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內容摘要

1949—1956年,由于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戶收入水平趨于上升態勢,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支出也不斷增加。在農戶收入結構中,農副業是農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家庭手工業在副業收入中占絕大比重,除此之外,農民還利用農閑時節通過貨運、出雇等手段獲取收入,以貼補家庭日常所需。農產品的出售收入是農戶現金收入最大來源。在農戶支出結構中,盡管生活性開支占了絕大比重,生產性消費所占比重相對較小,但生產性消費也呈逐步提高趨勢。總體來看,當時農民消費具有較強的自給自足性質,小農經濟與國家工業化大生產之間存在著矛盾。

國民經濟恢復后,中國選擇了重工業優先發展的趕超戰略,隨著國民經濟大規模建設的展開,工業與農業矛盾凸顯,為了解決“農業拖工業后腿”問題,中共開始實施統購統銷政策,此后,農業合作化運動不斷加速。因此,農戶收入水平低下、收支相抵剩余甚少也是導致中國農業合作化速度不斷加快的一個重要的經濟因素。合作化后,在合作化前具有較高生產水平的富裕中農和富農階層,由于高級社中取消了“土地分紅”,實行按勞分配;同時,合作社實行集體勞作制度,對個人的自由發展限制較多,尤其是家庭副業在高級社沒有得到相應重視,農戶收入結構呈現單一化趨勢。富裕中農和富農增收的比重不大,減收戶數也相對較多,進而引起他們不滿,動搖了他們合作化的信心,形成當時退社風潮重要原因之一。

 

關鍵詞:1949—1956年 農家收支 收支結構 農村經濟體制變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元谋县| 密云县| 新野县| 兰考县| 北流市| 南开区| 刚察县| 肇东市| 宣城市| 龙门县| 昌图县| 宁海县| 安平县| 和林格尔县| 始兴县| 甘肃省| 大渡口区| 凭祥市| 达州市| 兰溪市| 清水河县| 饶平县| 北海市| 平江县| 凤凰县| 五寨县| 额尔古纳市| 霍州市| 恩平市| 怀仁县| 营山县| 天柱县| 鄂托克旗| 漾濞| 互助| 焉耆| 江达县| 鹤山市| 隆化县|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