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興市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案例
- 嘉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 1937字
- 2018-11-08 19:33:12
文化館建立法人治理結構
一 背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等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2014年,嘉興市文化館作為浙江省第一批公共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單位,在市文化局的領導下,經過將近一年的籌備,于11月15日成立了嘉興市文化館理事會。理事會的成立,旨在發揮法人治理結構的實效,使文化館高效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但是,真正要把理事會決策管理職能落到實處,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無論從文化單位決策者或是文化單位管理者來說,都有相當難度。如果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沒有從政治和全局高度來認識黨中央決策的魄力,要成功創建理事會并且賦予其決策管理職能,都是難以想象的。在建立嘉興市文化館理事會的過程中,得到了文化部有關領導和專家的指導,也得到了浙江省文化廳的大力支持。根據嘉興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在廣泛吸收和學習其他試點單位的經驗后,形成了嘉興的特色。

嘉興市文化館、嘉興博物館理事會成立大會
二 做法
(一)制定章程
制定《嘉興市文化館章程》,作為規范文化館管理運行最高準則。章程在舉辦單位主持下制定審議稿,提交理事會審議通過,經舉辦單位審查同意后,報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核準備案。
(二)理事會定位
理事會定位為決策機構,向舉辦單位負責并報告工作。管理層是執行機構,向理事會負責。監事會是監督機構,負責對決策、執行行為進行監督。涉及全體職工切身利益重大事項,應提請職工大會討論審議后提交理事會研究決定。
(三)理事會組成
理事會由13人組成,其中,舉辦單位代表1名,文化館主要負責人和職工代表各1名,縣(市、區)文化館、鎮(街道)文化站、農村“文化禮堂”代表各1名,社會理事(包括專業人士、社會人士、群眾代表等)7名。舉辦單位代表由其委派,各類機構代表由所在單位推薦產生,社會代表實行公開招募、舉辦單位審核產生。理事長由舉辦單位提名,經理事會審議通過產生,連任不超過兩屆。理事不因理事資格領取薪酬。
(四)一票否決制
舉辦單位委派理事擁有“一票否決權”,限于以下情況使用:理事會決議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規定,不符合財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物資采購及工程建設規定,不符合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和人事政策。
(五)監事會組成
監事會由3人組成,其中舉辦單位委派代表1人,文化館黨支部推薦1人,文化館職工大會推薦職工代表1人。監事長由舉辦單位指定。理事會與監事會成員不得相互兼任。
(六)管理層組成
館長由舉辦單位提名,其他主要管理人員由館長提名,經舉辦單位黨委考察,提交理事會審議通過后,按干部管理權限,由舉辦單位任免。
(七)信息披露

法人治理結構試點工作手冊
信息披露包括:章程;法人登記事項;機構設置、宗旨、業務范圍、規章制度、工作動態、服務舉措、服務情況等政務信息;民主決策、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等黨務信息;理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組成、人員名單及其職責;年度工作計劃、工作報告和重要事項信息;等等。
三 成效
第一,理事會成員吸收各級業務單位代表,特別是吸收了縣區街鎮文化館(站)和“文化禮堂”的代表,這是與嘉興市文化館總分館體系相適應的制度安排。
第二,規定了理事會成員中“外部理事占多數”,且理事不因理事資格獲得薪酬的原則;同時,社會理事的招募辦法體現了代表性、志愿性和專業性的統一,充分體現了現代治理理念,且與公共服務目標相一致。
第三,探索了“黨管干部”和理事會決策機制的有機統一。管理層人選的任命,實現了提名權與審議權的分離,而提名以后的最終任命仍然需按現行干部管理權限由舉辦單位實施,由此體現了“黨管干部”原則在法人治理結構、理事會決策架構下的實現方式。
第四,對舉辦單位理事“一票否決權”進行了限制,即只有在涉及國家法律法規及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規定,涉及財務管理、國有資產管理、物資采購及工程建設的規定,涉及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和人事政策等情況時,才能行使這一權力。
第五,形成了“涉及全體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應提請職工大會討論審議后提交理事會研究決定”的機制,這是一種有特色的理事會和職工大會的協調共治機制。
點評:嘉興市文化館法人治理結構試點的探索有借鑒意義:一是理事會吸收了縣、鎮、村三級代表,與嘉興市文化館中心館——總分館體系建設相適應;二是外部理事采用公開招募的辦法產生,實現了理事的代表性、志愿性、專業性相統一;三是干部任免由單一的舉辦單位任命變為舉辦單位和理事會的分權共治,探索了“黨管干部”原則在法人治理結構下的實現方式;四是“一票否決制”既保障了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發展方向的管控,又防止了權力被濫用,符合我國國情,是推進法人治理結構的現實做法。