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文本的結構:思路與章節

家庭養老是家庭中代際互動的一個重要“事件”,它集中體現著代際關系的特征;與此同時,代際關系的特征也影響甚至決定著家庭養老的實踐。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將對養老的分析回置到家庭結構與家庭關系之中。但僅做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因為家庭結構與家庭關系在不同社會結構之中亦存在明顯不同,因此又有必要進一步探析社區結構如何影響代際關系進而影響養老實踐。

本研究的起點是傳統家庭養老的“反饋模式”,在導言中,我們業已細致地梳理了反饋模式的內涵及其維系機制,并簡要地探析了這些維系機制在近代以來受到的沖擊,在此基礎上介紹本研究探究鄉村養老的兩大研究單位(家戶與社區)。

從第二章到第六章,我們將以家戶作為基本的研究單位來探析家庭養老的組織基礎——家庭的構成、家庭的資源稟賦、居住方式和權力結構等如何影響著家庭養老的供給。在我們看來,傳統“反饋模式”運轉的家庭形態及其權力結構已經發生了變遷,這種變遷將對“反饋模式”產生極大沖擊。需要額外說明的是,在第二章中,我們以“單身”現象這一家庭殘缺現象作為切入點來探討家庭結構。以“單身現象”為切入點,是因為它本身恰恰是完整家庭結構的一個反面,對其展開分析構成了加芬克爾意義上的“破壞性試驗”,能對完整家庭本身構成一個獨特的反思。

在第七章和第八章,我們將研究的單位切換到村莊社區,我們一方面考察社區的情理如何形塑社區內的代際關系圖式和家庭養老形態;另一方面比較在不同類型的村民社區,民眾對機構養老的認知。在這一部分,我們著重考察社區結構如何約束家戶行為,并最終對家庭養老產生直接影響。

第九章和第十章是我們對轉型期鄉村的家庭養老作出的理論反思,我們從理論的高度重新提煉了轉型期家庭養老背后的家庭資源分配特征,提出了家庭資源分配中的“下位倫理優先性”特征;同時總結了轉型期代際互動的不對等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耿马| 沅江市| 云林县| 沁水县| 林周县| 泸溪县| 盈江县| 太仆寺旗| 云梦县| 道孚县| 历史| 临汾市| 荆州市| 呈贡县| 韩城市| 峨眉山市| 衡阳市| 老河口市| 天等县| 稷山县| 哈密市| 西乡县| 晋城| 县级市| 中超| 文登市| 安西县| 民丰县| 伽师县| 和硕县| 滁州市| 织金县| 南宫市| 淮南市| 静宁县| 彝良县| 米脂县| 肇源县| 拉孜县| 车致|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