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智庫評價報告(2015)
- 荊林波等
- 399字
- 2018-11-08 20:02:32
二 智庫評價方法的對比分析
對于智庫的評價,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國外學者在評估智庫的影響力方面,做了許多嘗試。其中的一種方法是對智庫業績進行定量評估,計算它們帶來了多少媒體報道、員工向立法委員會陳述觀點的次數。
安德魯·里奇和肯特·威佛仔細分析了美國51家智庫的知名度,發現被媒體報道數量多的機構比媒體形象一般的智庫更有可能被召集到國會,向國會陳述觀點。
安德魯·里奇在另外的研究中發現,那些媒體報道數量多的智庫與那些被政策制定者和其他意見領袖認為是最有影響的智庫之間似乎存在某種關系。
之后,唐納德·E.埃布爾森對比研究了美國和加拿大兩國智庫影響政策制定的機遇、制約因素和有利條件,分析了公眾知名度和政策的相關性。
我國學者也對智庫的影響力做了探索。比如,朱旭峰對中國思想庫影響力進行了實證分析,還有一些學者與機構進行了相關嘗試。
從目前國內外的智庫評價情況來看,主要有三個智庫評價項目受到較多的關注與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