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視閾下的政治平等研究
- 鄧玉函
- 1123字
- 2019-01-04 17:52:30
出版說明
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始稱“政治課教研室”,后改為馬列主義教學研究部。1999年7月,云南大學在原馬列主義教學研究部和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系的基礎上,組建公共管理學院,同時保留馬列主義教學研究部。2003年,恢復設置馬列主義教學研究部,負責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2008年4月,作為獨立二級機構的馬列主義教學研究部更名為馬克思主義研究院。2013年10月,為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更名為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為云南大學重點建設的學院。2015年3月,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與云南大學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院具有完整的人才培養和學科體系。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校依托政治學學科,招收過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生。1998年獲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碩士學位授權。2000年獲批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同年,“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獲批為云南省“十五規劃”重點建設學科。2006年獲批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學位授權;同年,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2012年獲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目前,學院擁有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和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隨著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一個獨立的一級學科得到了進一步的確立和發展。云南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作也乘勢而上,取得新的進展。為了貫徹中央關于要使高校成為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宣傳、教育的重要陣地的精神,深入推進和實施我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云南省率先在全國開展了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共建學院將以爭創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為契機,著力打造有全國影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平臺,全面提升云南省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水平,造就一支馬克思主義理論人才隊伍,更好地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努力把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成為邊疆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高地、宣傳教育的陣地和人才培訓的基地。
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是新形勢下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和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結合起來的一項新探索和新實踐。為了不斷推進共建工作的開展,展示和擴大共建工作的成果,馬克思主義學院遵循開放合作、集成創新的理念和思路,圍繞共建目標和云南大學建設“雙一流”大學的發展戰略,結合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實際和要求,凝練學科方向,推動科學研究,提升科研水平,決定編輯出版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叢書”。編委會將按照“注重基礎、著眼前沿、支撐顯著、成果精良”的標準和要求,做好叢書的編輯出版工作。
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術叢書編委會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