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納稅基礎知識

1.4.1 稅法構成要素

稅法構成要素,是指各種單行稅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的總稱。這一概念有以下基本含義:一是稅法要素既包括實體性的,也包括程序性的;二是稅法要素是所有完善的單行稅法都共同具備的,僅為某一稅法所單獨具有而非普遍性的內容不構成稅法要素,如扣繳義務人。

具體來講,稅法的構成要素如表1-8所示。

表1-8 稅法的構成要素

1.4.2 稅收法律關系要素

稅收法律關系是由稅收法律規范確認和調整的、國家和納稅人之間發生的具有權利和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稅收法律關系的一方主體始終是國家,稅收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具有單方面的權利與義務內容。

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以納稅人發生了稅法規定的行為或事實為根據。

稅收法律關系的要素包括如下三個方面。

(1)稅收法律關系的主體

也稱“稅法主體”,是指在稅收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主要包括國家、征稅機關、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2)稅收法律關系的內容

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所承擔的義務,主要包括納稅人的權利義務和征稅機關的權利義務。

(3)稅收法律關系的客體

是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主要包括貨幣、實物和行為。

1.4.3 納稅人資格認定

(1)一般納稅人的資格認定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指年應稅銷售額超過《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是一種法定資格,必須向稅務機關辦理認定手續方可取得。

(2)小規模納稅人的資格認定

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并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除上述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的,以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且納稅人的年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的。

小規模納稅人,即應稅服務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稱應稅服務年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500萬元)的納稅人。相關政策規定,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其他個人不屬于一般納稅人;非企業性單位、不經常提供應稅服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一般納稅人標準可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

(3)營改增納稅人的資格認定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一般納稅人,未超過規定標準的納稅人為小規模納稅人。

1.4.4 納稅申報規范

(1)納稅申報內容規范

企業納稅申報的內容,一般包括納稅申報表、納稅申報提交的證件及資料等,具體說明如下。

①納稅申報表。

總體來說,納稅申報表主要包括圖1-5所示的八項內容。

圖1-5 納稅申報表的內容

②納稅申報時應提交的證件及資料。

企業在辦理納稅申報時,應當根據不同情況提交下列證件和資料。

a.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

b.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聯營企業利潤轉移單。

c.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

d.境內或者境外公證機構出具的有關證明文件。

e.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存月報表以及增值稅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明細表。

f.增值稅納稅人先征稅后返還申請表。

g.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

h.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的合法憑證。

i.主管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證件和資料。

(2)納稅申報期限規范

納稅申報期限一般包括按期申報、按期順延和延期辦理三種情況。

①按期申報。按規定期限納稅申報一般包括按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期限和按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的期限兩種。表1-9為各主要稅種納稅申報的期限說明,供讀者參考。

表1-9 各主要稅種納稅申報期限表

②按期順延。按期順延是指當企業辦理納稅申報時,如果在法定或主管稅務機關所確定的納稅申報期限的最后一天,遇到公休日或節假日,可以相應地向后順延。

③延期辦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免會因出現意料不到的特殊情況而無法按照確定的期限進行納稅申報。按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當企業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或者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書確有困難需要延期申報時,可以在規定的申報期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書面延期申請,經稅務機關核準,在核準的期限內申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清水河县| 广宁县| 汝城县| 阳谷县| 积石山| 两当县| 安溪县| 遵化市| 灌阳县| 阿城市| 尉犁县| 衢州市| 宁蒗| 广水市| 海晏县| 司法| 文安县| 阳城县| 临泉县| 瓦房店市| 辽阳市| 鄂托克旗| 石楼县| 静海县| 达拉特旗| 长海县| 额济纳旗| 寻甸| 岳池县| 民权县| 鄂托克旗| 西宁市| 什邡市| 夏邑县| 康平县| 襄汾县| 天全县| 阿拉善左旗| 鄱阳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