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槍械
  • 姜坤
  • 2684字
  • 2019-01-04 15:10:23

前裝式槍械

在19世紀中期以前,世界上大多數槍械都是前裝式的,像流行于15~16世紀的火繩槍、從16世紀開始普及的燧發槍均屬于前裝式槍械。當時,前裝式槍械的造價比較低廉,加之操作簡便,因此比后膛式槍械更受歡迎。

幾個世紀的長期使用給前裝式槍械帶來了眾多變化和改進,其中最為顯著的是點火裝置的變化。以火繩槍和燧發槍為例,前者是用一根火繩來擊發的,后者則利用燧石和金屬片的碰撞來點火。

為火繩槍裝填火藥,這是現代進行的展示,當時士兵胸前的火藥包為布袋。

火繩槍的操作十分繁復,首先用火藥瓶往槍口倒入推進用的火藥,再將用紙或布包著的彈丸從槍口塞入,用紙或布包裹是為了增加摩擦,以免槍管傾斜時彈丸從槍口掉出。然后用通條將彈丸推入,接下來把導火用火藥倒在槍機中的藥池上,并且把藥池蓋蓋上。藥池蓋的用途是避免走火,可以看作是一種原始的保險裝置。當要進行射擊時,把藥池蓋掀開,瞄準后扣下扳機,帶著火星的火繩會敲上藥池蓋而將其中的導火藥引燃,導火藥則會立即引燃推進藥將彈丸射出。一些大型的火繩槍因為本身重量的關系會事先將推進用火藥裝成火藥包,火藥包內的火藥量就是一次射擊的量。

除了裝填很慢外,火繩槍最大的問題就是潛在的安全隱患。帶著明火的火繩頭晃晃悠悠,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引燃火繩槍兵身上的火藥袋。英國著名的探險家約翰?史密斯船長就曾經發生這樣的意外,槍上的火繩引燃了身上的一個火藥袋,造成了嚴重燒傷。所以在前面的裝填程序中,火繩槍兵都要小心翼翼地將火繩取下并用手指持穩。

火繩一般取材于麻繩,經硝酸鉀或醋酸鉛等鹽溶液浸泡晾干后,燃燒十分緩慢,僅為每小時200毫米或更慢。

做工精美的簧輪槍,大多是屬于歐洲貴族的私人物品。

在火繩槍之后出現了一種簧輪槍,扣下扳機后轉動的簧輪摩擦鐵片產生火花完成點火。不過這種槍的造價昂貴,使用并不普及。

16世紀中期,法國的槍炮工匠馬漢在簧輪槍的基礎上發明了燧發槍。他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上一塊燧石,并在傳火孔旁邊安裝了一個擊砧。射擊的時候,扣下扳機,在彈簧的作用下,擊錘會將燧石重重地打在鐵砧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燧發槍的原理和今天的打火機很相似,區別在于燧發槍引燃的是火藥,而打火機引燃的是液化氣。

燧發槍的機械結構類似于火繩槍,和火繩槍不同的是,它是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擊打擊砧,撞擊產生火花來引燃槍膛里的火藥。燧發槍剛發展時,受到了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推崇,可是法國將領反對裝備,因為燧石的擊打產生的火花無法引燃黑火藥。而且燧發槍采用了更為強力的擊錘簧,使得它的扳機力和扳機擊錘比火繩槍費力得多,在戰場上很費體力和時間。但是相對于火繩槍需要背著長長的火繩,僅僅需要幾小塊打磨好的燧石片的燧發槍的優點是不言而喻的。和火繩槍相比,燧發槍最大的優點,不僅不用擔心夜戰有燃燒火繩的光,而且射速更快,在陰雨天也可使用,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16世紀時瑞典人使用的一種采用了原始隧發槍機的火槍。

槍械小知識

為什么有的槍容易走火?

走火是槍械在射手意料之外發射的情況。最容易導致走火的原因是忘記關閉保險的時候誤觸扳機。自動手槍上膛后,如果發生劇烈碰撞或不小心碰到扳機就會發射槍彈。而轉輪手槍更容易因為外力觸碰轉輪完成擊發,因此很多人使用轉輪手槍時,對準槍管的彈倉中是不裝彈的。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簧輪槍

前裝式槍械有幾個特點:①彈頭和火藥分別從槍口用通條或其他工具捅入槍膛內,所以槍、彈、藥是分裝的;②口徑一般比較大,在20毫米左右,大口徑一方面能提高槍的威力,另一方面也更容易裝填;③槍的尾端是封閉的,槍管內膛大多沒有刻制膛線,屬于滑膛槍;④由于槍彈要從槍口裝入,裝填路線長,裝填時,人體動作幅度大,槍管需在地上豎起來,操作難度大,容易暴露目標,而且裝填速度很慢。

前裝槍從一些西方電影上還能常常見到,以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慘世界》改編的同名電影中曾有一個場面將前裝槍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電影中描寫了一場街頭巷戰,射手每打完一槍,都要迅速把槍遞給身后的人,換取一支裝好彈的槍,而那個接過空槍的人又迅速將彈藥捅入槍膛,以供射手使用。

電影《悲慘世界》中的巷戰場景

點火裝置

火繩槍機:在16~18世紀,火繩槍機幾乎在所有火器中都是主流,進入18世紀以后,火繩槍機在歐洲已經很少見,但在印度、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一直持續使用到19世紀中期。當扣下扳機之后,燃燒的火繩頭會被連接的杠桿壓入裝有火藥的藥池中,引燃火藥,完成擊發。火繩槍機的外觀造型各不相同,有的比較簡單,有的十分精美,但原理一樣。

1.槍機座

2.藥池蓋

3.藥池

4.火繩架

5.火繩

槍械小知識

現代槍械如何點火?

火繩槍、燧發槍、簧輪槍等早期槍械在發射時都需要能夠引燃火藥的明火來點火,這就導致了在雨天或者潮濕的環境下常常會出現無法點火擊發的問題。現代槍械中,點火裝置已經被內置于槍彈中,只要擊針從底火中插入密閉的槍彈就能引燃發射藥,自然也無需擔心潮濕的問題。

簧輪槍機:簧輪槍機是歐洲一些槍械工匠參考了鐘表內部的彈簧、齒輪工作原理發明的,效果可靠,原本是為了替代火繩槍機而出現,但由于結構比較復雜、造價昂貴,因此無法被廣泛使用。扣下扳機以后,藥池蓋會向前滑動,令發火石和摩擦輪摩擦,產生的火花就可以點燃藥池中的火藥。

1.藥池

2.發火石

3.擊錘

4.藥池蓋

5.藥池蓋開啟鈕

6.復位簧

7.摩擦輪

燧發槍機:燧發槍機利用了燧石碰撞發火的原理,扣下扳機之后,藥池蓋自動打開,同時夾著燧石的擊錘向前擺動,通過燧石與擊砧的碰撞產生火花,火花落入藥池后會引燃藥池中的火藥,完成點火。

1.夾鉗螺栓

2.擊錘

3.燧石

4.擊砧

5.藥池

6.復位簧

燧發槍的戰場使用

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17世紀、18世紀甚至直到19世紀早期,前裝滑膛的燧發槍射擊精度都很差,而且裝填的時間也遠遠長于現在的后裝槍。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可以在一分鐘之內發射2次或3次,但是他卻很難確定自己射出的彈丸會飛向何處。為了提高低準確率下火槍兵的殺傷力,自然而然地產生了相應的步兵戰術。

當時流行的步兵戰術是名為“線列步兵”戰術,是17~19世紀間,歐洲國家在野戰時主要的步兵運用形態。線列步兵戰術草創于17世紀初,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決定用簧輪式火器武裝他的陸軍,并以線列步兵戰術在三十年戰爭期間贏得了整個歐洲的矚目。但是,長矛兵這樣的冷兵器兵種仍然存在。

17世紀晚期開始,燧發槍取代了火繩槍、簧輪槍成為歐洲軍隊的主要武器,加上刺刀的使用,使用燧發槍的步兵越來越多。

線列步兵在大多數時候,使用這三種陣型:線列、方陣與縱陣。無論是哪種陣型,當某一排士兵射擊的時候,另一排士兵會進行裝彈,這樣可以保證在間隔很短的時間中連續射擊,阻止對方的進攻。

法國騎兵在滑鐵盧戰役中向英軍火槍方陣沖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万全县| 雷州市| 洪湖市| 浦东新区| 福海县| 高州市| 乐清市| 弥勒县| 遵义县| 秦皇岛市| 施秉县| 平阴县| 荆门市| 虎林市| 满城县| 万州区| 大邑县| 华蓥市| 元阳县| 柳江县| 涿州市| 蚌埠市| 许昌市| 准格尔旗| 阳新县| 长白| 罗平县| 平乐县| 边坝县| 大洼县| 新沂市| 巩义市| 泸水县| 莱西市| 江永县| 吴川市| 贡山| 邵武市| 合水县|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