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電磁爐的基礎知識

1.1 電磁爐的結構組成

1.1.1 電磁爐的種類結構

電磁爐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渦流)原理進行加熱的電炊具。它具有體積小巧、使用方便、熱效率高等特點,是目前家庭及餐廳必備的廚房電器。

圖1-1為常見電磁爐的實物外形。電磁爐的種類多樣,按照灶頭數量可分為單灶頭電磁爐、雙灶頭電磁爐、三灶頭電磁爐和四灶頭電磁爐;按照灶臺類型可以分為臺式電磁爐和嵌入式電磁爐;按照用途又可以分為家用電磁爐和商用電磁爐。

圖1-1 電磁爐的種類

圖1-2為典型電磁爐的外形結構。在電磁爐的正面是灶臺面板,灶臺面板的下方是操作面板。電磁爐的背面可以看到散熱口和銘牌標識。

圖1-2 典型電磁爐的外形結構

1 灶臺面板

圖1-3為電磁爐灶臺面板的實物外形。它多采用高強度、耐沖擊、耐高溫的陶瓷或石英微晶材料制成,在加熱狀態下熱膨脹系數小,可徑向傳播熱量。電磁爐的灶臺面從外形上多為圓形和方形兩種,并且其面板的花色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印花版、白版和黑色面板。

圖1-3 灶臺面板的實物外形

2 操作面板

圖1-4為電磁爐操作面板的實物外形。操作面板主要用于人工指令的輸入及電磁爐工作狀態的顯示。一般都設有開關按鍵、溫度調節設置按鍵以及功能控制鍵等。

圖1-4 操作面板的實物外形

3 散熱口

圖1-5為電磁爐散熱口的實物外形。從散熱口可以看到內部的散熱風扇,電磁爐內部產生的熱量可以通過散熱風扇的作用,由散熱口及時排出,降低爐內的溫度,利于電磁爐的正常工作。

圖1-5 散熱口的實物外形

4 銘牌標識

圖1-6為電磁爐的銘牌標識。電磁爐的品牌、型號、功率等產品信息都明確地標注在銘牌上。

圖1-6 電磁爐的銘牌標識

1.1.2 電磁爐的內部電路

打開電磁爐的外殼,可以看到電磁爐的內部結構。一般來說,電磁爐內部主要是由內部電路、爐盤線圈和散熱組件構成。

圖1-7為典型電磁爐的內部電路結構。

圖1-7 電磁爐的內部電路

如圖1-8所示,電磁爐中的電路根據功能特點可以劃分為電源供電電路、功率輸出電路、主控電路和操作顯示電路。

圖1-8 電磁爐中的主要電路

如圖1-9所示,有些電磁爐將主控電路、電源供電電路和功率輸出電路設計在一塊電路板上。

圖1-9 單元電路設計在一塊電路板上的電磁爐電路

1 電源供電電路

圖1-10為典型電源供電電路的實物外形。電源供電電路是電磁爐整機的供電電路。它主要是將220V市電轉換成直流300V電壓為功率輸出電路供電。

圖1-10 電磁爐中的電源供電電路

2 功率輸出電路

圖1-11為典型功率輸出電路的實物外形。電路中的絕緣柵雙極半導體管(IGBT)在驅動脈沖的作用下形成高頻振蕩信號,為爐盤線圈提供諧振信號,使爐盤線圈工作,實現電能向熱能的轉換。

圖1-11 電磁爐中的功率輸出電路

3 主控電路

圖1-12為典型主控電路的實物外形。主控電路是電磁爐的核心部分。電磁爐整機人工指令的接受、狀態信號輸出、自動檢測和控制功能都是由該電路完成的。

圖1-12 電磁爐中的主控電路

4 操作顯示電路

圖1-13為典型操作顯示電路的實物外形。操作顯示電路一般位于電磁爐上的操作顯示面板下方。該電路板通過導線與主控電路相連。

圖1-13 電磁爐中的操作顯示電路

5 爐盤線圈

圖1-14為典型爐盤線圈的實物外形。爐盤線圈也叫加熱線圈,一般由多股漆包線擰合后盤繞而成。在爐盤線圈的背部(底部)粘有4~6個鐵氧體扁磁棒,其作用是減小磁場對下面的輻射,以免在工作時,加熱線圈產生的磁場影響下方電路。

圖1-14 電磁爐中的爐盤線圈

圖1-15為電磁爐爐盤線圈中的熱敏電阻。該熱敏電阻位于爐盤線圈的中心,主要用于檢測爐面溫度。

圖1-15 爐盤線圈中的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緊靠灶臺面板,且在它的表面涂有導熱硅膠,以提高熱傳導性。

若灶臺面板溫度過高,熱敏電阻的阻值會發生變化。通過連接線將變化信號傳送到主控電路,以便對電磁爐整機電路進行保護。

6 散熱風扇

圖1-16為散熱風扇的實物外形。散熱風扇在電磁爐工作過程中旋轉為電磁爐內部電路提供良好的散熱。

圖1-16 電磁爐中的散熱風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云龙县| 泰顺县| 怀化市| 兴义市| 志丹县| 兴安县| 嘉兴市| 青铜峡市| 水富县| 虎林市| 左贡县| 上蔡县| 青州市| 马边| 嘉禾县| 商都县| 若尔盖县| 闽清县| 共和县| 达日县| 河南省| 敖汉旗| 定远县| 鄂伦春自治旗| 淄博市| 广灵县| 郁南县| 平原县| 思南县| 丹寨县| 汝阳县| 三河市| 克东县| 迁安市| 旅游| 无为县| 阳信县| 怀远县| 毕节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