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 文化無意識的社會閾

當(dāng)代美國著名精神分析學(xué)家弗羅姆在分析個人與社會的思想文化關(guān)系時使用了“社會無意識”的概念,論述了文化無意識的社會機理。他認為,意識與無意識的劃分是社會造成的,意識在本質(zhì)上代表了社會的人,是社會對人的精神認可。因此,無意識是整個人的精神減去與人的社會性格相符合的部分。社會有一種文化的過濾機制,個人的經(jīng)驗除非通過這個文化的“過濾器”,否則無法成為意識因素。他所指出的,實際上是社會文化對個人精神亦即對意識的限制作用所形成的文化無意識問題,他與榮格在論述詩歌創(chuàng)作與欣賞的心理問題時曾經(jīng)談到的讀者和詩人都存在著一個“被時代精神決定了的意識限度”的觀點《榮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頁。,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都認為那些被社會文化規(guī)范所不接受、所壓制的精神文化因素,不能進入人的意識層面,而只能沉入無意識。所以“社會無意識”既是社會文化對個人精神的無意識選擇與抑制,又造成了個人的文化無意識心理現(xiàn)象。弗羅姆從三個方面分析了社會文化對個人精神、心理的“過濾”作用。

一是語言過濾。這種過濾作用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特定的社會人文觀念決定著某些情感經(jīng)驗?zāi)芊襁M入意識。旭日、朝花、晨風(fēng)能讓人愜意,但處在不同社會文化結(jié)構(gòu)中的人可能會形成截然迥異的反應(yīng)。長于移情寄趣又注重天人合一人文精神的東方人,可能不絕贊美而引出浮想聯(lián)翩;講究實用又主張?zhí)烊讼喾值奈鞣饺?,則可能冷漠相對。由此弗羅姆認為,“微妙的有效經(jīng)驗是否能成為意識,這得取決于在一種特定的文化中這些經(jīng)驗被發(fā)掘的程度”[美]弗羅姆:《在幻想鎖鏈的彼岸》,張燕譯,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1頁。。第二,語詞、語義通過包含其中的文化精神決定著經(jīng)驗?zāi)芊襁M入意識。生活中的某些情緒體驗,在某種語族或語支中有豐富的詞匯能表達這種體驗,因而它們能順利地進入意識。而在另一語族或語支中,因無法用恰當(dāng)?shù)脑~匯、語義去表達它們,它們則可能無法進入意識。例如,某些語言中沒有舅父、舅母和表親的概念,那么,舅甥之間、表兄弟姐妹之間的`關(guān)系和情感就無法進入意識,而無法使中國式的血緣文化中那種在這方面十分特殊的情感關(guān)系及情感體驗進入意識領(lǐng)域,從而對其加以清晰的意識把握。這表明,語言模式作為社會生活及其特定文化的符號凝結(jié)與意識工具,它對操持這一語言的思想主體具有精神的規(guī)定性,制約和引導(dǎo)著對社會生活各種現(xiàn)象的認識與掌握。因而,它會使人對某些現(xiàn)象的情感體驗特別敏感、特別關(guān)注,而對另一些現(xiàn)象則會比較遲鈍、比較忽略。意識活動及其對生活反映的這種符號性,剛好折射了語言現(xiàn)象背后的社會生活方式及其形成的人文精神對于意識活動的內(nèi)在規(guī)定。所以,文化的意識與無意識,既是一種個體精神現(xiàn)象,更是一種社會心理現(xiàn)象,它深刻地受到社會的浸潤。

二是邏輯過濾。在思想文化的特定邏輯結(jié)構(gòu)中,那種違背邏輯規(guī)則的心理活動難以進入意識。比如,在形式邏輯中,A就是A。這種同一律的要求,讓人們的理性意識進行著非此即彼的思想活動。如一個人在同一事情上,只能體驗—種情感而不能同時肯定與此相反的另一種情感。對某人有了崇敬的情感就會壓抑對他的鄙薄情感,反之亦然。思想的邏輯秩序在同一時候只能讓一種情感而不能讓兩種截然對立的情感進入意識。那種被進入意識的情感所壓抑了的某種情感,既很難以產(chǎn)生和發(fā)展,也更難以清晰地被意識到。這是精神世界的理性因素對非理性因素的制約作用。

三是社會禁忌的過濾。各種社會群體如部落、部族、民族所認定和堅持的信仰、道德原則、社會規(guī)范、根本的價值觀念,對于主體的情緒、感覺具有規(guī)定作用、選擇作用。那種為這些文化規(guī)范所容許的情緒、感覺會得到社會的鼓勵,因而能夠獲得一種文化的張力,順利地進入意識并保持下來。而那些為社會的文化規(guī)范所不容的情緒、感覺,則很可能被泯滅在萌芽狀態(tài),或者被壓抑下去,難以進入意識層。弗羅姆的這種觀點,是能在某些方面找到事實支持的。歷史上的愛斯基摩人因為生產(chǎn)力極其落后,遇上饑餓為保全種族的繁衍,那些年老多病者會自行到冰天雪地里去凍死,而其后代也會認為這是天公地道并無不可的事,血緣之間的親情,在這時是很難成為挽救垂危老人的憐恤感情而進入自覺意識的。因為人們根本不會朝這方面去想。即使某些人會生惻隱之心,但他只會以別的方式去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不會產(chǎn)生伸手救援的意識。這就是社會的結(jié)構(gòu)所決定的人的社會性格,對人的精神世界、意識活動、情緒感覺等內(nèi)心生活的制約。

弗羅姆的社會無意識理論所揭示的社會文化對人的感覺、情緒、心理活動在意識方面的過濾機制,十分中肯地佐證了馬克思所說的“有別于知識的感覺和欲望”是一種確實的文化無意識現(xiàn)象。因為這種無意識,既是生成于文化而非自然生理的原因,又是由于文化的壓抑、過濾而被排斥于意識之外,最后還是以社會文化的情緒、感覺或欲望存留在無意識深處。它因“有別于知識”而被社會規(guī)范性的“知識”力量拒之于意識域外,不能成為作為知識之唯一舉動的意識的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江市| 六安市| 车险| 天津市| 甘洛县| 镇宁| 淅川县| 新郑市| 峨山| 开封市| 长顺县| 忻城县| 永年县| 清水河县| 平安县| 上饶县| 江川县| 白城市| 扶沟县| 桂林市| 扬中市| 开化县| 托克逊县| 黔南| 西城区| 西乡县| 曲水县| 朝阳县| 肇源县| 衡阳县| 绥德县| 九江市| 保德县| 裕民县| 香河县| 延寿县| 伊金霍洛旗| 任丘市| 绥江县| 罗城|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