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工程設計與施工
- 王強
- 1234字
- 2019-01-04 15:24:04
1 民用建筑防火設計
1.1 建筑分類及耐火等級
1.1.1 民用建筑分類
民用建筑應根據其使用性質、火災危險性、疏散和撲救難度等進行分類,并應符合表1-1的規定,如圖1-1~圖1-3所示。
表1-1 建筑分類

注:1.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類別應根據本表類比確定。
2.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另有規定外,宿舍、公寓等非住宅類居住建筑的防火要求,應符合該規范有關公共建筑的規定。
3.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另有規定外,裙房的防火要求應符合該規范有關高層民用建筑的規定。

圖1-1 一類高層民用建筑及其裙房

圖1-2 二類高層民用建筑及其裙房

圖1-3 單、多層民用建筑
1.1.2 民用建筑耐火等級
(1)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可分為一、二、三、四級。除另有規定外,不同耐火等級建筑相應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不應低于表1-2的規定。
表1-2 不同耐火等級建筑相應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

注:1.除另有規定外,以木柱承重且墻體采用不燃材料的建筑,其耐火等級應按四級確定。
2.住宅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可按現行國家標準《住宅建筑規范》(GB 50368—2005)的規定執行。
(2)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級應根據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災撲救難度等確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一級;
②單、多層重要公共建筑和二類高層建筑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3)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2.00h,如圖1-4所示。

圖1-4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剖面示意圖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上人平屋頂,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分別不應低于1.50h和1.00h,如圖1-5所示。

圖1-5 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上人平屋頂剖面示意圖
(4)一、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屋面板應采用不燃材料 屋面防水層宜采用不燃、難燃材料,當采用可燃防水材料且鋪設在可燃、難燃保溫材料上時,可燃防水材料或可燃、難燃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
(5)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采用難燃性墻體的房間隔墻,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75h;當房間的建筑面積不大于100m2時,房間隔墻可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0.50h的難燃性墻體或耐火極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性墻體,如圖1-6所示。

圖1-6 二級耐火等級建筑的房間隔墻
二級耐火等級多層住宅建筑內采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的樓板,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75h,如圖1-7所示。

圖1-7 二級耐火等級多層住宅建筑的樓板
(6)建筑中的非承重外墻、房間隔墻和屋面板,當確需采用金屬夾芯板材時,其芯材應為不燃材料,且耐火極限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有關規定。
(7)二級耐火等級建筑內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頂,其耐火極限不限 三級耐火等級的醫療建筑、中小學校的教學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兒所、幼兒園的兒童用房和兒童游樂廳等兒童活動場所的吊頂,應采用不燃材料;當采用難燃材料時,其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如圖1-8所示。

圖1-8 三級耐火等級建筑的吊頂
二、三級耐火等級建筑內門廳、走道的吊頂應采用不燃材料,如圖1-9所示。

圖1-9 二、三級耐火等級建筑門廳、走道的吊頂
(8)建筑內預制鋼筋混凝土構件的節點外露部位,應采取防火保護措施,且節點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相應構件的耐火極限。
- GB/T 50290-2014 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 SH/T3516-2012催化裂化裝置軸流壓縮機-煙氣輪機能量回收機組施工及驗收規范(英文版)
- GB/T 50103-2010 總圖制圖標準
- GB/T 50145-2007 土的工程分類標準
- GB 50967-2014 焦化機械設備安裝規范
- 建筑設計常用規范速查手冊(第三版)
- 水電工技能數據隨時查
- 水暖工程讀圖識圖與造價
- 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 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 GB 50598-2010 水泥原料礦山工程設計規范
- GB 50556-2010 工業企業電氣設備抗震設計規范
- 根據質量選擇咨詢服務 咨詢專家工作成果評價指南:中英文對照(FIDIC文獻譯叢)
- GB/T 50931-2013 醫藥工程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標準
- GB 50198-2011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