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方劑的組方原則與變化

一、組方原則

君臣佐使理論最早見于《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云:“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

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是方中不可或缺,藥力居首的藥物。

臣藥:一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的藥物;二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其在方中之藥力小于君藥。

佐藥:一是佐助藥,即協助君、臣藥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兼證的藥物;二是佐制藥,即制約君、臣藥的峻烈之性,或減輕、消除君、臣藥毒性的藥物;三是反佐藥,即根據某些病證之需,配伍少量與君藥性味或作用相反而又能在治療中起相成作用的藥物。其在方中之藥力小于臣藥,一般用量較輕。

使藥:一是引經藥,即能引方中諸藥以達病所的藥物;二是調和藥,即具有調和諸藥作用的藥物。使藥的藥力較小,用量亦輕。

二、方劑的變化

1.藥味加減 針對某一具體成方之藥味加減變化而言,是指在君藥不變的前提下,加減方中其他藥物,以適應病情變化需要。

藥味加減變化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佐使藥的加減。是在主癥不變的情況下,對某些藥進行加減,以適應一些次要兼癥的需要。二是臣藥的加減。這種變化改變了方劑的主要配伍關系,使方劑的功用發生較大變化。

2.藥量加減 藥量是藥物在方中藥力大小的重要標識之一。如兩首方劑的組成藥物相同,但用量不相同時,隨著方中藥物藥力的相應變化,必然導致配伍關系及君臣佐使相應變化,遂使功用、主治各有所異。

3.劑型更換 方劑的劑型各有所長,同一方劑,盡管用藥及其用量完全相同,但劑型不同,則其作用亦異。當然,這種差異往往只是藥力大小和峻緩的區別,在主治病情上有輕重緩急之分而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池州市| 从化市| 兰考县| 江门市| 拉萨市| 大宁县| 广昌县| 内乡县| 巴彦县| 盘山县| 耿马| 临澧县| 孝昌县| 沈阳市| 报价| 台湾省| 玉门市| 海南省| 宁化县| 广平县| 保德县| 襄汾县| 邹城市| 绥中县| 尤溪县| 孟州市| 伊通| 长兴县| 聂荣县| 石嘴山市| 喀喇沁旗| 黑龙江省| 旺苍县| 罗山县| 保定市| 鄂温| 巴南区| 佛山市| 甘德县|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