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拔罐法的工具和操作技法

拔罐法是以罐子為工具,利用燃燒或抽氣、蒸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俞穴或應拔部位的體表,以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膚充血,使邪排出,從而防病治病的一種方法。

一、主要工具

1.點火棒

點火棒

用鑷子夾取適量棉球蘸上95%酒精(或高度白酒)點燃,也可將紗布捆綁在鐵絲或鑷子上,蘸取95%酒精(或高度白酒)點火。

2.罐

(1)竹罐 用直徑3~5厘米堅固無損圓竹筒制成,長6~8厘米,一端留節做底,另一端為罐口。同時刮去竹筒的青皮和內膜,并打磨光滑,使罐口保持平整光滑。根據罐口直徑大小不同,分為四種規格,可做用于不同部位。

特點:輕巧方便,價格低廉,不易打碎;缺點是易爆裂、漏氣。目前多用于藥罐和水罐。

(2)陶罐 用陶土燒制而成,中間略粗,兩端略細,形似腰鼓。根據口徑大小不同,分為三種規格,口徑小則短,口徑大則長。

特點:吸力大,但不利于觀察充血情況,且笨重易打碎。

(3)玻璃罐 用玻璃制成,形如球狀,罐口平滑,質地透明,易于觀察罐內皮膚充血情況,便于掌握留罐時間,目前最多使用。按規格分5個型號。

1號罐:最小,多用于面部、四肢、骨邊等肌肉面積較小部位。

2號罐:多用于面部、頸部、四肢或小兒。

3號罐:多用于胸腹部、背部及四肢肌肉較多部位,在臨床上使用較多。

4號罐:多用于腹部、背部、臀部、大腿等部位,在臨床上使用也較多。

5號罐:最大,多用于背部、臀部等肌肉肥厚部位。

(4)抽氣罐 用透明塑料制成,上置活塞可用來抽氣。現在多有制成品,藥店有售。

優點:易于掌握,使用方便,吸著力強,且避免了燙傷,較安全,又不易破碎。

缺點:操作麻煩。

(5)金屬罐 用銅、鐵、鉛等金屬制成,形狀如竹罐,口徑大小不一。

特點:經久耐用,不易破碎;但傳熱快,易燙傷皮膚,目前一般較少使用。

(6)磁負壓罐 罐底有旋轉手柄,可使罐內產生負壓。

特點:不用點火,但操作麻煩,價格貴。

(7)橡皮罐 用橡膠制成,分大小4個型號。

型號:與玻璃罐相同。

特點:操作簡單,方便攜帶,不需燃燒;但不易觀察瘀血程度,吸力大小有時不易掌握。

(8)擠壓罐 其多用橡膠制成。

特點:操作簡單,但負壓小,吸附力弱,維持時間短,易脫落。

二、輔助工具

1.毫針

亦即針灸所用的毫針,多用不銹鋼制造,有一定的彈性和硬度。一般多選取1.5寸或2寸為宜。

毫針

2.三棱針

一般用不銹鋼制成,針長6~8厘米,針柄粗圓,針身呈三棱形,針尖三面有刃,尖端鋒利,屬于古代九針中的“鋒針”,多用于點刺放血。

三棱針

3.皮膚針

一般多選用蓮蓬狀梅花針,頭部固定不銹鋼針5~7枚,針柄約20厘米;其由古代九針中的“正內一,傍內四”脫化而來。多用于叩打皮膚,配合拔罐進行治療。

皮膚針

4.潤滑劑

一般多選用刮痧油或按摩油,多用于走罐。

三、拔罐的操作技法

1.玻璃火罐

用火在罐內燃燒,排去罐內空氣,形成負壓,吸附于皮膚上。根據操作方法不同,又分為以下幾種。

(1)閃火法 用鑷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用8號鐵絲20厘米長,一頭纏脫脂棉點燃后),在罐內繞1~3圈(勿將罐口燒熱)后退出,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即可吸住。此法安全簡便,適合于任何體位,是臨床最常使用的方法。

閃火法

(2)投火法 將棉球或小紙片點燃后,投入罐內,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罐即可吸牢。此法只適用于患者側臥位或坐位使用,多用于橫向拔。

投火法

注意:此法操作時,如手法不熟練,易燙傷受術者。

(3)貼棉法 取適量酒精棉球(不宜太多),貼于罐體內壁中部,點燃后趁火著旺時,將火罐扣拔在應拔皮膚上,即可吸拔住。此法適合于任何體位。

貼棉法

注意:此法操作時,酒精棉球蘸取酒精不可太多,否則極易滴下酒精,燙傷受術者。

(4)架火法 取不易燃燒、不易傳熱的物體如瓶蓋,放在被拔的部位上,然后滴入數滴酒精或放置酒精棉球,點燃后,立即將罐扣下,就可產生吸拔之力,將罐吸住。此法產生的吸力較強,適用于臥位。

架火法

注意:操作時,受術者不可任意移動體位,否則易燙傷受術者。

(5)滴酒法 用95%以上酒精或高濃度(50度以上)的白酒,在罐體內滴3~4滴,轉罐使其在罐內壁搖勻,用火點燃后,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就可產生吸拔之力,即可拔牢。此法適合于任何體位。

注意:燃料不可滴放太多,否則流到受術者皮膚上易燙傷。

2.橡皮罐

有兩種操作方法。

(1)單指按壓法 術者將拇指置罐頂部,食、中、無名指抵住罐口邊緣,將罐扣壓于要拔的部位,拇指用力按壓罐頂部,食、中、無名三指使罐口邊緣微微翹起,排出罐內中的空氣,松手即可拔住。本法適用于小號罐。

(2)雙手按壓法 術者雙手拇指置罐頂部,雙手食、中、無名指分置罐口兩側邊緣,將罐扣壓在要拔的部位上。兩手拇指同時用力,兩食指稍用力上抬,將罐口邊緣微微翹起,排出其內空氣,放手即可。本法適用于中、大號罐。

3.擠壓罐

術者拇、食指用力將罐擠壓至一定程度,則罐可自然吸附在皮膚上。

4.藥罐

先將中藥如羌活、獨活、防風、紅花、當歸等用紗布包好,放入水中煮沸,即將竹罐放入,煮之稍許,用鑷子取出,倒去水液,馬上用涼毛巾緊燜罐口,迅速將罐扣在應拔部位,即可拔牢。也可用水煮之。

注意:可根據病情,辨證選用適宜藥方。

5.水罐

在罐內放少許水(以罐橫置時,水不從口中溢出為宜),用閃火法或投火法,將罐扣在皮膚上,將罐拔牢。此法只適合患者側臥位或坐位、橫向拔。

注意:此法用于熱證時,罐內多放冷水;放水量一般不超過罐內的三分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台北市| 静乐县| 天柱县| 钟山县| 宁德市| 静海县| 西华县| 收藏| 文登市| 白沙| 铜鼓县| 北流市| 通海县| 铁力市| 镇康县| 绥棱县| 齐齐哈尔市| 公主岭市| 廉江市| 呈贡县| 特克斯县| 麟游县| 竹溪县| 吉水县| 福安市| 高阳县| 班玛县| 军事| 江孜县| 德庆县| 额尔古纳市| 光泽县| 化德县| 瓦房店市| 合山市| 常熟市| 余庆县| 桦川县| 余庆县|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