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初入職場

大學生就業難,眾所周知,“最難就業季”“更難就業季”都是來形容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畢業生人數達到了795萬,是2006年畢業生的近2倍,是2001年畢業生的近7倍。

隨著畢業生人數的增加,找工作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如何將難變易,大學生們除了提高自身能力外,對就業形勢、就業環境以及人才市場需求的了解與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內容,想要了解和發現變化中的職場趨勢,并知道如何將其與自身相結合,那么本節內容將對你受益匪淺。

1.1.1 就業環境分析

就業環境是個人實現就業的外在制約條件,是指在時間和空間上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就業起激勵、約束、導向作用的主客觀和社會發展因素的總和。就業環境分析,主要是對求職者就業產生影響的各種外部的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從中找到制訂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依據和理由。設計職業生涯規劃一定要符合就業環境的實際狀況和發展,否則會變成空中樓閣。通常情況下,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政策環境、教育環境和市場供需環境都會對就業環境產生影響。

①社會環境。傳統文化、地區差異、家庭背景都是求職者所處的外界社會環境,也對求職者就業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傳統的就業理論和當前流行的就業意識形成了影響求職者擇業的社會心理環境,比如社會時尚、家人及親友的意見等。

a.社會時尚。社會時尚就是在社會中流行一時的風氣或風尚,在人們生活中是非常廣泛的。它通常發生在人們日常生活最普遍的領域、人們參與社會接觸交往活動以及社會意識形態方面,以影響人們的社會心理方式表現出來。由于時尚表現出的時髦性、時熱性、時狂性等特點,人們崇尚的行為取向就會表現出社會時尚運動,這對求職者擇業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比如大學生擇業中曾經出現過的大城市熱、合資企業熱、公務員熱、考研熱等。

b.家人及親友的意見。由于我國傳統觀念的積淀,子女與父母之間依賴與被依賴、控制與被控制性較強。受其不同情況的影響,大學生在擇業中的表現也是不盡相同的:有的求職者缺乏自主性,依賴于父母的經驗,選擇什么樣的職業都由父母做主;有的求職者父母怕子女缺乏經驗,生活閱歷淺,控制子女的擇業行為,不允許其自己做主;有的求職者父母是支持和鼓勵子女主動選擇,自己做主,并提供參考意見。這幾種影響方式對大學生擇業所產生的結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齡較小的求職者對父母的依賴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強。也有的求職者因為家人的從業境況或能力欠缺等原因,通過較有影響的親友做主或征求其意見,根據其認同與否來決定自己的擇業去向。

②經濟環境。一個地區、一個城市在一定時期的經濟狀況直接影響到這一區域的就業情況。經濟發展速度快、經濟發達的地區和城市對大學生的吸納和接收能力強,就業機會多,薪資水平普遍較高;反之,則意味著較少的就業機會和較低的薪資水平。對求職者來說,求職都具有一定的區域局限性,求職行為主要發生在就學城市和較為了解的目標城市。大學生選擇職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從整個國家范圍來說,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職業演化速度的加快、就業崗位的增加,都是極為相關的因素。從一個國家的區域性經濟發展狀況來說,由于其不平衡性,往往使經濟發展速度快的地區成為大學生擇業的熱點。

總體來說,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大中城市對大學生的吸收能力更強,在這些地方,就業機會更多,因此,地區的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決定該地區的就業狀況。一般說來,沿海要好于內地,大城市好于中小城市。

③政策環境。政策體現著一定的導向性、調控性和約束性。求職者有自主擇業的權力,用人單位有自主用工的權力,因此自主擇業不是求職者的一廂情愿或隨心所欲。比如大學生求職過程中除受到大學生就業政策的直接影響外,勞動人事制度中諸如人才流動、工資、公務員制度等,以及社會職業結構調整的有關政策,都會對大學生擇業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目前來看,就業政策以市場調節為主,即求職者在國家和學校的指導幫助下,自行與用人單位溝通,進行雙向選擇。雙向選擇是選擇與被選擇的關系,是雙方在相互滿足對方需要的基礎上而達成的一種契約關系。因此,雙向選擇體現求職者就業中的更本質的關系。既然是契約關系,就擺脫不了政策的導向、調控和約束。挑選用人單位的勞動用工政策、吸引人才的政策,發達地區和中心城市的進入控制政策,都將對求職者擇業產生重要的制約作用。就業政策既對求職者合法權益起到保護作用,同時也約束求職者的部分求職行為,而求職者具體獲得哪一個職位,被哪個用人單位錄用,都必須靠其自身的能力和條件,由市場來決定。

④教育環境。具體指個體所受教育的環境。社會上的一切教育活動都會給受教育者產生某種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切教育形式所產生的結果,大都能反映在學生的素質以及他們的擇業意識、擇業行為上。

從家庭教育來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圍對兒童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教育方式對子女性格、愛好、興趣等的培養和熏陶,直接影響到其職業能力的發展。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安妮·羅歐研究發現,兒童早期所受的不同養育方式的教育,影響其追求的職業類型以及在所選擇的領域中可能達到的水平。

從學校教育(主要是基礎教育和大學專業教育)來看,大學以前的教育是基礎教育,由于高考的指揮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變成了一種應試教育,學生也以應試的學習方式來接受教育,造成了學生知識結構不合理,學習的主動性不夠,養成了一種依附性的學習習慣,這種結果直接影響到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大學階段所受的專業教育直接制約著學生職業適應的范圍。如果大學生所學的專業面較窄,其職業適應的范圍就小;反之,職業適應的范圍就相對寬廣。

⑤市場供需環境。近年來,勞動力供需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突出。在總量矛盾始終未減的情況下,勞動力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并存,求職者找不到合適工作與企業招不到合適員工等結構性矛盾愈演愈烈。由于勞動力市場并不健全,形成勞動力市場信息不匹配、勞動力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以及地理障礙的特點。一方面,增加了就業者職業搜尋成本;另一方面,在勞動力市場未充分發育的前提下,勞動力市場機制不能充分發揮優化配置勞動力的職能,造成勞動力市場“失靈”。此外,加上教育體制問題、高校專業設置等因素,加劇了就業結構性矛盾。

1.1.2 行業變遷下的人才需求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各行各業從結構到環境、從職業內容到職業類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有些行業在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有些行業在冉冉升起,與此同時是全新的職業類別和名稱在不斷地誕生。

①行業演變與職業發展。經濟、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直接促使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變遷速度加快,如工業革命時期,紡織行業是當時的主要工業行業,直到20世紀,鋼鐵和建筑行業才開始超過紡織行業。而電子、計算機行業從產生到發展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主要行業,僅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產業結構和行業結構的變遷加速后,職業的結構、數量和分布狀況的變遷也更加頻繁。我國的人事管理機構根據全國各類專業協會的有關統計資料,對我國未來職業發展以及急需人才進行了分析和預測。分析結果認為,我國未來社會的主導職業包括:會計、計算機、軟件開發、環保、健康與保健醫藥、咨詢服務、保險、法律、老年醫學、服務、公關與服務、市場營銷、生命科學、咨詢與社會工作、旅游管理與服務、人力資源管理等十六個行業。

②層出不窮的職業新面貌。在行業演變的潮流中,職業結構調整的頻率越來越緊湊、越來越加快,老行當已經漸行漸遠,曾幾何時,糧油票證管理員、物資供應員、蔬菜作價員等與計劃經濟緊密相連的工種,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已無跡可循;裱棚工、抄寫工、燒水工、掏糞工、送煤工、鉛字排版工等老行當,亦已成為人們記憶中模糊的風景。新職業已風生水起,如會展策劃師、景觀設計師、芳香保健師、寵物健康護理員、牛肉分級員、計算機樂譜制作師等新行當,名正言順地加入了職業正規軍。這些新職業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全新職業,就是隨社會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而形成的新的社會群體性工作;二是更新職業,是指原有職業內涵因技術更新產生較大變化,從業方式與原有職業相比已發生質的變化。新職業不僅僅記錄了職場發展的軌跡和程度,而且在更宏觀的背景下折射出時代風云和社會變遷。

職業內涵的變化反映了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職業稱呼的改變,也反映了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理發員”變成了“美發師”,“廚師”變成“烹飪師”“營養師”,“保姆”變成“家政服務員”“育嬰師”等。從“炊事員”到“烹飪師”再到“營養師”,這樣的變化表明,社會生活質量已經從單純追求溫飽過渡到既要吃得好還要講究營養搭配的階段。

③適應職業形勢發展的人才素質要求

——職業道德素質。作為影響企業未來的人才,首先應以誠信為本,這是對企業人才最基本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職業道德素質可以說是企業人才最重要的素質之一,職業道德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最為看重的人才素質。

——專業技術素質。企業人才的專業技術素質是形成企業競爭力的源泉之一。一個企業不僅需要高精尖的人才,更離不開大批的具有核心專長與技能的人才。

——人際交往素質。21世紀是一個追求雙贏的時代。世界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需要人才有較強的人際協調素質和溝通素質,相互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與領導、同事以及客戶實現有效的溝通,才能達到企業共同的目標。

——良好文化素質。企業人才如果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就會加快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與企業戰略協調一致。企業文化以提高人才的素質為核心,不斷引導員工加強文化修養,升華自己的人格,培養敬業精神、自律意識和責任感。

——更新知識素質。知識經濟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企業內培訓是企業和人才學習的主要方式,也是改進人才崗位勝任能力和提高企業績效的重要手段。

小貼士

未來10年最有前景的十大職業

每個職業都有各自的優劣勢,因此要綜合考慮行業前景、承受壓力、福利待遇、上升空間及入職門檻等各種因素,在此列舉了國內未來10年最有前景的十大高薪職業,供大家參考。

互聯網服務人員:互聯網是個瞬息萬變的大行業,不同子行業的熱門程度往往與所在行業的壟斷程度、發展速度和從業公司數量有關,目前較為熱門的有電商、視頻、搜索等。從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來看,目前除了.net、c#等過時的技術外,其他方向的技能,包括PHP、java、PM,尤其是Android、IOS語言的平臺開發,往往都能有較多的從業選擇。比如大數據開發、云計算、搜索、移動互聯網等熱門領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網絡營銷師:據有關統計數字表明,目前我國有大部分企業已加入互聯網,并涉及網絡營銷,其中以計算機行業、通訊行業、金融行業較為普遍,計算機行業占34%,通訊行業占23%,金融行業占11%,其他占32%。在這個科技時代,網絡營銷師已經成為了時代進步中不可缺少的人才。現今市場上網絡營銷人才幾乎沒有后備人才,如果不能繼續培養大批人才,可能會誘發某些電商企業的發展停滯,因此網絡營銷人才就變得非常受青睞。

生物醫藥研發師:隨著醫藥行業的不斷發展,各國都在不斷加強本國的醫藥研發產業建設,不斷探索新方向和新模式。當前,我國生物醫藥正逐漸向國際化發展,生物醫藥研發支出在全球所占比重5年間增長率達到32.8%。醫藥師人才的培養更加受關注,這就使得生物醫藥的研發人員成了近年來醫藥領域的香餑餑。

理財規劃師:資料顯示,中國個人理財市場將不斷增長,并且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目前,一方面社會對金融理財的需求非常急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另一方面,理財產品明顯捉襟見肘。專家預計,我國理財規劃師的缺口為20萬人,未來5~10年,理財規劃師將成為國內最具有吸引力的職業。

律師:隨著市場經濟和全球貿易的迅猛發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盡力實施專利戰略,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中國企業在踐行全球戰略過程中所面對的海外商標侵權、專利侵權、銷售產品侵權、參展侵權及委托加工出口產品侵權等風險將會不可避免地持續加劇,而相關企業聘請專業涉外知識產權律師擔任常年法律顧問或代理訴訟的需求也會隨之漸趨增長。

信息安全分析師:隨著國家對信息安全問題重視程度的不斷升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移動支付等領域的應用信息安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要發展方向,只有采用國產信息化產品才能從根本上確保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安全。由此興起的去IOE化和去IOH化等抵制國外產品的自發行為,使得我國信息安全產業獲得快速發展,從而也推動行業人才的需求。

文學作家: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國正在空前地邁向一個信息時代。新媒體技術催化了流行文學傳播的速度及廣度,而網絡、手機、數據庫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也在傳統刊物投稿或紙質出版的基礎上為各類型的碼字愛好者們提供了更多樣的發展機遇及發展渠道。

酒店高級管理人員:近年來,國際人才市場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酒店管理專業是全球十大熱門行業之一。目前,中國是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國,也是世界第六大旅游消費國,中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對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標準,對酒店管理留學人才的迫切需求開始凸顯。

心理咨詢師:作為高知識含量的職業,心理咨詢師行業一直存在很大缺口。據統計,全國學習或接受心理咨詢師培訓的人數約為100萬人,只有不到5%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在上海,每年有1500人參加國家二級、三級心理咨詢師專業培訓,總計已有2.5萬人取得了國家心理咨詢職業證書。但與巨大的心理咨詢服務需求相比,合格的專業人員和機構仍嚴重匱乏。

公共營養師:營養學是一門學問,專門研究營養搭配、營養互補和營養平衡等。如何做到科學合理調配飲食以促進身體健康,減少各種慢性疾病的發生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實際問題,我國是營養不良問題比較嚴重和復雜的國家,而營養師是應社會、市場的需要而產生的職業技能人才。(內容來源:搜狐教育)

本節小結

初入職場,對就業還很懵懂,不妨先從了解就業環境、行業特點、職業發展和人才需求入手,只有真正認清市場,了解企業需求,才能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同時還要具備適應職場變化的能力,越來越多的職業都是被新創造出來的,因此,當你無法使你的教育和培訓背景與你將面臨的職業變化完全吻合時,唯有不斷地拓寬自己的學習能力,才可應對變化萬千的就業市場。同學們,時刻做好準備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梁平县| 普定县| 渝中区| 墨脱县| 天祝| 博野县| 柳河县| 乌兰察布市| 扎赉特旗| 丰镇市| 辽源市| 丽水市| 山西省| 阿拉尔市| 金川县| 修武县| 响水县| 米泉市| 临湘市| 明溪县| 军事| 宁陕县| 乐业县| 讷河市| 五大连池市| 额尔古纳市| 奎屯市| 灯塔市| 广安市| 彩票| 巢湖市| 沐川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丹江口市| 密云县| 海林市| 卫辉市| 呈贡县| 巴林左旗|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