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結構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衡量坦克性能就看它的三要素,坦克的整體結構也正是圍繞這三大要素展開的。
圍繞火力的武器系統(tǒng)和火控系統(tǒng)是坦克攻擊力的直接體現(xiàn),武器系統(tǒng)決定了坦克的威力,而火控系統(tǒng)則決定了坦克能否命中目標。動力系統(tǒng)則是坦克機動性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部分包括了發(fā)動機、各種傳動部分及車輪、履帶等行動部分。裝甲車體是坦克的主體,也是坦克防護力的體現(xiàn)。另外,還有不可或缺的通信系統(tǒng),如果要劃分的話,通信系統(tǒng)可以劃分到三要素的任一之中,因為它既能幫助坦克攻擊敵人,又能通過己方坦克之間的聯(lián)系確定行進路線或者躲避敵方的攻擊。
操縱部分即駕駛艙,位于坦克的前部,是駕駛員操縱坦克行進的地方;戰(zhàn)斗部分主要包括炮塔和炮塔下方空間,這里是控制坦克的火炮、機槍等武器的地方,通信系統(tǒng)也在這里;動力傳動部分位于坦克的后部,主要包括發(fā)動機及輔助系統(tǒng)、各種傳動裝置等;行動部分分布于坦克兩側,包括坦克的履帶、誘導輪、負重輪等。
1.觀瞄設備 2.炮盾 3.同軸機槍 4.炮膛清除器 5.主炮 6.駕駛員潛望鏡 7.駕駛員艙蓋 8.傾斜式裝甲板 9.履帶 10.機槍彈藥 11.車長機槍 12.炮塔艙蓋 13.炮塔 14.炮塔環(huán) 15.車殼 16.發(fā)動機吸氣口 17.發(fā)動機 18.履帶側裙 19.誘導輪 20.履帶連接扣 21.負重輪
坦克的內部是什么樣的
雖然坦克的型號眾多,但其內部結構和各種汽車大同小異。任何坦克都包括了供駕駛員乘坐的駕駛席、供炮長乘坐的炮長席以及各種驅動結構和必要的防護結構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美軍的M4希爾曼坦克
1.拖吊環(huán) 2.換氣扇 3.炮塔蓋 4.觀察鏡 5.炮塔蓋轉軸 6.機槍席 7.炮長席 8.裝填席 9 .炮塔 10.空氣過濾器 11.散熱罩 1 2.空氣過濾化合物 13.電源組 14.排氣管 15.誘導輪 16.單水泵 17.散熱器 18.發(fā)電機 19.后傳動軸 20.炮塔網 21.滑動環(huán) 2 2.前傳動軸 23.懸吊桿 24.變速箱 25.驅動輪 26.駕駛席 27.機槍手席 28.75 毫米炮 29.駕駛艙蓋 30.M1919A4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