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坦克裝甲車
  • 姜坤
  • 1221字
  • 2019-01-04 13:53:17

坦克中有幾名乘員

自從有了坦克,便有了坦克乘員?,F代坦克上一般有2~4名乘員,組成一個乘員組。有了乘員組,就有了乘員間的分工。

在現代坦克上,除了少量的超輕型坦克只有2名乘員外,主戰坦克上有3~4名乘員,占主流的是4人乘員組主戰坦克,4名乘員為:車長、炮長、駕駛員和裝填手(如今在一些坦克上,裝填手已經取消,改為使用自動裝彈機進行炮彈裝填)。

T-72坦克內部人員配置及自動裝彈機位置

1.駕駛員 2.車長 3.炮長 4.自動裝彈機

坦克小知識

坦克上的第五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出現過采用5人編制的坦克,這多出來的一人稱為“前方機槍手”,主要是負責操作位于車體前方的機槍來對付企圖包圍坦克的步兵,在戰時,這名乘員還會身兼坦克通信員與副駕駛等職,不過由于現在戰爭中比較少出現坦克與步兵直接對戰的情況,加上機槍已經可以遙控操作,因此第五人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從坦克所承擔的任務看,主要是“行駛和開炮”兩件大事。坦克乘員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圍繞這兩件事進行的。

車長負責整個坦克的作戰指揮和協同,要上情下達,下情上傳。作戰前,車長要向全車人員下達作戰任務,確定大致的行車路線和要攻擊的目標。行軍和作戰中,車長通過車內通話器向本車乘員下達口頭命令,乘員要復述命令或口答。如車長下達:“目標,正前方1000米,敵坦克,穿甲彈,準備射擊!”裝填手裝彈后應回答:“穿甲彈,準備!”炮長回答:“射擊準備完畢!”車長命令:“放!”炮長擊發,炮彈發射……

這個過程似乎很麻煩,但這確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典型做法。

炮長,也叫炮手,是專門負責開炮的。當收到車長的命令之后,先要高速轉動炮塔及火炮,使火炮身管大致指向目標,還要測量本車至目標的精確距離,待精確瞄準目標后方可擊發射擊,接下來還要觀測是否命中目標,然后進行第二次打擊。炮長,是坦克里的“二把手”。這就是為什么通常稱他為炮長,而不稱為炮手的道理。當車長不在時,炮長可以代行車長的職責來指揮坦克。炮長的車內通話器可以通過無線電臺對外通信聯絡,而駕駛員和裝填手的車內通話器則只能用于車內通話。

駕駛員就是負責駕駛坦克行進的人,不過由于坦克經常是處于越野行駛狀態,因此駕駛員要不停地轉向或換擋,十分辛苦。在和平時期,訓練多,實彈射擊少,炮塔內的其他3名乘員的擔子相對輕些,駕駛員的工作更顯得繁重。

裝填手,顧名思義,是負責裝填炮彈的。裝填手的能力決定了裝填炮彈所需的時間。裝填手的能力越強,裝填下一發炮彈的速度越快,裝彈所用的時間越少,坦克炮的射速就越快。在后文中,會詳細說明裝填手與自動裝彈機。

T-72坦克,內部乘員為三人:駕駛員、車長、炮長。

瑞典S型坦克,采用非傳統的無炮塔設計,主炮直接安裝在車身上,主炮的角度完全由車體懸掛裝置操作,駕駛員同時身兼炮長的職責,不過為了減輕駕駛員的壓力,后方有一副駕駛,加上車長共3人,極端情況下可去掉副駕駛,由2人操作。

英國挑戰者2坦克,是目前英國陸軍的主力坦克,內部乘員配置采用了傳統的車長、炮長、駕駛員、裝填手4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曲县| 沾化县| 买车| 涞源县| 德钦县| 蒙城县| 鹤庆县| 富阳市| 开平市| 泸州市| 岫岩| 镇安县| 茶陵县| 平塘县| 瑞丽市| 甘洛县| 尖扎县| 弥渡县| 桂林市| 齐河县| 福建省| 金堂县| 无棣县| 青阳县| 文安县| 军事| 阿勒泰市| 和田市| 黔江区| 东莞市| 尚义县| 宝丰县| 杭锦后旗| 南和县| 三河市| 廉江市| 怀柔区| 平远县| 花莲县| 黎川县| 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