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文學探意
  • 張保寧
  • 2407字
  • 2019-01-04 13:39:01

文藝學應有中國立場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文藝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文藝學學科建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過去的相當一段時間內,文藝學研究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都是驚人的,文藝學成為各類人文社會學科研究中的顯學之一。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當下的文藝學研究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矛盾,文藝理論研究“時尚化、話語化和利益化”現象突出,一些文藝學的博士生缺乏問題意識,讓人深感擔憂,如不引起重視,將會影響文學研究的健康發展。

學者不能甘作西方思想解說員

審視當下的文藝理論研究現狀和文藝學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問題突出:一是研究脫離中國文學藝術的實際,一味注重學理層面的研究,名詞概念滿天飛,為學術而學術,背離了探求真理、學以致用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初衷;二是盲目照搬西方文藝思想,嚴重忽略我國文藝思想資源的挖掘,更鮮有立足當下和本土文藝創作的新思想、新理論的產生,失去了自身的立場和聲音;三是缺乏建設性的主題研究,各自為戰,重復研究太多太濫。這三個方面的具體事實表現是:為數不少的研究者不關注當下中國的文學藝術創作的現狀,把精力多用在對西方各種文藝思想的解讀和闡釋上,并以此自詡為領風騷者,于是言必稱弗洛伊德、巴赫金、福柯,書必寫精神分析、狂歡理論、后結構主義;或張口索緒爾、德里達、伊格爾頓,閉口符號學、解構主義、文化批評,似乎不談這些就不是“圈子里”的人;種種術語概念如繞口令,糾纏不清,卻常充斥于文藝學的課堂上和一些所謂的學術會議中。在這種風氣影響下,攻讀文藝學的碩士生、博士生的學位論文也以研究西方某個理論家為時尚,對其文藝思想的解讀和闡釋動輒十萬言、十七八萬言,就是不見多少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似乎我們培養碩士生、博士生就是為了給西方的思想家當解說員。有學者將這種現象戲稱為“大學里的青年才俊謀求學位和職業地位的智力游戲與技藝展示”,可謂一針見血,這些也正是我們的博士生越來越缺乏問題意識的重要原因。

文藝學應當學以致用

眾所周知,文藝學是文學實踐的理論總結,又受到文學實踐的檢驗和修正,并給文學實踐以指導。文藝學的這種功能是其自身的性質所決定的。當下的文藝學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忘記了文藝學學科自身的這種規定性。我們的學者既不關注文學實踐,更談不上去總結文學實踐,其理由是文藝學要“學術化”,推而言之曰:既然要學術化,就要有科學性;要講科學性,就不能不從概念到原理、從體系到話語來一番新的構建。這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在為文藝學的發展做學理性的建設,實際上卻使文藝學越來越背離了它賴以生存的文學創新與發展的現實土壤,讓這門本來來自實踐的學科自覺或不自覺地躲進了狹小的象牙塔,讓其在更多人的視野中被陌生化。世上從來就沒有純粹的學術,人類創造的一切知識都是要為人類社會服務的。學以致用,這是任何一個普通學者都應該明白的道理。就拿西方學者來說,從康德到黑格爾,從弗洛伊德到伊格爾頓,沒有哪一個思想家是為追求某種學術而研究理論的;恰恰相反,他們都為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去探討人類的精神問題、生態問題、生存空間問題等等,為解決人類各種心靈困惑尋找出路,無論原型理論、精神分析、結構主義,還是存在主義、接受美學、終結理論等等,無不如此。如果我們所研究和創立的所謂“學術化的文藝學”,不能解決我國文學藝術的現實問題,又遠離普通民眾的精神世界,這種“講科學性”的“學術化的文藝學”又有什么意義呢?

文藝學要有中國話語

我們強調文藝學的實踐性,并不否認文藝學也是一門發展性的學科和開放性的學科。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的普及,使人類的各種知識越來越呈現交叉、融合、貫通的特性。文藝學也不例外,在發展中勢必要吸納各種新思想、新知識、新方法,包括古今中外的各種有益的實踐和經驗,但絕不應該把文藝渲染作一種跨邊界甚或無邊界的萬能學科,似乎什么思想都可以裝進文藝學里來,卻一點也解決不了我們所處的現實中的問題。吸納、接受的目的是豐富和發展自身的內涵,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如果推動了自身的邊界,也必將推動其固有的特色,到頭來只能成為什么都不是的大雜燴。同時,吸納和接受的過程也應該是消化、為我所用的過程。稍具常識者皆知,西方的文藝思想的產生都有其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它和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的歷史語境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味地不加分析,不加篩選地拿來或接受,其結果只能是邯鄲學步,跟著人家的風向跑,最終丟失了自己的傳統和本色。稍有中國現代史常識的人都不會忘記,自新文化運動發生以來,前輩的學者為了拯救民族文化,主動地向西方學習,從而產生了現代史上的第一次“西學東漸”。應當承認,上次的“西學東漸”,我們的前輩學者基本都有堅實的國學根基,他們對西方的學術和思想也有過全盤接受或一概拒斥的矛盾,但最終還是在“拿來”中吸收了不少有益的營養,并且轉化為自己的話語,現代文學也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相較而言,我們當下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和接受,有人稱之為第二次“西學東漸”。實事求是地講,這次的“西學東漸”,是在改革開放、解放思想的大背景下開始的,人們頓覺外面的一切都是新鮮的,于是大量譯介西方的各種思想或理論,真有排山倒海之勢,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可是一些人往往拿來的多,消化的少,湮沒在各種“思想”和“主義”之中,漸漸丟掉了關注現實的學術責任。試問,這些學問對解決我們自身的問題又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

文藝學應該有自己的核心價值和立場。中國的文藝學,不能僅靠解讀和闡釋西方思想家的文本過日子,而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和話語系統,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言說方式。有人說,全球化產生了兩種強勢語言:英語和漢語。西方國家靠著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使自己在話語權上也處于強勢地位。改革開放使我們的國家強大了起來,中國的經濟要融入世界,文化也要走向世界,我們文藝學拿什么走向世界?拿什么去表達自己的聲音?這是值得我們深刻反省和認真思考的重大課題。

原載于2009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循化| 潼南县| 右玉县| 基隆市| 武夷山市| 甘肃省| 石林| 上思县| 揭东县| 山西省| 北票市| 荃湾区| 兰溪市| 新巴尔虎左旗| 磐安县| 梁山县| 五台县| 云霄县| 万荣县| 曲靖市| 云龙县| 墨竹工卡县| 丁青县| 册亨县| 高雄市| 德阳市| 诸城市| 通道| 独山县| 汉阴县| 怀集县| 浮山县| 贡嘎县| 武乡县| 湛江市| 德阳市| 宁南县| 高陵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