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谷物與谷物化學概論》研究的內容和學習方法
一、《谷物與谷物化學概論》研究的內容
全書共十章。第一部分介紹了糧油的分類、谷物子粒構造、化學成分及分布等情況;第二部分介紹了谷物中的糖類、脂類、蛋白質、酶類、維生素、水分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結構、性質及功能;第三部分從谷物儲藏和加工的角度介紹了谷物在儲藏和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的變化規律;第四部分介紹了常用的谷物與谷物化學實驗。為了使學習者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本教材各章均附有習題,書后附有綜合測試題及答案。
二、《谷物與谷物化學概論》學習方法
《谷物與谷物化學概論》是糧食工程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學習本課程應具備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基本知識,并為后續課程如糧食微生物、儲糧害蟲與防治技術、糧油儲藏技術、糧油檢驗技術、糧油質量安全管理、糧油加工技術、飼料加工技術等奠定基礎。
《谷物與谷物化學概論》學習方法不同于《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等基礎化學學科,它既不以周期系為體系,也不以官能團性質為體系,而是以谷物生物學功能為體系來研究谷物生物體系的化學組成及其性質,從生物整體功能協調的基礎上來認識機體內的靜態和動態變化過程。谷物體系中的化學反應都是多步驟、相互聯系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用新的學習方法來掌握新的知識。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確立谷物生理功能是谷物生物體系中成分分類的基本出發點;其次要知道谷物生物體系中的反應是分階段、分步驟的過程;再次要建立谷物化學反應過程中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在學習方法上要善于運用“歸納、對比與分析”,經過歸納、對比與分析,從而使知識點便于理解和記憶。如食物中的成分是多種多樣的,根據其溶解特性可歸納為水溶性及脂溶性兩類;生物體內各種反應數以千計,可歸納為分解反應與合成反應兩大類等。學習者學習時要注意復習,這樣既有利于原有知識的加深鞏固,又有利于新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谷物與谷物化學概論》也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它運用了化學學科中的實驗手段與方法來分析谷物的組成成分以及在機體內所發生的各種化學變化。通過實驗學生不但可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因此,學生必須對實驗課給予高度重視,并按要求完成各項實驗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