軟件是基礎技能,業務和產品積累非常重要。
再說金融行業,進入后會積累金融方面的知識。金融是高大上行業,是財富行業,是現在和將來都會不斷發展向上的行業。互聯網+金融是很好的方向。金融行業會更累,但會更有錢。
最后我們說地域因素。地域會影響你積累知識、技能,進而影響將來的發展。比如你選擇小城市,那么你如果想做金融行業,肯定空間很小;想做軟件,機會也不多。很多產業會集中在某個地方,你要在某個產業中發展,最好到該產業最集中、最發達的地方。
生涯平衡單
前面說了那么多,最后介紹一個非常棒的工具來幫助選擇Offer:生涯平衡單。
先看一個示例表單,然后我們再解釋如何使用。

先看生涯平衡單的結果怎么解讀:方案A得分33,方案B得分75,任盈盈應該選擇方案B。
結果是怎么來的呢?細細看。
項目內容
在項目內容這部分,列出你自己認為的任何重要的內容。比如任盈盈看重薪水、興趣、成就感等。換個人可能看重的東西不一樣,這需要結合我們前面講的東西仔細捋捋才能列出來。
權重
不同的人對他看重的每一項東西,賦予的權重都不一樣(取值范圍1~5),這也是我們前面讓選擇職業價值觀的原因。以任盈盈為例,最看重薪水和興趣滿足,權重都是5。這個權重,到時是用來和某個方案的得失之和相乘的。
方案
這里的方案,一般指某個職業,或者某個公司的某個崗位。
選擇每個方案,都會有利弊得失。為了量化,設定得分范圍是-5~5。
加權和是將得失分數加在一起乘以權重。比如任盈盈設定薪水的權重為5,方案A的利為5,弊為0,那加權和就是(5+0)×5 = 25。
合計
生涯平衡單會對每個方案計算總分,合計的分值是方案的加權和的總值。
這就是生涯平衡單的用法,希望它能幫助你選擇合適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